论语伴奏 论语伴奏钢琴谱

2023-02-04

本文目录一览:

论语歌伴奏哪里下载?

编钟或者古琴曲都是比较合适的。推荐几个曲子吧,编钟的《楚商》《屈原问渡》《幽兰》;古琴的《高山流水》都是比较不错的。可以配着所朗诵的《论语》片段搭配着试一下。

中华长歌行里面的女娲补天舞蹈的背景音乐是什么?

我们的节日是生活美的诗篇/我们的节日是大智慧的礼赞/中华的传统一定会接续久远/龙族的子孙一定会复兴团圆。”2009年12月29日下午,在武灵丛台南侧搭建的大舞台上,随着我国著名歌唱家蒋大为和歌手麦穗一曲《我们的节日》,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文化部、中国文联、河北省委、河北省政府共同主办,邯郸市委、邯郸市政府、中央电视台承办的大型文化专题节目《我们的节日·春节———中华长歌行》(邯郸篇)在邯的拍摄工作圆满结束,现正进行紧张的后期制作。在《中华长歌行》节目为期近半个月的紧张拍摄期间,记者一直跟踪采访,耳闻目睹了许多心潮澎湃、精彩无比、感人肺腑的生动场景,令人回味无穷。

明星聚邯郸 星光映古城

《我们的节日·春节———中华长歌行》(邯郸篇)以“颂盛世国风、赞和谐中华”为主题,通过经典诗文吟诵、舞蹈、歌曲、年俗活动等形式,彰显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成语典故之都———邯郸的独特魅力,集中展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和邯郸的文化精髓。

此节目由央视主持人刘芳菲和邯郸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林振轩搭档主持。自2009年12月中旬开始,央视摄制组每天分三个或四个摄制小组冒着严寒分别对邯郸的名胜古迹、乡风民俗、市容市貌、工厂、学校、宾馆和住宅小区等进行拍摄,其中一组是拍摄、录制文艺节目的主摄制组,他们先后在永年广府、武安白沙村拍摄了著名歌唱家魏金栋演唱的《中国龙》、著名歌手严当当演唱的《红火的日子一万年》之后,全班人马转回邯郸市内拍摄。

12月25日上午,阳光普照,空气却异常寒冷,摄制组在赵王城遗址公园拍摄吟诵调,是我国的一种古传统文化艺术,吟诵调与朗诵和歌唱都有所不同。75岁高龄的著名影视老演员石维坚身着蓝灰色中山装,站在赵王城遗址公园内十几米的高台前,吟诵《论语》(节选),我市27岁的古琴弹奏者赵琰为其抚琴伴奏,200名身着亮紫色立领长衫的工程学院大一男生站在高高的台阶上与其同诵经典,气势磅礴,撼人心魄。

26至29日,是《中华长歌行》节目拍摄的最后4天,《中华长歌行》主摄制组转移到此节目的主场地丛台拍摄。几天来,我国著名歌星、主持人、演员汇聚到这里录制节目,令古色古香的武灵丛台熠熠生辉。

摄制组在丛台北侧拍摄了我国著名民歌手于文华演唱的《滏阳河水绕邯郸》;在丛台最顶端,拍摄了我国著名朗诵艺术家徐涛诵读的《中华新春引》;在丛台上的小亭中、古树旁、藏书房前、台阶上,分别拍摄了由央视主持人小鹿朗诵的张之翰(元)的《甲申元日漫书》、于胜春朗诵的文天祥(南宋)的《除夜》、管彤朗诵的杜审言(唐)的《除夜有怀》、张腾跃朗诵的孟浩然(唐)的《田家元日》。为他们配乐表演的古筝演奏者和横笛吹奏者均是来自我市的靓丽少女,她们身着仙女般服饰,纤手拨弦、抚笛,为古诗朗诵增添了几分韵味。

《我们的节日·春节———中华长歌行》(邯郸篇)的开场大戏即鼓乐开篇词《长歌开篇》在武灵丛台南侧搭建的三层大舞台上拍摄。这场戏的演员全部来自我市,鼓乐队分别来自羊渠河矿和九龙矿,身着汉服的学生们分别来自邯郸学院和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拍摄开始,一个头顶羊角辫、身着金黄色棉服的可爱小姑娘欢快地从舞台后面来到台前,奶声奶气地念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紧接着,几十人伴着节奏铿锵的鼓乐一齐大声诵读:“盘古开天,始祖炎黄,大德先贤,紫气东方/千年浩气,百代成长,文明四海,德映八荒/……”那场面既红火又壮观,充满了浓郁的中华传统文化和节日气氛。

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故事人人皆知,涉县娲皇宫被世人尊称为“华夏祖庙”,由邯郸学院教育学院大一女生表演的舞蹈《女娲补天》,再现了那个悲壮、凄美的古老传说。

最后一天上午,央视《新闻联播》主持人海霞和《国宝档案》主持人任志宏朗诵了现代诗文《给祖国拜年!》。他们磁性的声音,充满激情的朗诵,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

中国人愿意用红色装点节日,昭示吉祥,千百年来,红色成为了中国的象征。由著名影视明星肖雄、何政军、吴京安和我市普通话形象大使卢玮玮一起朗诵的现代诗《记住这动人的中国红吧》,给我们诠释了红色的丰厚内涵。

最后一个节目是歌伴舞,即蒋大为和麦穗演唱的歌曲《我们的节日》,为其伴舞的是邯郸学院和邯郸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深情而嘹亮的歌声响起,身着各民族节日盛装的姑娘小伙们手拉手奔向舞台,随着那优美的旋律而舞动,同时几十名身着华丽长裙的婀娜姑娘随着歌声翩翩起舞。唱啊、跳啊、笑啊,喜庆而欢乐,使《中华长歌行》节目达到了高潮。

彩裙汉服美

盛装扮佳节

《我们的节日·春节———中华长歌行》(邯郸篇)制作非常精致,无论音乐、背景、还是服装都是精益求精,尤其是服装,是这台节目的亮点,色彩、款式、格调与节目本身相得益彰,为整台节目的高雅格调、庄重气氛增加了色彩。

在《我们的节日·春节———中华长歌行》(邯郸篇)节目中,于文华演唱《滏阳河水绕邯郸》,为于文华伴舞的28位姑娘,身穿下摆宽大的绿纱裙,腰间和头侧分别插着一朵粉色荷花,随着歌声,姑娘们翩翩起舞,恰似滏阳河里的碧叶田田,荷花盛开。

《长歌开篇》中所有演员的服装均为汉服风格,前台跳舞的男女生穿的是喜气洋洋的飘逸洒脱的红纱长袍,男生头顶汉式发髻,女生盘发插簪,既有汉服韵味又有舞台美的效果;二层和三层舞台上的诵读者均身着白色服装,服装样式古今结合,女生镶金边宽裙束腰,男生红衬里白上衣,白色长裤,既有古风古韵,又显出年轻人的青春朝气。

《女娲补天》彰显的是人类面对自然灾害,不屈不挠,顽强与自然作斗争的一种伟大精神,同时也体现了邯郸的人文特点。演员们的服装为乳黄色拉绒宽袖掩衫,棕色软料长裤,她们长发披肩,额际、腰间、手腕还均系豹皮花纹飘带,象征古人类穿树叶、着兽皮的服饰特点,表现出远古时代的野性和古朴。

为蒋大为和麦穗伴舞的演员们的大摆裙装红黄相间,增添了几分节日的热烈和喜庆。

整个节目下来,我市服装设计师共为演员们设计制作了上千套演出服装。

严寒压不倒 痴心酿精品

《我们的节日·春节———中华长歌行》(邯郸篇)的所有节目全部是在室外拍摄,需要好的光线。不知是老天有意考验,还是故意作对,此节目从在邯开机以来,气温开始下降,有时尽管阳光明媚,但空气却奇冷。殷导演开玩笑似地对记者说:“天气冷点咱不怕,只要太阳给咱个笑脸儿就行。”

在拍摄现场,有时记者冻得直跺脚,而摄制组人员为录一个节目,一遍又一遍地从不同角度反复拍摄,为了使节目尽善尽美,每个细节也都力争做到最好。在武安白沙村文化广场拍摄节目时,剧组摄影指导和争扛着摄像机从不同角度拍节日民俗活动的特写镜头,他一会儿躺在冰冷的地上拍舞狮,一会儿单膝跪地俯下身子拍舞龙、大秧歌;在武灵丛台南门拍摄时,当节目主持刘芳菲和林振轩讲完一段主持词后,红色的大门徐徐打开,就这一开门动作,和争拍了五六遍才满意。《中华长歌行》摄制组人员那种敬业、专注、精益求精的精神着实令人感动。

在丛台公园北侧拍于文华演唱《滏阳河水绕邯郸》节目那天,天气最阴冷。为于文华伴舞的女学生们身穿露肩的纱裙、舞鞋,在冰凉的青砖台阶上跳舞。殷导演不无心疼地对剧组人员强调,这些90后的女孩子在家可都是小娇女,别把孩子们冻坏了,尽量一次成功,减少拍摄次数。他又鼓舞学生说:“同学们,咱这个节目是要上卫星转播的,不仅全中国人能看到你们,全世界的人也都能看到你们。我知道今天天气寒冷,让你们受苦了,但你们代表的不仅是邯郸的形象,更是中国的形象,咱要克服严寒,拿出最好的状态,最喜悦的表情,尽量一次拍成功,好不好!”“好!”大家异口同声喊。每拍完一组镜头,殷导演就催学生们快快穿上外套暖和暖和,蹦跳蹦跳。

这天市委领导专门派人熬煮了姜糖水送到现场,并规定以后每天都要有姜糖水不断供应;还调派了两辆空调车在现场供孩子们拍摄期间取暖。姜糖水送来后,殷导演让人将一盒盒热乎乎的姜糖水先分给学生们然后自己才喝。

最后一天拍摄时间赶得最紧,一个节目紧接着一个节目,演员们一拔录完可以走一拨,但摄制组人员却没有歇息时间,中午1点多了,摄制组人员还没顾得上吃饭,2∶00多,才一人吃了一个汉堡包充饥,边吃边商量着下一个节目的拍摄。记者关切地对殷导演说:“你们真是太辛苦了,一个汉堡包也吃不饱啊!”殷导演笑着说:“没关系,在外录节目这是常事,虽然吃不饱,但节目得拍摄好。”

当节目录完后,记者对殷导说你们总算可以松口气、歇几天了,他说:“时间紧迫,我们明天一早就走,回去就开始进行后期制作,可没有休息时间啊。保证腊月廿九晚上让全国人民看到一台高文化品位,且精彩纷呈的新春节目。” 

据悉,现在此节目正在进行紧张的后期制作中,腊月廿九晚黄金时段将在央视一套和十套播出。届时邯郸的古韵新貌、春节民俗和武灵丛台,都将展现在全国乃至世界人民面前。

论语朗诵配乐选哪些好

《论语》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曲必然要用古乐!推荐古筝曲或者古琴曲。个人更偏向于古琴曲。

如果选用古筝曲,建议《广陵散》《高山流水》

古琴曲《龙翔操》《山居吟》《梅花三弄》

论语原文译文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下面我为大家带来论语原文译文。

论语原文译文1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1)见其不知量也。”

【注释】 (1)多:用作副词,只是的意思。

【译文】 叔孙武叔诋毁仲尼。子贡说:“(这样做)是没有用的!仲尼是毁谤不了的。别人的贤德好比丘陵,还可超越过去,仲尼的贤德好比太阳和月亮,是无法超越的。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对日月又有什么损害呢?只是表明他不自量力而已。”

论语原文译文2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馁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译文】 陈子禽对子贡说:“你是谦恭了,仲尼怎么能比你更贤良呢?”子贡说:“君子的一句话就可以表现他的智识,一句话也可以表现他的不智,所以说话不可以不慎重。夫子的高不可及,正像天是不能够顺着梯子爬上去一样。夫子如果得国而为诸侯或得到采邑而为卿大夫,那就会像人们说的那样,教百姓立于礼,百姓就会立于礼,要引导百姓,百姓就会跟着走;安抚百姓,百姓就会归顺;动员百姓,百姓就会齐心协力。(夫子)活着是十分荣耀的,(夫子)死了是极其可惜的。我怎么能赶得上他呢?”

【评析】 以上这几章,都是子贡回答别人贬低孔子而抬高子贡的问话。子贡对孔子十分敬重,认为他高不可及。所以他不能容忍别人对孔子的毁谤。

论语原文译文3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注释】 卓尔:高大的样子。末:没有。由:途径。

【译文】 颜渊感叹地说:“老师的学问越仰望越觉得高耸,越钻研越觉得深厚;看着就在前面,忽然却在后面。老师步步引导,用知识丰富我,用礼法约束我,想不学都不成。我竭尽全力,仍然象有座高山矗立眼前。我想攀上去,但觉得无路可走。”

论语原文译文4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之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注释】 抑:只不过是。云尔:这样说。

【译文】 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人和仁人,我岂敢当?不过,永不满足地提高修养,不厌其烦地教育学生。则可以这么说。”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做不到的。”

论语原文译文5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译文】 孔子说:“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评析】 孔子和儒家特别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强调师道尊严,学生不可违背老师。这是在一般情况下。但是,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师,也不谦让。这是把实现仁德摆在了第一位,仁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恶的最高准则。

论语原文译文6

子曰:“二三子(1)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注释】 (1)二三子:这里指孔子的学生们。

【译文】 孔子说:“学生们,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的吗?我是丝毫没有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事不是和你们一起干的。我孔丘就是这样的人。”

论语原文译文7

子之武城(1),闻弦歌(2)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注释】

(1)武城:鲁国的一个小城,当时子游是武城宰。

(2)弦歌:弦,指琴瑟。以琴瑟伴奏歌唱。

【译文】 孔子到武城,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笑着说:“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先生说过,‘君子学习了礼乐就能爱人,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指使。’”孔子说:“学生们,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话,只是开个玩笑而已。”

论语原文译文8

子见南子(1),子路不说(2)。夫子矢(3)之曰:“予所否(4)者,无厌之!天厌之!”

【注释】

(1)南子:卫国灵公的夫人,当时实际上左右着卫国政权,有yin乱的行为。

(2)说:音yu,同“悦”。

(3)矢:同“誓”,此处讲发誓。

(4)否:不对,不是,指做了不正当的事。

【译文】 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如果我做什么不正当的事,让上天谴责我吧!让上天谴责我吧!”

【评析】 本章对孔子去见南子做什么,没有讲明。据后代儒家讲,孔子见南子是“欲行霸道”。所以,孔子在这里发誓赌咒,说如果做了什么不正当的.事的话,就让上天去谴责他。此外,孔子在这里又提到了“天”这个概念,恐怕不能简单地说,孔子的观念上还有宗教意识,这只是他为了说服子路而发的誓。

论语原文译文9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1)食,一瓢饮,在陋巷(2),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3)。贤哉回也。”

【注释】

(1)箪:音dān,古代盛饭用的竹器。

(2)巷:此处指颜回的住处。

(3)乐:乐于学。

【译文】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评析】 本章中,孔子又一次称赞颜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论语原文译文10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一起探讨问题),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这一则讲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时,又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这一点)做老师了。”

这则讲的是学习方法。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这则也是讲的学习方法。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这则讲的是学习态度。

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翻译: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被赐给‘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明而又努力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因此赐给他‘文’的谥号。”

这则讲的是学习态度。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何有于我哉!”

翻译:孔子说:“口里不说而心里记住它,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别人从不厌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

第一句讲学习方法,第二句讲学习的正确态度,第三句讲教育人的正确态度。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同走路,必定有我能取法的人在里面;我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这则讲的学习态度。

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翻译: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却不能时,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举出一个方角却不能由此类推出其他三个方角,就不再教他了。”

这则讲的是教导方法。

《论语 先进》各言其志

《论语》中有好多金句成了现在常用的成语,如:过犹不及,登堂入室,讷于言而敏于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中孔子和弟子们坐在郊外各言其志这一段,堪称经典,语文课本中也有选入。

子路等四个高材生站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不要以为我比你们大几岁,就认为我了不起。平常你们在背后说:我不了解你们,假使说了解你们,那你们又将怎样呢?你们把自己的心意,讲给我听听看。

急性子的子路第一个站起来说:假使有一个“千乘之国”,处在几个大国的中间,在强敌环伺下,又经过了连年的战争,而且内部财政上也非常艰难困苦,不断地发生灾害饥荒。像这样一个国家,如果交到我的手上来,只要三年,就可以使这个国家的人民有勇气站起来,而且老百姓都知道如何去做自己该做的事。孔子听了带有否定的一笑,孔子笑他还没有这种能力。

孔子问:冉求,你什么志向?冉求回答时态度谦虚多了,他说:方圆六七十里的一个小小的国家交给我,或者更小一点的国家让我来治理,花上三年的时间,我可以使这个国家社会繁荣,国民富足。而对于礼乐等文化根基的建立,还得要等高明的君子来。

孔子问:公西华,你是什么志向?公西华说:不敢说我有多能,但愿意学习。宗庙祭祀,会盟大会,举行国家大事时,穿上礼服,协助管理,愿做一个宰相。

孔子问:曾皙,你的志向怎么样?大家在谈话的时候,曾皙一直在鼓瑟,给大家配乐,孔子上课是有音乐伴奏的。曾皙听到老师问他,瑟音渐稀,接着,弹瑟的手指在弦上一拢,瑟弦发出铿然的响声,然后离开了弹瑟的位置,站起来对孔子说:我和他们三个人刚才所讲的不同。孔子说:无妨,不过是各言其志而已。于是他继续说:当春天来了,冬衣一换,穿上舒适的衣服,农忙也过去了,和成人五六人,十几岁的少年六七人,到沂水里去游泳,然后唱唱歌,跳跳舞,大家悠哉游哉高兴地玩,尽兴之后,快快活活唱着歌回家去。孔子听了以后,大声地感叹说:我就希望和你一样。

曾点的志向,不过是带着大人和孩子一起在沂水边唱歌跳舞,看起来境界如此之小,为什么孔子也铖望过这样的生活呢?因为曾点描绘的是一幅大同世界的画面,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人生,他的理想是做文教方面的事情,真正说中了孔子的心事,所以孔子感叹:“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三位弟子都走了,曾皙留在最后,他只听到老师对自己的志向进行了评价,想听听老师对其余三个人的评价,于是就问孔子:他们三位同学所作的答案,老师认为怎么样?孔子说:没有什么,只是每个人说说自己的志向而已。

曾皙又问:刚才子路说的话,老师笑他,为什么笑他呢?孔子说:子路说的是国家大事,要有文化基础,要有学问修养。而子路大言不惭,一点都不谦让,自认为很行了,所以我才笑他。

又问:难道冉求说的不是邦国吗?答:谁说方圆六七十、或者五六十的地方不是邦国?

再问:公西华说的不是邦国吗?答:宗庙会同,不是诸侯谁家会有这样的事?公西华只敢说为小相,做这样的小事,除此之外,天下还有什么大事?

孔子弟子们的志向各式各样,有像子路那样致力于治理国家的人,也有子贡那样喜欢商业贸易的人,还有曾皙那种传承文化,斯待世间大同的人。可是儒家思想发展到后来,儒生们的志向变成了“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形成了官本位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年成才的领域越来越多,他们的志向不再局限于从政、从商、从学,而是呈现出多元化的势头,可以多方位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

形容守诚信承诺的诗句

1. 关于诚信守礼的诗句

关于诚信守礼的诗句 1.关于守礼的诗歌有哪些

关于诚信守礼的古文名句

一诺千金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一言九鼎 信,国之宝也,民之庇也

国之宝也,恶事莫相推。 ——明·袁枚

受人之托,而忠信以为宝,非民无以守国,行顾言。 ——《论语》

言顾行。 ——宋·程颐

兰生幽谷,则与之化矣,而作文贵曲。 ——《左传》

瓜田不纳履,君子之所守也。 ——三国(蜀)·诸葛亮

好事须相让,不失口于人。 ——《论语》

居处恭,怎能诚信于天下

诚信方可

以德服人,李下不正冠,小人长戚戚,皆诚之未至,或重于泰山,过则称己。 ——《礼记》

不宝金玉,行必果。 ——《全唐诗补逸》

人心贵乎光明洁净;君子行义。 ——明·冯梦龙

人固有一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方能名利双收,或轻于鸿毛,先人而后己。 ——《资治通鉴》

不能感人,谁知伪言巧似簧,忠人之事。 ——《荀子·不苟》

失信不立。 ——《墨子》

诚者,仁义值千金。 ——《礼记》

言必行,有功则以身后之。 ——《乐府诗集》

但见丹诚赤如血,威振四方

德不孤。 ——《礼记》

君子不失足于人。 ——唐·白居易

与君子游。 ——《礼记》

善则称人。 ——宋·朱熹

凡作人贵直,如入芝兰之室,必有邻,久而不闻其芬。 ——《论语》

君子坦荡荡。 ——汉·刘安

人生自古谁无死,民之所庇也。 ——明·冯梦龙

钱财如粪土,执事敬,驷马难追

表里不一,而政事之本也,不失色于人。 ——《礼记》

贵人而贱己,与人忠。 ——《大戴礼记》

非信无以使民,不为莫知而止休。 ——汉·司马迁

有难则以身先之,不为莫服而不芳一诺千金

君子一言。 ——《左传》

一、新律五一首

1. 东坡吟

傲世世间无天险,

大江东去去不还。

诗情弛骋大江北,

画意纵横大江南。

大气大势大手笔,

大仁大义大风范。

梦里两人常相见,

醒来只隔数百年。

2.关于礼仪,诚信方面的古诗、古文

诚信的

曾子杀猪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①还,顾反②,为女杀彘③."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④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急不相弃

文: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 幸尚宽,何为不可?" 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 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译文

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很为难。王朗却说:" 幸好船还宽敞,有什么可为难的。" 一会儿贼寇要追上来了,王朗想丢下刚才搭船的人。华歆说:" 刚才我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托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 于是就继续带着他赶路。世人也由此判定华王二人的优劣。

礼仪方面,没想到诗,给你点句子

1、世界上最廉价,而且能得到最大收益的一项物质,就是礼节。——拿破仑.希尔

2、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3、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礼仪越周到越保险。——[英]托.卡莱尔

4、心诚气温,气和辞婉,必能动人。——[明]薛宣《谈书录》

5、知识使人变得文雅,而交际使人变得完善。——[美]乔.富勒

6、谦恭有礼,人人欢迎。——托马斯.福特

3.关于礼仪,诚信方面的古诗、古文

礼仪即礼节与仪式。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

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

生活类礼仪的起源,按荀子的说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在礼仪中,丧礼的产生最早。

丧礼于死者是安抚其鬼魂,于生者则成为分长幼尊卑、尽孝正人伦的礼仪。在礼仪的建立与实施过程中,孕育出了中国的宗法制(见中国宗法)礼仪的本质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

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见的鬼神在操纵,履行礼仪即是向鬼神讨好求福。因此,礼仪起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种特殊体现形式。

“三礼”(《仪礼》、《礼记》、《周礼》)的出现标志着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宋代时,礼仪与封建伦理道德说教相融合,即礼仪与礼教相杂,成为实施礼教的得力工具之一。

行礼为劝德服务,繁文缛节极尽其能。直到现代,礼仪才得到真正的改革,无论是国家政治生活的礼仪还是人民生活礼仪都改变成无鬼神论的新内容,从而成为现代文明礼仪。

[ 转自铁血社区 / ] 古代政治礼仪 ①祭天。始于周代的祭天也叫郊祭,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

古人首先重视的是实体崇拜,对天的崇拜还体现在对月亮的崇拜及对星星的崇拜。所有这些具体崇拜,在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才抽象为对天的崇拜。

周代人崇拜天,是从殷代出现“帝”崇拜发展而来的,最高统治者为天子,君权神授,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祭天盛行到清代才宣告结束。 ②祭地。

夏至是祭地之日,礼仪与祭天大致相同。汉代称地神为地母,说她是赐福人类的女神,也叫社神。

最早祭地是以血祭祀。汉代以后,不宜动土的风水信仰盛行。

祭地礼仪还有祭山川、祭土神、谷神、社稷等。 ③宗庙之祭。

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

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

宗庙的位置,天子、诸侯设于门中左侧,大夫则庙左而右寝。庶民则是寝室中灶堂旁设祖宗神位。

祭祀时还要卜筮选尸。尸一般由孙辈小儿充当。

庙中的神主是木制的长方体,祭祀时才摆放,祭品不能直呼其名。祭祀时行九拜礼:“稽首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

宗庙祭祀还有对先代帝王的祭祀,据《礼记·曲礼》记述,凡于民有功的先帝如帝喾、尧、舜、禹、黄帝、文王、武王等都要祭祀。自汉代起始修陵园立祠祭祀先代帝王。

明太祖则始创在京都总立历代帝王庙。嘉靖时在北京阜成门内建立历代帝王庙,祭祀先王三十六帝。

④对先师先圣的祭祀。汉魏以后,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唐代尊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

唐宋以后一直沿用“释奠”礼(设荐俎馔酌而祭,有音乐没有尸),作为学礼,也作为祭孔礼。南北朝时,每年春秋两次行释奠礼,各地郡学也设孔、颜之庙。

明代称孔子为“至圣先师”。清代,盛京(辽宁沈阳)设有孔庙,定都北京后,以京师国子监为太学,立文庙,孔子称“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曲阜的庙制、祭器、乐器及礼仪以北京太学为准式。乡饮酒礼是祭祀先师先圣的产物。

⑤相见礼。下级向上级拜见时要行拜见礼,官员之间行揖拜礼,公、侯、驸马相见行两拜礼,下级居西先行拜礼,上级居东答拜。

平民相见,依长幼行礼,幼者施礼。外别行四拜礼,近别行揖礼。

[ 转自铁血社区 / ] ⑥军礼。包括征伐、征税、狩猎、营建等。

古代生活礼仪 ①诞生礼。从妇女未孕时的求子到婴儿周岁,一切礼仪都围绕着长命的主题。

高禖之祭即是乞子礼仪。此时,设坛于南郊,后妃九嫔都参加。

汉魏时皆有高禖之祭,唐宋时制定了高禖之祀的礼仪,金代高禖祭青帝,在皇城东永安门北建木制方台,台下设高禖神位。清代无高禖之祭,却有与之意义相同的“换索”仪式。

诞生礼自古就有重男轻女的倾向。诞生礼还包括“三朝”、“满月”、“百日”、“周岁”等。

“三朝”是婴儿降生三日时接受各方面的贺礼。“满月”在婴儿满一个月时剃胎发。

“百日”时行认舅礼,命名礼。“周岁”时行抓周礼,以预测小儿一生命运、事业吉凶。

②成年礼,也叫冠礼,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参加的成丁礼演变而来。

汉代沿袭周代冠礼制度。魏晋时,加冠开始用音乐伴奏。

唐宋元明都实行冠礼,清代废止。中国少数民族不少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成年礼,如拔牙、染牙、穿裙、穿裤、盘发髻等仪式。

③飨燕饮食礼仪。飨在太庙举行,烹太牢以饮宾客,重点在礼仪往来而不在饮食,燕即宴,燕礼在寝宫举行,主宾可以开怀畅饮。

燕礼对中国饮食文化形成有深远的影响。节日设宴在中国民间食俗上形成节日饮食礼仪。

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节吃冷饭寒食,五月端阳的粽子和雄黄酒,中秋月饼,腊八粥,辞岁饺子。

4.有没有关于诚信和礼仪的古诗古文

你好●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

《礼记·中庸》 只有天下最真诚的心才能感化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离娄上》真诚,是自然之理;心地真诚,是为人处世之理。●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周易·家人》 言:言谈。物:实际内容。

行:行为。恒:恒心。

君子说话有根据,做事有恒心。●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

《孔子家语·颜回·孔子语》君子用行动来说话,小人则光说不做。●处己、事上、临下,皆当如诚为主。

明·薛瑄《读书录》 衡量自己,服膺上级,领导下属,都应当一概以真诚为准则。●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

唐·韩愈《原道》正心、诚意:使心思纯正,意念真诚。将:打算。

有为:有所作为。想有所作为,必须真心诚意。

●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唐·柳宗元《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 文士以德行为修养成根本,而在德行中真诚摆在首位。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唐·韩愈《原道》 想要在道德人品上进行修炼的人,首先要纯正自己的思想。

而要纯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有能推至诚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则天地可动,金石可移。

宋·苏辙《三论分别邪正札子》 怀着极大真诚又勤勉地撰写文章,就可以感天动地,使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发生变化。●至诚则金石为开。

《西京杂记》卷五 至诚:极大的真诚。 金石为开:象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被感动了。

谓真诚最能感染人。●精诚所加,金石为亏。

汉·王充《论衡·感虚》 精诚:真诚。 亏:亏蚀。

只要真心诚意从事,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诚之所感,触处皆通。

宋·吴处厚《青厢杂记》 诚:真诚。 感:感触。

真诚能感动一切。●人之操履无若诚实。

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操履:操守。诚实是人的最高品德。

●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宋·朱熹《仁说》 实行并保存真诚的心,这是人生美好的源头,行动美好的根本。

●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 以真诚为准则是自我修养的关键,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举动,又是坚持真诚的根本。

●遇欺诈之人,以诚心感动之;遇暴戾之人,以和气薰蒸之。明·洪自诚《菜根谭》 遇到欺骗狡诈的人,用真诚之心感动他,遇到粗暴、乖张的人,用和蔼的态度感化他。

●金有一分铜铁之杂,则不精;德有一毫人伪之杂,则不纯矣。明·薛瑄《读书录·体验》 喻私心杂念影响人之德行的精纯。

●窃以为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贤人之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清·曾国藩《复贺耦庚中丞》窃:谦指个人的意见。

我以为天地的运转不息,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卓越人物的道德事业的发扬和持久,关键在于真诚。●百虑输一忘,百巧输一诚。

清·顾图河《任运》 考虑再周密若有疏忽就可能失败,技艺再精巧若缺乏真诚也无法成功。●神莫神于至诚。

宋·张商英《素书》 没有比完美的真诚更神圣的了。●诚者,圣人之本,百行之源也。

宋·周敦颐《通书》真诚,是杰出人物的根本,也是使百业兴旺的源泉。行(háng):职业,事务。

●君子乾乾不息于诚。宋·周敦颐《通书·乾坤益动》第三十一章 乾乾不息:自强不息。

君子为达到至诚而自强不息。●感人以诚不以伪。

清·方苞《方望溪先生全集》 诚:真诚。伪:虚假。

以真诚而不是以虚伪感动别人。●修身处世,一诚之外更无余事。

明·朱之瑜《诚诚二首》 修养自身品性,处理好人之间的关系,唯一靠的真诚。●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

《荀子·不苟》 圣人固然是无所不晓,但是不是真诚也不能感化万民。●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荀子·修身》 培养个人的品德,最主要的是个人的真诚。●至诚无息。

《礼记·中庸》 真诚是没有止境的。永远以真诚自勉。

●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宋·晁说之《晁氏客语》 修学:研讨学问。

杂:杂乱。为事:干事情。

●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没郎独占花魁》 刻薄:冷酷无情,不厚道。

为人忠厚不吃亏,为人刻薄无好处。●作事必须踏实地,为人切莫务虚名。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踏实地:比喻做事踏实、认真。虚名:空头的名声。

做事要踏实认真,不可追求空头的名声。●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

清·杜文澜《古谣谚》 有道德的人不损人而利己,不害人而求名。●廉者憎贪,信者疾伪。

《新唐书·陈子昂传》廉:清廉。 贪:贪污。

信:诚实。疾伪:痛恨虚伪的行为。

疾:憎恨,厌恶。清廉的人憎恨贪婪,诚实的人厌恶虚伪。

●天不容伪。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虚伪的言行,天道不容。

●巧伪不如拙诚。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篇》巧妙的虚伪不如守拙的真诚。

●华而不实,虚而无用。《韩非子·难言》 只有华美的外表而缺乏实际的内容,便空泛而不切合实用。

●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汉·荀悦《申鉴·俗嫌》 不听动听的话语,不相信不切实际的方法,不谋取浮华的名声,不作虚伪的事。

●大人不华,君子务实。汉·王符《潜夫论·叙录》卓越的人不追求虚有其表,有修养有名望的人致力于实际。

●自古圣。

5.关于守信讲礼的名言警句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 ———孔子

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

3、言必信,行必果。 ——子路

4、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回报。 ———李嘉诚

5、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 ———高尔基

6、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 ———莎士比亚

7、没有一处遗产像诚实那样丰富的了。 ———莎士比亚

8、对自己的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 ———莎士比亚

9、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本·富兰克林

10、难听的实话胜过动听的谎言。 ———苏尤里·郁达列夫

11、坦白使人心地轻松的妙药。 ———西塞罗

12、即使开始时,怀有故意的人,只要自己抱有真实和诚实去接触,就一定能换来好意。

———日本 池田大作

13、诚实是艺术的最大要素。只要我们总对自己诚实,艺术总在那里,它决不会让我们失望的。 ———柯尼利亚·奥提斯金约

14、有所许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 ———袁采

1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康德

16、要宣扬你的一切,不必用你的言语,要用你的本来面目。 ———卢梭

17、忠诚的高尚和可敬,无与伦比。 ———裴多菲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瑟是什么

瑟:我国最早的弹弦乐器之一。《诗经·小雅》有:“......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土女。”这是见于古籍最早的记载,说明瑟至少有3O00多年的历史了。孔子擅鼓瑟,用来为诗歌伴奏,在当时,孔子鼓瑟是独立成家的,号称“孔门之瑟”(《论语·先进》;“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

《周礼·乐器图》记载:雅瑟二十三弦,颂瑟二十五弦,饰以宝玉者,曰“宝瑟”,绘文如锦者,曰“锦瑟”。《汉书·郊祀记》说:“太帝命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能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后来瑟的制作渐精,用途更加广泛。在周代祀奉文王的家庙里的一张瑟,上面系有染成朱红颜色的丝弦,底部有着疏朗的音孔、弹奏时能发出舒缓的声音来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了大量竹筒和乐俑,从中可以看出,瑟在西汉之初流行地区很广,并经常和竽一起为歌舞伴奏。流传下来的汉诗中也有不少提到瑟,如宋子候的 《董娇饶》:“归来酌美酒,挟瑟上高堂”。古代瑟在乡饮酒礼、乡射利、燕礼和大射仪中,都是伴奏声乐的主要乐器。

魏晋南北朝时代。瑟常用于相和歌的伴奏。

隋唐时期,瑟曾用于伴奏“江南吴歌,荆、楚西声,总称清商乐”。

唐代陆龟蒙、杜牧、李白和李峤等许多诗人,都在作品中提到了瑟,如李商隐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等,可见瑟在当时运用之广。以后则在音乐中逐渐少用。

本世纪3O年代,我国著名的民族音乐团体——上海大同乐会(郑觐文创办),曾制作了庖牺瑟(50弦)和百弦大瑟,并在增大音量、改善音色和方便演奏等方面都作了探索。庖牺瑟改传统单柱(一弦一柱)为连柱(七弦或八弦共用一柱),并在岳山外采用活轸,调音非常方便。百弦大瑟显著地扩大了音域,它采用双排连柱交插支弦的方法,既不过分增宽共鸣箱,又方便了演奏,为继承和发展我国民族乐器作出了贡献。

有一首改编论语的歌曲是什么

就叫《论语歌》,打开“网易云音乐”,就会搜到这一首好听的《论语歌》,有独唱与合唱两个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