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四章全文 论语第四章全文原文

2023-02-04

本文目录一览:

论语第四章主要讲了什么

论语第四章,共26段话,其中孔子的话是24段,子游的话1段,孔子与曾子的对话1段

主要还是讲述做人立志的道理

原文及译文供参考

网页链接

论语第四章所包含的主要内容

《论语·里仁篇》

本篇是《论语》的第四篇,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本篇是《论语》的第四篇,包括26章,主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

《论语·里仁篇》的第四章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论语·里仁篇》的第四章。一起恭诵原文——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这个“恶”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念wù,憎恶、厌恶;一种是念è,恶念、恶行。这两种解释可以会通。如果紧接着前面这一章“好人”、“恶人”来讲,那么解释成“厌恶”更贴紧主题。对这两种解释我们兼顾着来讲。

孔子说:“如果一个人立志于仁,就不会厌恶别人了(或者就不会有恶行了)。”《里仁》篇的开始四章,就以多种角度,对“仁”开展出了极为丰富的内涵。

第一章“里仁为美 ”,直截了当地标明宗旨,我们的生命与“仁”息息相关,乃至片刻不能离开。无论是身还是心,必须安住在仁当中,这是最为可贵、最为明智的人生抉择。

紧 接着第二章 ,就说明, 如果我们不在仁当中,你无论面对贫穷这个逆境,还是面对富乐这个顺境,都无法调适身心。 一个有仁德的人一定安住在仁道当中;一个有智慧的人,一定努力去追求仁德。这是讲不仁的过患,以不仁的过患反过来激发我们对仁产生好乐心。

第三章讲仁的功用,爱一个人和厌恶一个人,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唯独仁者才可以真正去爱人、恶人,能够产生正向作用;不仁之人无论爱人还是恶人,都是有过失的 。

接下来 第四章就来回答为什么只有仁者才可以爱人或恶人 。仁者虽然在外相上可以显现爱人、恶人的行相,但在体性上,仁与恶势不两立,无中间状态。所以,本章重点诠释“仁”究竟以什么的体性或特征,来实现“仁者无恶”这一我们所追求的生命目标。“苟志于仁矣”,朱熹在《集注》上解释:“苟,诚也。志者,心之所之也。其心诚在于仁,则必无为恶之事矣。”苟,就是诚,至诚,诚心;志,就是内心对某一件事情的向往、仰慕,从而发出决定得到它的内心誓愿。当我们把“仁”作为人生努力追求的目标而坚固地铭刻在内心的时候,就会“无恶也”,不会去作恶,也不会去厌恶、憎恨别人。

这里最关键的是“志”,这是建立在内心深处的志向 。孔子“十又五而志于学”,十五岁就立志、发愿向圣人效学,从而奠定了他一生的成圣之路。想一下,我们平时仰慕什么?向往什么?志心什么?特别是在这个讲究经济和物质的时代,我们是否满脑子都是在忙赚钱,为生存而奋斗,为追求名利而拼命?就是听到这个“仁”字都非常不容易,何况要去求仁?现在我们有幸听到了,而且学到了,如果还是浮浮泛泛,不能把它领纳到内心,让生命产生我所要的终极幸福,就会有点可惜。因为这条路我们从来没有走过,走的过程中必须要与原来的习气作抗争,这非常不容易。所以,一定要有过来人指导。没有过来人指导,我们是不能把它放到心里去的。弄得不好,学到一点道理,把它变成照妖镜,去照别人。一照,全世界都是妖怪,只有自己不是。

朱熹在《集注》上又说“苟志于仁,未必无过举也,然而为恶则无矣。”虽然内心志于仁,但我们在行为上未必没有过失;虽然有过失,但不妨碍我们舍恶取善。因为当我们内心有“仁”的见解和力量推动时,即使行为上还难免有过失,但对犯过的行为非常谨慎、敏锐,一定会及时去追悔、痛击,犯过的力量就会被削弱。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的内心已经开始舍恶取善了。这也不妨碍称之为“无恶”。

孔子曾经说:“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 ”就是你犯了过不去改,这才是真正的过 。明两朝帝师张居正对这一章这样解释:“人性本善,而所为有不善者,皆不仁之念累之也。若其心能专向于仁,而欲以克去己私,复还天理,则一时察识虽未能精,践履虽未能熟,亦可保其必无为恶之事矣。”我们人人都本具良知,之所以还去造作不善,都是因为心性被私欲盖覆,累积了不仁的念头,迷失了本性。如果我们一心求仁,克服私欲,恢复我们内心本有的天理,如此的话,即使认识不一定非常精纯,行仁的实践不一定娴熟,也可以确保不做极恶的事情。张居正将“仁”视作天理,将“恶”定为私欲。天理与私欲不可以并立。只要我们能够志心求天理,私欲也就无容身之地。这是孔子勉励我们一心求仁的一番苦心和用意啊!私欲是我们内心最根本的恶,其它的恶念都是从这个地方流变出来的。什么是私欲?前几章我们已经作过解释,它是与天理的公正相对立的一种自我执取。其中,在自他分别中,执取自己最为超胜;在对待事物的看法上,执取自己的见解最为正确。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执着,使我们面对任何外境,无论外境显现为善的美好境,还是恶的讨厌境;是贫穷的逆境,还是富乐的顺境,都无法调适身心。正如上章讲到的,面对“约”这个贫穷境,我们会抱怨;面对“乐”这个富乐境,我们会产生骄慢。如果一直这样累积下去,其结果导致我们看不惯任何外境,讨厌我生命中遇到的任何一个人,这样就会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容身。所以, 仁最究竟的内涵 ,是由颜回发问,孔子回答的——“克己复礼”。就是克制私欲,恢复周礼。私欲被克制以后,天下自然归仁。因为我们内心清净了,所有的外境都会随我们清净的心随转,也变得清净;反之,如果我们的心被私欲占领,就会在任何外境上都安立错误的见解,产生错误的情绪,再清净的境都变得不清净了。所以,天下归仁,在我们的内心安立。当我们内心归仁,任何的人和事,在我们眼里都会变得清净美好,何来厌恶、憎恨的情绪呢?

当然,这并不否定我们对善恶的识别和分辨,如果连善恶都不分了,就变成大糊涂虫了。但 不同的是,当我们分别善恶时,不是带着私欲,而是充满了仁爱。 这时我们看到善的就会鼓励他,看到不善的,想去帮助他。这就是孔老夫子的特征。如果仔细检查一下我们的身心,就不难发现平时我们不太会凝视自己的内心,自己的内心到底在想什么,发生了什么,是不太清楚的。我们习惯向外观察,向外寻找苦乐的原因,执取别人的过失。在《宪问》篇中记载说“子贡方人”,就是子贡观别人的过失,孔子教导他:“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意思是“赐啊,难道你就够好了吗?我却没有这闲功夫观他人之过。”

六祖惠能大师在《六祖坛经》中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一个真正修道的人,不会去看世间人的过失。所谓不见,并不是真的不见,而是不会执取他的过失,然后产生排斥、厌恶等烦恼情绪。本章启发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可以怨恨别人、憎恶别人。要在深刻认识什么是仁,什么是私欲等概念之上,以 观功念恩来对治我们观过念怨的习气。 可以说 ,观功念恩也是本章“苟志于仁矣,无恶也”的一个下手处 。如果我们养成看别人的功德和优点的习惯,日积月累,就会将仁德建立在内心,自然能“克己复礼”,心中“无恶”。如果别人身上确实有值得观功念恩的地方,譬如他有很多的优点,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他帮助过我很多,那么我观起功来、念起恩来就比较容易。但如果遇到一个我不相应的人,毛病非常多的人,甚至找不到一个优点的人,观功念恩就不那么容易了。但圣贤也教会了我们很多方法,譬如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又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等等。但进一步要探索观功念恩的深度,就要去看人性的本质。孔子没有直接说人性是善还是恶,但在《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孟子及后来的王阳明,都认为人性中本具光明良知。佛家说得更为清楚,说众生皆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所谓佛性,就是众生心续上的无自性,或者是人人成佛的可能性。如果说我们的心都是无自性的,不是本来如此的,那么我看到某人身上显现出来的恶,也不是他的本来面貌,是他迷失自性之后显现出来的颠倒念头,因缘过去了,他的恶也会消失。这也许是我们可以原谅一个人的永恒的理由。何况作为凡夫的我们,对别人显现出来的恶,我们不一定能判断清楚,他的本地风光到底是什么,如果没有圣人的智慧怎么能够洞察清楚呢?对于人性或者佛性,也许过于高深,我们无法了解。但它的作用——离苦得乐的本能,人人都可以感知。只要透过圣贤、师长的加被和教导,我们的心明确地见到修习仁道的特别利益,不修习仁道的害处,还有了知修习仁道的方法和次第,离苦得乐的本能就会自动地推动我们的心,趋向于去修习仁道,去克己复礼,去改恶从善。而且古圣先贤及历代祖师大德示现了他们生命成功的典范,他们也发愿帮助我们去得到生命的终极幸福。所以,来到我面前的任何一个人,无论他显现何等身相,即便是一无是处,满身是恶,但离苦得乐的本能都会推动他终究弃恶从善,追随圣贤,求取仁德。谁敢断定,一个恶的人,一定不能行善?谁敢断定,一个处在黑暗中的人,一定走不进光明?谁敢断定,一个暂时走得慢的人,一定会比你慢到达理想的彼岸?在生命的旅途中,在追随圣贤学修的路上,我们与每个人的遇见,都是一次美丽的相遇,都是一个美好的缘起。如果我们对一个与自己不相应的人观过念怨,乃至起憎恶和放弃的心,那么我们就失去了一次次与他人切磋琢磨、令生命不断成长的机会,我们的福德不但不能累积,反而有所亏损。蕅益大师说:“千年暗室,一灯能破。”但愿我们能够追圣贤,去点亮心中那盏仁爱的明灯,照破我们被私欲笼罩的千年黑暗!(注:文字部分为讲师手稿,与音频稍有出入。)

  思考题:

1、里仁篇前四章,存在怎样的一个逻辑关系?

第一章“里仁为美”,直截了当地标明宗旨,我们的生命与“仁”息息相关,乃至片刻不能离开。无论是身还是心,必须安住在仁当中,这是最为可贵、最为明智的人生抉择。

紧接着第二章,就说明,如果我们不在仁当中,你无论面对贫穷这个逆境,还是面对富乐这个顺境,都无法调适身心。一个有仁德的人一定安住在仁道当中;一个有智慧的人,一定努力去追求仁德。这是讲不仁的过患,以不仁的过患反过来激发我们对仁产生好乐心。

第三章讲仁的功用,爱一个人和厌恶一个人,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唯独仁者才可以真正去爱人、恶人,能够产生正向作用;不仁之人无论爱人还是恶人,都是有过失的。

接下来第四章就来回答为什么只有仁者才可以爱人或恶人。仁者虽然在外相上可以显现爱人、恶人的行相,但在体性上,仁与恶势不两立,无中间状态。所以,本章重点诠释“仁”究竟以什么的体性或特征,来实现“仁者无恶”这一我们所追求的生命目标。

2、如何发起立志求仁的志向?

3、我们要对一个满身是恶的人,如何观功念恩?

在生命的旅途中,在追随圣贤学修的路上,我们与每个人的遇见,都是一次美丽的相遇,都是一个美好的缘起。如果我们对一个与自己不相应的人观过念怨,乃至起憎恶和放弃的心,那么我们就失去了一次次与他人切磋琢磨、令生命不断成长的机会,我们的福德不但不能累积,反而有所亏损。蕅益大师说:“千年暗室,一灯能破。”

30而立40不惑50知天命什么意思

三十而立-------三十岁就能够按照礼仪的要求立足于世;

四十不惑-------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

五十知天命-----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

出自孔子的《论语·为政》

《为政》篇包括24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够按照礼仪的要求立足于世,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收放自如)却又不超出规矩。”《为政》。

然而曾仕强教授在百家讲坛,易经的奥秘中曾讲说,这几句的话的另一种意思:”在人的十五岁时候决定学习的方向,三十岁的时候确定一生的原则,四十岁的时候对人生的目标不再动摇,五十岁的时候明白命运是自己造就的,六十岁的时候广泛听取多种意见,这样到七十岁的时候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就绝对不会做出逾矩的事情。

扩展资料:

孔丘(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后代敬称孔子或孔夫子。生于鲁国陬邑,祖先为宋国人,东周春秋末期鲁国的教育家与哲学家,曾在鲁国担任官府要职。为儒家的创始人。而孔子儒家的德性论五行思想(仁义礼智信)对邻近地区,如:朝鲜半岛、琉球、日本、越南、东南亚等地区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些地区也被称为儒家文化圈。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期思想家孔子言行为主的言论汇编,在古书中又别以论、语、传、记等字单称,为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在四库全书中为经部。“论”通行的读音为“ㄌㄨㄣˊ(lún)”,为论纂、编纂的意思,“语”为谈说的意思,如《国语》之类,合起来指言论的汇编。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称:“《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论语》涉及多方面内容,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它被尊为“五经之輨辖,六艺之喉衿”,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先秦儒家思想的一手资料。南宋时朱熹将《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合为“四书”,使之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元代延佑年间,科举开始以“四书”开科取士。此后一直到清朝末年推行洋务运动,废除科举之前,《论语》一直是学子士人推施奉行的金科玉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论语·为政

论语全文 译文

复兴国学

中华道学目录 :

第一部 太极心经之善恶有本 ——讲述中国民间道德近况

第二部 太极心经之真爱在心 ——理解中国文化须有爱心相通

第三部 太极修世之真理人间 ——追忆中国“道”文化体系

第四部 太极修世之博爱文明 ——讲述论语中博爱公平的文明

第五部 太极顿悟之龙行天下 ——讲述道德经自然社会哲理

第六部 太极顿悟之大德通天 ——还原中国道家科学逻辑体系

第七部 太极畴谋之旦夕祸福 ——讲述中国佞才之另类道文化

第八部 太极畴谋之周易归真 ——讲述周易的万物易变过程

论语学而第一章

------太略童铑品国学

原文: 1•1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

(二)大意:

有着博爱公平之德的人常讲(子曰):

一个太极的有道的真爱社会是这样的:人人生活雅致,勤业乐道,大家勤于探索发现新知,丰富经历,并不断的通过实践进行创意创新创造(学而时习之),这不也可以象古人一样建说立业吗(不亦说乎)?

大家志同道合,时常从五湖四海来聚会,谈经论道,礼乐艺术,这是多么清心高尚文明呀(不亦乐乎)。

大家在学问与生活技艺上平等互助,乐道与善,共同进步,共同营造一个博爱公平的环境(不知不愠),这就是传说中人性化的、有道的君子社会(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第二章

——太略童铑品国学

【原文】1•2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悌(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

(二)、大意:

有子说:“大家处事做人都讲博爱公平,平等自由,这样,平白无故违犯道德法规的人,就很少有,不违反道德法规,怎么会有战乱发生呢?所以说,君子处事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仁而爱人,就会使社会行为符合天地博爱公平的大道,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自由不就实现了吗?”

论语学而第三章

——太略童铑品国学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1),鲜(2)仁矣。”

(二)、大意:

没有法律法规、制度规范的“礼”法“礼”章可循,为事为人模楞两可,人人巧言令色,装大充楞,虚伪掩饰,投机取巧,这样怎么能保障“孝”的大爱的行使呢?

语学而第四章

----太略童铑品国学

原文: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

(二)、大意

曾子说:有“仁而爱人”的真爱的人会每天多次的反醒纠正自己的言行,与人共事的时侯有没有偏离“大爱”的信仰呢?在处人上自己的言行是不是做到言而有信、行而有果了呢?那些前人他人留下的宝贵经验教训、真理、模范,我学习实践了吗?

论语学而第五章

——太略童铑品国学

子曰:“道(1)千乘之国(2),敬事(3)而信,节用而爱人(4),使民以时(5)。”

(二)、大意:

以自然之规律的天道的博爱与公平原则谐调国家,博爱公平而专一持恒,博爱公平且言之有信(敬),节爱民力民财,不挠民事百业,使民能够安于生产生活。

论语学而第六章

——太略童铑品国学

原文: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悌,谨(4)而信,泛(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8)。”

(二)、大意

知博爱公平、真爱包容的社会之道的人讲:一般的人都具有双重身份,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要博爱且公平,超乎自己能爱的范围的则讲平等自由,恪守博爱公平、平等自由的原则,身体力行,大爱无疆,里于“仁”而与人性真爱为伴,时刻以爱的包容心为做人行事原则,提倡并时尚那种高尚的人格,平时要多看一些名人传记、孝文礼章,效仿圣贤泰德、智人仁君之人的成功经验、先进事迹和高尚情操,建立一个勤业乐道,崇尚美德的社会氛围。

论语学而第七章

——太略童铑品国学

1•7 子夏(1)曰:“贤贤(2)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二)、大意:

子夏说:学习圣贤,控欲向善。学仁者爱人,首先就会做到尽心对待父母;学智者擅社会之事,则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致力于君子“爱人”的社会大范围的文明事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则以朋友之平待自由观相待,就象天体自然存在一样,做到天地自然万物最基本规律——直行无惧,各自做好自己的事情,言而有信。不管是什么人,如果能做到这样,即使是没有满腹经纶,也是一个合乎天道的圣贤泰斗之人。

论语学而第八章

――太略童铑品国学

1•8 子曰:“君子(1)不重(2)则不威;学则不固(3)。主忠信(4)。无(5)友不如己者(6);过(7)则勿惮(8)改。”

大意

自然而然,依着博爱公平之德为人为事的人常讲(子曰):君子爱己爱人,爱自然社会,依不同环境注重大局,合理取舍、天人合一的综合处理天地间的“爱”,如果不这样,就称不上是有“泰”德的品质,“不重”的不知大局观,是学习自然之度、按自然之度办事没有到家的表现。忠于自己的爱的信仰,按天地万物运行的往复可信的特质做事,才会有太阳光辉下的九星共辉的依靠。以信仰的“忠”来实行人性真爱为主的人,即便是自己成为万众楷模,也不会玩弄世人对他的信任,也不会虚饰伪装,而是根据“爱”的原则大局为人为事,“有错必改”。

论语学而第九章

——太略童铑品国学

【原文】曾子曰:“慎终(1)追远(2),民德归厚矣。”

二、大意

曾子说:我们要实现按自然之度办事,成就人性真爱的文明大业,就要知道我们永远要“借鉴历史,把握现在,着眼未来”,我们的目标是要实现中华真爱文明的厚重道德文明。

 

论语学而第十章

——太略童铑品国学

1•10 子禽(1)问于子贡(2)曰:夫子(3)至于是邦(4)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5)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6)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7)异乎人之求之与?”

大意

子禽问子贡:孔先生每到一个地方都要从事政治方面的事情,这是他靠关系名望要来的,还是别人主动给他官做的?子贡说:“孔先生博爱而公平,推行礼法礼规道德制度,亲力亲为,节用爱民,谦学好德,信行信为,这是他能做政治工作的潜质。即便是夫子为推行文明真爱事业去要个实现真爱思想的平台,这种“要”与那些买官卖官的权势小人的“要”官相比,怎么能相提并论呢?”

论语学而第11章

——太略童铑品国学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

大意

德高望重的人常讲:长辈在世的时间,要看一个人的努力行为方向,长辈不在的时间,要看他的行为是否是自然顺承了父之道。如果他能自然承延父之道而三年不变,这就说明长辈博爱公平的责任尽到,晚辈自然承载祖辈文明事业,人性真爱文明得以发扬光大。

论语学而第12章

----太略童铑品国学

1•12 有子曰:“礼(1)之用,和(2)为贵。先王之道(3),斯(4)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5)之,亦不可行也。”

大意

 有子说:“道德法制制度的建立健全,贵在实现孝爱思想下的厚重和谐文明。通过自然传承,经过三年验证无需改变的、特别是那些可以世代相传的真理道德,正是通过这个“和”的文明的传承效果体现出来的。保障百姓生存的工作空间、同时给百姓施展聪明才智的余地与机会,自然流通人才,同时不放任不合“道”的过分纵欲名利的个体行为,用博爱公平的礼法礼规制度作好价值导向的引导,合道则行,不合道则有所不行。一个社会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白“和”的厚重道德,要“恭”而亲为“厚”的“敬忠尚德”的信仰、重的“爱之大局观”的人生态度。如果没有这些体现自然之度的孝爱思想的礼法礼规与制度的约束,也是不行了。

论语学而第13章

――太略童铑品国学

1•13 有子曰:“信近(1)于义(2),言可复(3)也;恭近于礼,远(4)耻辱也;因(5)不失其亲,亦可宗(6)也。”

一、大意

合乎公义的信行信为,合理、合法、适度的亲力勤为,这两个方面是建立美好而文明社会的必要条件。

有子说:“言必信而行必果,信言信为而附合天体运行的公信正直的特质,那么这种行为原则就可以做为有用的经验理论,甚至可以成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真理,不断指导人类思想行为正确开展活动。

勤业乐道雅趣,亲力亲为,且行为符合于礼法、礼规、制度,那就不会招致非议与反对。因为义的公平正直与礼的有序化的实行,就会促进社会上出现孝悌的人与人之间的真爱、真诚关系,如果有孝悌之真爱诚挚关系,那我们就可以实现我们所理想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和谐文明了。”

论语学而第14章

----太略童铑品国学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谓好学也已。”

一、大意

本章意义还原为:

合乎自然之道德的人常讲:“君子应节欲不贪,自然有度,依自然社会存在发展规律而有所为有所不为,凡事以人类所特有的人性真爱的包容互动为原则,逐渐学会做到信、雍、义、仁、智、贤、圣的各层本领能力,提高自己的爱的人性修养,要知爱、能爱、会爱。为此,君子不应该过分的追求名利财权,凡事节制有度,食不贪,居不奢,勤于人性文明之事而重理性与直觉的太极易理,不要过多的相信或滥用佞言佞人,凡事恭行亲为,勤勉而有信用。时刻了解掌握自然公平守恒之度,时刻以自然之度办事,不反其道而行,这就是重视自然之度的好学。

论语学而第15章

-----太略童铑品国学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1),富而无骄,何如(2)?”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3),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4)’,其斯之谓与?”子曰:“赐(5)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6)。”

二、大意

子贡说:“贫穷,但不嫉妒媚俗、阴暗奸诈;富有,但不嚣张傲慢,象大自然一样公平面对名利财权,好吗?”孔子说:“当然好了,但不断学习进步,提高爱的能力,从一个长者上升为一个君子仁人,贫穷,但勤道乐业雅趣;富则能按天地大爱的“孝文礼章”处事,长而能仁,仁而进取至智,智而能贤,贤而能圣,最终做到有人性真爱的文明特质,就更不错了。”子贡说:“切磋琢磨,精益求精,不断了解自然道理,提高人性特质,明白人性真爱的文明道理,这难道就是“学”习进步的终极目标吗?”孔子说:“子贡呀,你终于明白古代诗三百的真正意义所在了,用这个终极目标去行不言之教,举善而教,让所有的人们都知道这个爱的文明真谛吧。”

论语学而第16章

——太略童铑品国学

子曰:“不患(1)人(2)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大意

注重于个性的才能发挥很重要,但用爱心“周”、“济”、丰富社会空间更重要,最重要的是“周”的包容融合、“济”的爱的能力提高、丰富社会空间的好的文明成果不断发扬传承。

02-0010 论语为政第一章

——太略童铑品国学

原文:子曰:“为政以德(1),譬如北辰(2),居其所(3)而众星共(4)之。

一、大意

有道德的人常讲:用太极易理的真爱思想来纠正个人社会的思想行为,就象常为人类指明地理方向的北斗星一样,永远值守在北方,成为人类文明的航标。

02-0020 论语为政第二章

——太略童铑品国学

【原文】

2•2 子曰:“诗三百(1),一言以蔽(2)之,曰:“思无邪(3)。”

一、大意

古代人民大众留传下来的科技文化人文的谚语记录——诗三百,是由古人丰富阅历的学、习、建说立传、孝文礼章中来,这些东西之所以会被留传至今,其原因就是其中有纯真无邪的爱。

02-0030 论语为政第三章

——太略童铑品国学

原文:

子曰:“道(1)之以政,齐(2)之以刑,民免(3)而无耻(4),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5)。”

一、大意

倡导从学、习、说、传、论、孝文爱章中得来的信、久、稳定的宪法制度,公平平等的规范化刑罚规章及立法执法条文,这样人民就会提前预防触范而不自取其辱;采用人性化道德规章,并用公平的法律道德规范去平等的对待天下人,人们就会知好歹进行自我约束管理。

02-0040 论语为政第四章

——太略童铑品国学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一、大意

阅历丰富的有道厚德之人讲:我会明白我的一生会有这样的一个过程:自小立志要做一个合乎自然之度、有人性真爱的人,十五岁左右要勇直信行,学、习、建说、立传,成就自己,述信而士;到三十岁左右要建立个人的是非曲直标准,做一个合格的守道好德的公民;四十岁左右要真正的熟练运用一套生存本领,并摆脱世俗诱惑的困挠,努力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长者,博爱而公平;到五十岁就要清楚人类真正的价值是要有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友爱,知道爱人的真谛是要自己心中有人性真爱,个人应该与“仁”为伴,有爱心,仁而爱人,一生伴随仁爱的个人品质;到六十岁左右,我就会明白法律法规与人性自由之间的辩证统一,凡事想的开,从而游刃有余的处好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到七十岁,我就会真正认识到人类文明的真谛不但要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要兼顾自然平衡,而要处理好这些关系,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认识到人性真爱的真正作用;到了八十岁,就会明白人类要延续文明,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接力,用人性真爱的法宝,逐渐把人类社会逐渐推向文明的:信治、雍治、义治、仁治、智治、贤治、圣治、泰治的各文明段,最终实现人与社会及自然的和谐存在。

02-0050 论语为政第五章

——太略童铑品国学

原文:孟懿子(1)问孝,子曰:“无违。(2)”樊迟(3)御(4),子告之曰:“孟孙(5)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一、大意

孟懿子是个比较开明的雍尚大夫,他问孝是什么。孔子说:不违背人性真爱。樊迟是个需要爱的道德教育的勇信的年轻人,赶车的时侯,孔子对樊迟说:“那天孟懿子问我啥是孝,我说是不违背人性真爱。”樊迟说:“谁知道人性真爱是啥东西呀!”孔子说:“不了解什么是爱,你只要按爱的礼法礼规做事,一般也不会出啥漏子,亲人朋友在世的时间,按道德法规规范去对他们就行;亲人朋友过世了,用人情礼仪对他们尽心就行。”

论语从第一章到第十章一共有几则

论语从第一章到第十章一共有12则

知识链接:

第一章,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第二章,原文。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第三章,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第四章,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第五章,原文。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第六章,原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第七章,原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第八章,原文。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第九章,原文。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第十章,原文。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论语 · 学而篇 · 第四章并译

论语 · 学而篇 · 第四章

作者:周.孔子                        译析:石宏博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实习了呢?”

析:

在本章中,曾子提出了“忠”和“信”。忠的特点是一个“尽”字,办事尽力,死而后已。如后来儒家所说的那样,“尽己之谓忠”。“为人谋而不忠乎,是泛指对一切人,并非专指君主。就是指对包括君主在内的所有人,都尽力帮助。因此,“忠”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畴,不止用于君臣关系。至于汉代以后逐渐将“忠”字演化为“忠君”,这既与儒家的忠有关联,又有重要的区别。“信”的涵义有二,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内容是诚实不欺,用来处理上下等级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信特别与言论有关,表示说话真诚,说话算数。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本章当中还提出了传承与习得。文化也好,技能也好,更深层次的道德也好,都需要传承与习得。所谓人道之火,薪尽火传,中华文明就是在一代一代人的传承与习得当中,不断地发展壮大。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传承与习得,是智者、仁者、道者、德者义者与礼者的共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