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一二章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注释

2023-02-04

本文目录一览:

论语十二章每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也是孔子认为的君子应该具有的气度与修养。

2、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这句话就是修身的基本方法——自省。

3、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4、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如此则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

5、这句话为孔子所提倡的一种读书及学习方法。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这则讲了学和思的辩证关系。学习而不思考,如学习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有正确的,有不正确的,不加思考,把不正确的知识也接受了,这就受到欺骗,所以称罔。正确的知识,如科学一定要由浅入深、按部就班去学习。不学习而光思考,不按照科学知识去思考,容易陷入迷误。只有学习与思考结合,才能学到正确的知识,不致胡思乱想,陷于迷误。

6、这句的中心思想是“安贫乐道”孔子的学生中最好、最明理、最通达道的,就是颜回,所以叫“复圣”。颜回这个人是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语都做到。因为他“三月不违仁”,就是争呢,也“不违仁”;贪,也“不违仁”;求,也“不违仁”;自私,也“不违仁”;自利,也“不违仁”。他是丝毫的自私心也没有,随遇而安,守分安命,顺时听天,真是安贫乐道!

7、这一则讲的是关于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三层境界:知 、好、 乐。学习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知识的学习感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以学习为乐事,在快乐中学习,既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学到的才能够灵活地运用。

8、说明了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了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在贫困艰苦的情况下照样可以很快乐,不道义而得到的富贵是不好的。

9、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10、对于“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传统的解释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优,朱熹从理学家的立场出发将这句话的意思概括为四个字“进学不已”,也就是说要不断地学习,这个解释对于我们现在的学习态度仍然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11、这是孔子在表述,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是要有坚定的志向的。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改变一个人的坚定意志,是非常困难的。

12、这则是子夏提出的仁的几个要求。丰富的知识,多多提出疑问,多多深入思考。对于自己的志向不能有过多的功利干扰,要淡薄名利,只有平静的看待这些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理想。

原文: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译文:

1、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

2、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3、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便小有所成,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4、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5、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使精神受到损害。”

6、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多么贤德啊,颜回!”

7、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8、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孔子说:“在多个人的行列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

10、孔子在河岸上说:“逝去的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 日夜不停。”

11、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12、子夏说:“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扩展资料:

《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全书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首创语录之体,其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共二十篇。

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核心是“仁”、“礼”、“义”。《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

《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而且论语教给了后人如何为人处世的道理。《论语》与《易经》、《黄帝四经》、《老子》、《庄子》,共为中华民族的几部源头典籍,它们不仅是道德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古代圣哲修身明德、体道悟道的智慧结晶。

《论语》十二章,是指"人教版"《语文》(新版)初中一年级课本上的十二章论语 ,其中多为孔子的言行,一部分是孔子弟子的言行。《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选自《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所选的十二章语录是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经典论述,都是蕴含着精深哲理的名言警句。

一则,就是《论语》中的一章,其中第一,二则见于《学而》篇,第三、四、五则见于《为政》篇,第六,七则见于《雍也》篇,第八,九则见于《述而》篇,第十,十一则见于《子罕》,第十二则见于《子张》,其内容都与学习和为人处事有关,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十二章

《论语》第一章原文

学而篇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解悟》为政 第一、二章

前一篇 《论语解悟》学而  第十五、十六章

后一篇 《论语解悟》为政  第三章

为政是《论语》的第二篇,主要论述了为政、教化、学习、修养、以及孝道等方面的内容。本篇共分二十四章。

[原文]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译文]

先生说:(当政者)用德来治理国政,就像北极星一样,安居其所而其他星星井然有序地环绕着它。

[愚悟]

为政以德,这句也有人解说成:治理国政以修养自己的德行为主。这样也通,但个人以为,以德治人是以德修己的更进一步,而且同样也包含以德修己之意。试想不修己德而想要以德治人,何人能服。那是本未倒置,怎么可能能让众星拱之呢?所以此处采用以德治人说。

政治,是孔门学问的终极目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治国平天下是做人做学问的最终目标。而这一章又揭示了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德。修己德而后德人,如此治国,可以不动而化,不言而信,无为而成,所守者至简而能御烦,所务者至寡而能服众。历朝历代,自己有德的人,人心莫不所向,而又能德人者,人心莫不所服。

在治国这个问题上,现在很多人说要法治,不错,法治不可或缺,是底线,但德治却是更高层次的治国方法,我们应该坚守法治,追求德治。人,难道不应该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吗?

[原文]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

先生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来概括,就是‘思想纯正’。

[愚悟]

《诗经》三百篇的作者,无论是忠臣直士,痴男怨女,都是真情流露,直写衷情,毫不做作、虚伪。作品虽然有赞美、讥刺、正变之别,但都是劝善惩恶之作,后世人读之思之,皆能有所领悟,得性情之正,而归于无邪。所以夫子引用“思无邪”一言概括,尽得其义。

此处我们再引用两位古代大咖的话,进一步拓展一下思维。

程子说:“思无邪”者,诚也。大意是说“思无邪”是至诚至真的意思啊!

范氏(范祖禹)说:学者一定要抓住关键,抓住了关键就能守住要领,守住了要领就可以了解和掌握广博的知识。经礼有三百,曲礼有三千,也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毋不敬”。

起于论《诗》,达于述《礼》,可谓告诸往而知来者矣!

前一篇 《论语解悟》学而  第十五、十六章

后一篇 《论语解悟》为政  第三章

论语第二章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 有子

论语中称子的有两位,一个是有子,一个是曾子。

据说论语是有子和曾子的门徒整理的,因为尊师,所以在论语中地位比较高,得以称为子。

据传,孔子去世之后,因为有子比较像孔子,被门徒推为“首领”,但很快又下了台。

论语第一篇《学而》中,把孔子的话放在第一章,然后第二章便是有子的话,第四章便是曾子的话。

这些都是书上说的,百度可以查到,这里就不啰嗦了。

2 孝弟

弟即悌。

第一章孔子说学,第二章有子说孝,似乎不想关的话题,为何放在一起?

很多读者都对论语的篇章安排感到疑惑,表面看毫不相关的话随意堆放,实际上,论语的第一第二章都是在说相同的话题,即论语的核心主题:仁。

通过第一章的解读,我们知道仁有两端,感和觉。这是从个人的一己之身说的,而第二章则从人在家中说:仁有两端,孝和悌。

父慈子孝,兄惠弟敬。

悌,就是一颗疼弟弟的心,即兄惠;或一颗甘当弟弟的心,即弟敬。

仁,如同果仁之仁,是性的载体,如同现代说的基因,如同古人说的血脉。

父慈子孝说的是基因的传递。

兄惠弟敬说的是基因的竞争。

君子是未来之君,基因继承得最好的儿子。

一般是嫡长子,但也有立贤。

贤即仁坚,即基因保存良好的种子。

贤的反义就是不肖,不肖就是不像,指基因继承的不好。

贤或不肖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评判,一个是外在的容貌像父亲,一个是内在的心志像父亲。

儒门经典《孝经》中提到孝悌,也提到忠顺。

孝悌是仁的两端,而忠顺是义的两端。

仁是在内而言,义是在外而言。

对士而言,仁是事亲,义是事君。

仁是在家而言,义是在国而言。(家是私家,国是公家)

《西游记》中孙悟空对唐僧孝忠,猪八戒对唐僧敬顺。

孙悟空就像岳飞,猪八戒就像秦侩。

关于仁在内义在外,这是儒学界的common sense, 这里不展开论述。

值得让我们去思考的是内外的界定。

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上画一个圈,圈里面是内,圈外面是外。

别内外其实是为了分公私。

内是私,外是公。

中国人的公共意识比较复杂,至少得画三个圈,所以有三公。

天,天下为公;

地,以国为公;

人,以家为公。

战场上有战士不怕死的,那是以国家为公,优先考虑国家的利益,以国人为家人;有战士怕死的,那是顾及上有老下有小,优先考虑家的利益;有不想战斗的,那是以天下为公,以天下所有人为家人。

人的行为都是公私之间的取舍,不同的取舍只是因为对公私的界定不同。

人都有仁义之心,有仁义之心才能进行公私之间的取舍。

孔子提倡克己复礼,无非就是给当时的统治者指出一条取舍的标准。

孔子和墨子都提倡爱人,孔子认为要分等级,越亲的越爱,而墨子认为不应该分等级,天下人都是一家,一样的对待。

在孔子的思想中,平等的前提是先有等,然后才能平。所谓等就是五服,就是五个阶层,天子,诸侯,大夫,士,庶民。等的不同如同五音的不同,这是礼;平就是该得多少得多少不逾矩,平了才能和,这是乐。

春秋礼崩乐坏,用易中天的比喻,就是星星想当月亮,诸侯想称王,大夫想当诸侯。

3 犯上作乱

犯上是不孝,即父子之间的事,儿子想夺父亲的国君位置。

作乱是不悌,即兄弟之间的事,弟弟想夺哥哥的储君位置。

以史为鉴,孔子治《春秋》,就是要告诫那些犯上作乱的都没有好下场。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这句话好理解。

不好犯上,则无争夺王位之心,既无争位之心,安守本分,何故作乱,故未之有也。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这句话倒是比较难理解。

为何是“鲜矣”而不是“未之有”呢?

关键在于理解孝悌并非“仁之本”而仅是“为仁之本”。

仁和为仁不同。

为仁是外在的,可以看到的,而仁在内。仁不仁说的是心,心如何自己都不是完全清楚,何况别人。

这句话指出了伪君子的存在,表面上看起来孝悌有加,实际上是手段,因此说少有而不说绝对没有。

论语的主题如果用一个字来总结,兴许很多人都会选择仁字。

然而通读论语,却找不到关于仁的定义。

孔子回答学生时也往往说你得怎么做才能达到仁的境界。

深刻理解这句话,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仁在内”的理解。

4 君子务本

第二章只说到本,并未说到末。我们把末放在一起说,才好理解什么是本。

《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物有体,事有用。

物和事是对立统一体,凡物皆有事,凡事皆有物。

物是事物在空间中的呈现;事是事物在时间中的呈现。

事物是不能分割的,如同时空。

不能辨而分之,但能分而辩之。

辨中间是刀,指物质世界中的分割;

辩中间是言,指精神世界中的分析。

哲学上有个问题,如果一棵树掉了一片树叶,还是同一棵树吗?

哲学都是很烧脑的,理解《大学》里的本末终始,这种问题就不难回答了。

本末如同树木的根茎枝叶,

根茎是本,枝叶是末。

草木一岁一枯荣,落叶是树的事,落叶是岁终,发芽是岁始。树叶是末,树叶掉落但根茎还在,所以本不变,因此还是同一树。

树木一节一节的长,一节如同王朝的一世,叶的繁体就是枼,木之一世。君就是树干,君子和小人都是树枝,而君子是未来之君,是即将成为新的树干的那根树枝。

君子务本,务的是什么?

孝悌,因为后面接着说“孝悌乃为仁之本”。

那么末是什么?

末就是忠顺。

所谓务本,就是正心修身要在本上发力。

因为孝的人一般都忠,但忠的人不一定孝。

仁者一般都有义举,但有义举的人不一定仁。

君子务本简单理解,就是求仁要往内心发力。

为何要务本?

末是长在本上的,枝叶是长在根茎上的,没有根茎,枝叶如何得以生存。

举个例子。

敬在内是本,顺在外是末。

内敬的人一般都外顺,但外顺的不一定内敬。

内不敬而外顺可能是一时之顺。

关于这个问题,论语第三章孔子很简洁的一句话作了点评。

巧言令色,鲜矣仁!

5 君子之道

本立而道生。

这里的道是君子之道。

什么是君子之道?

所谓君子之道就是希望成为新的树干的那根树枝的小心机。

君子之道有六。

立:即长在树节上。将来有机会即位。节字繁体节里有个即字,取象于竹子多节,且无节外之枝。节外生枝影响树节的形成和密度,树节的作用是加固整个树干的强度,否则容易开裂。古人喜欢竹子,因为竹子没有节外生枝,因此树干花最小的成本而形成最大的强度。竹子为何要有竹节,没有竹节,竹子很容易开裂。树木也是这样。

中:树干把所有精力集中在内部,一方面增加承受整个树冠的强度,另一方面不要在节外开枝散叶中途消耗养分。

直:直对曲。树干往往都比较直,这样有利于支撑和平衡整个树冠。一支树枝如果长得弯弯曲曲则难以成为新的树干,长得直相对而言更有利于从根部由下而上运送养分,长高的效率更高,长得高才能与其他树竞争光照。德字古文惪,就是一颗直着长的心。曲古人也说枉,以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正:正对斜。正就是居中往上长。树枝斜着长难以成为树干,因为无法支撑和平衡整个树冠。

和:树干在树节上和每个树枝都相连,而树枝与树枝之间却是互不关联的。君子之道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希望成为新的树干的那支树枝就必须和其他树枝不一样,要懂得和每根树枝都建立关系。不比就是不开枝散叶,周就是绕一圈和其他树枝建立联系,把养分好处让给其他树枝,慢慢的这支树枝就成了养分输送户,再后来就成为了新的树干。

平:所谓公平,公在于和,平在于分。树干分给树节上的每支树枝的养分要平均,这样有利于树冠重量的均匀分布,整棵树才能长得更高。

总结来说君子之道就是中立,正直,平和。

立对仁,平对义,中对礼,直对智,正对信,和对乐。

6 为仁之本

注意,是“为仁之本”不是“仁之本”。

行为是外在的。仁不仁指的是内在的心性。孝悌描述的是行为。

关于仁,论语很少说,而说的往往都是为仁。

关于仁,孔子强调,学而不为,不如不学。

7 八卦一下

为了强调周易和论语的关系,这里毫不牵强的说说八卦。

关于犯乱两个字的构造。

第一章提到了仁有两端,对应感和觉,分别对应兑卦和巽卦。

犯是父子之间,即父慈子孝,对应觉,对应巽卦。

乱是兄弟之间,即兄惠弟敬,对应感,对应兑卦。

有意思的是犯字的右边部首,其实和巽字上面的部首在古文中相同。

乱字右边的部首则是个乙字。兑卦=乙+末。

感是从外部获取信息,觉是将信息传递给意识。

仁是中间的阀门,这个阀门负责把外部信息控传递给意识的通道。即外部事物进入内心的通道。进入内心产生意识就是通圣。

而义有两端,识和想。

想对应忠对应离卦,识对应顺对应坎卦。

离卦=庚+申;坎卦=辛+亥。

庚是阳金,申是猴;辛是阴金,亥是猪。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本相是离卦,变相是巽卦。而猪八戒的本相是坎卦,变相是兑卦。

所以孙悟空和猪八戒代表仁义的两端。

甲是阳木,乙是阴木。

孙悟空是金公,猪八戒是木母。

孙悟空忠孝,猪八戒敬顺。

识对应运动神经,感对应感应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