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行书 诗经行书作品展

2023-02-04

本文目录一览:

《诗经》原文是用什么书体写的?

答案:

《诗经》原文是用大篆写的。

分析:

1.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的作者的成分很复杂,产生的地域也很广。除了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还有许多原来流传于民间的歌谣。这些民间歌谣是如何集中到朝廷来的,则有不同说法。汉代某些学者认为,周王朝派有专门的采诗人,到民间搜集歌谣,以了解政治和风俗的盛衰利弊;又有一种说法:这些民歌是由各国乐师搜集的。乐师是掌管音乐的官员和专家,他们以唱诗作曲为职业,搜集歌谣是为了丰富他们的唱词和乐调。诸侯之乐献给天子,这些民间歌谣便汇集到朝廷里了。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

《诗经》的主要采集者尹吉甫,被尊称为中华诗祖。他辅助过周朝三代帝王。

关于《诗经》的编集,汉代有三种说法:一说孔子删诗,一说王者采诗,一说周朝太师编定。

《诗经》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西周、东周、东周春秋中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

秦代曾经焚毁包括《诗经》在内的所有儒家典籍。但由于《诗经》是易于记诵的、士人普遍熟悉的书,所以到汉代又得到流传。

2.书体:

一般把中国文字的书写形式分为篆、隶、草、行、楷五大类书体,每一大类中又可细分。现在社会正在关注第六种书体——《马体》。

篆书分为大篆、小篆两类。大篆主要是指商、周时代的甲骨文、钟鼎文和六国古文字等;小篆是专指秦始皇统一六国(前221年)后,命李斯等人实行“书同文”,以秦篆为基础,统一六国文字而出现的一种简化的.向全国颁布的官定文字,流行于秦汉。

隶书从秦经西汉到三国,在楷书创造成熟和通行以前都使用它,且汉盛行隶书,篆书较少。(因为篆书笔划复杂,写起来费事)

草书包括章草和今草两种,二者互有其影响和各自的流派。草书初期由隶书演化而来,名为“章草”,比隶书简捷,相传章草是汉元帝时的黄门令史游所创。而后期又由章草演变出“今草”,相传是汉朝的张芝从章草加以变化而成的。

行书是在正规书法(如楷、隶、篆)基础上的草写或简化,是介于正规写法与草写之间的一种最通用的书体。一般认为行书始于汉末(传为颖川人刘德升所创),盛于东晋。

楷书即“真书”、“正书”或“正楷”。古时曾叫“楷隶”或“今隶”,最初产生于西汉的民间,视为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作品,内有不少隶书的痕迹。楷书是从隶书(包括草隶)演变而来的,始于东汉,通行至今。

马体,也叫马书、马书体和马体书法,是当代书法家马永安所创作的一种新书体。马体,2009年被中国书法新天地研究中心取名叫“马氏书法”,入编《现代书谱》。2010年2月13日经专家论证,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批 准注册登记,正式命名《马体书法》,被称作“第六书体”。

古诗词的书写格式范文

1.古诗的书写格式

如果是传统的毛笔书法,那么就从右向左竖排书写,上对齐,下可不对齐,且不用按诗行排列 ,题款不与正文对齐。如果是条幅,四句诗可以写成两排等等。

如果用硬笔书写,可以写成传统的竖排条幅形式,也可以写成横排形式。横排的时候,为了整齐,一般按诗行书写。

中国古代书法书写格式一直是“自右往左,自上往下”,不用打标点。从正文开始写,一直写到文末,不用空格。如若文末下还有足够的空间就可以落款,落款包括摘录的古诗词题目及其作者,一般是敬录某某诗或词一首,还有书写者的名字和摘录的日期。

如空间不足,则可以适当省略诗词题目,就是敬录某某诗或词一首,还可省略书写的日期。题目和作者一般是不省略的。也可以把落款另起一行,比正文的字略小,低于正文一个半字开始书写。

扩展资料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

早期,诗、歌与乐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如今诗歌按照不同的表现形式分为白话诗和旧体诗词,白话诗更多称为新诗或自由诗,但“诗词”连称时一般指旧体格律诗、词。

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中华诗词源自民间,其实是一种草根文学。在21世纪的中国,诗词仍然深受普通大众青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诗词

2.古诗书写格式

中国古代书法书写格式一直是,“自右往左,自上往下”,不用打标点。从正文开始写,一直写到文末,不用空格。如若文末下还有足够的空间就可以落款,落款包括摘录的古诗词题目及其作者,(一般是敬录某某诗或词一首)还有你的名字和摘录的日期。

如若空间不足,则可以适当省略诗词题目,就是敬录某某诗或词一首,还可省略书写的日期。题目和作者一般是不省略的,否则就不是一幅完整的作品。你也可以把落款另起一行,比正文的字略小,低于正文一个半字开始书写。

书法格式一共有7种,分别为斗方、三开、对幅、中堂、条幅、对联、扇面。

扩展资料:

1、斗方: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正方形。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

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2、三开: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长方形,尺寸不等。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3、对幅: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通常两幅成对悬挂。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对联”。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书法作品格式

3.写古诗有什么格式

写古诗的格式有七言律诗和五言律诗以及四言古诗。

具体介绍如下: 1、七言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以及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和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到盛唐杜甫手中成熟。

2、五言律诗。全篇共八句,每句五个字,有仄起和平起两种基本形式,中间两联须作对仗。

3、四言古诗。中国最早的诗体是四言的“诗经体”,接着出现了以屈原《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体”。

扩展资料: 古诗格律特征如下: 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相对于近体诗,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

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和声律。 所有古体诗都是按照诗句的字数分类。

四字一句的称四言古诗,简称为四古;五字一句的称五言古诗,简称五为古;七字一句的称七言古诗,简称为七古。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古诗。

4.古诗的格式怎么写

无非两种,绝句与律诗,又分七言与五言。

而你要写的诗,就要弄清楚平仄与押韵,这可能就是你说的格式

以五言绝句为例子

大抵的格式如下

一、五言绝句

平起首句起韵型: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起首句不起韵型: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首句起韵型: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起首句不起韵型: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五言绝句,尾字押韵,第三句可不用。

5.古诗的正确书写格式是什么

第一种:先写正文,标题及出处写在落款处一般不标点(也可以标点),可分段,也可以不分段,诗文作者、标题等写在落款处。

上下两阙分两段,自然书写,参差错落,没有可以的安排。最后三行小字落款,显得第二种:先写标题出处,后写正文再落款一般采用分段书写,可以有层次感。

按照顺序书写,先写词牌名,然后题记,再写正文,最后落款。这种写法适合写斗方和小品,比较现代感。

第三种:采用题签形式,将标题出处等写在题签上这是一种比较新颖的书写格式,带有装饰效果,题签多为古色古香的色宣,题签的字可以采用与正文不同的字体,多为古朴的篆书、隶书、汉简等。典型的如下图:掌握了以上三种最为重要的格式以后,可以灵活应用,比如说也可以把这种格式用到斗方、扇面、条幅、横幅上去,万变不离其宗。

扩展资料中国古代书法书写格式一直是,“自右往左,自上往下”,不用打标点。从正文开始写,一直写到文末,不用空格。

如若文末下还有足够的空间就可以落款,落款包括摘录的古诗词题目及其作者,一般是敬录某某诗或词一首,还有书写者的名字和摘录的日期,如若空间不足,则可以适当省略诗词题目,就是敬录某某诗或词一首,还可省略书写的日期。题目和作者一般是不省略的,否则就不是一幅完整的作品。

书写者也可以把落款另起一行,比正文的字略小,低于正文一个半字开始书写。

6.诗歌的书写格式

古诗分为两大类,即

也即通常所讲的

源于

成于唐朝。其中

为正体,分五言律、七言律和

三种。每诗八句四联,分别为首联、

、颈联、尾联,其中

和颈联必须

四句的为绝句,是指将

断开的意思,分

两种。

与之相对的是

唐朝之前的诗基本上都是

唐以后也有大量古体诗存在。

按字数分,有

、四言、五言(

)、七言(

),七言以上称杂言。

也即

也属于古体诗。

古体诗用韵、

都不严格——因为这些都是

的基本特征。

古体诗中间还有一大类是乐府,汉以前诗是合乐的。汉以后

分离,曲调可能失传,但乐府的格式和名称保留下来,通常都以具体而固定的题目出现。这些题目体裁包括:歌行、吟、辞等等。其中歌行又分

(五言)和

(四言)。三国时的曹操善写乐府。

唐时李白尤善古体(也称

)和乐府,杜甫乐府、古体写得也很多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是什么意思啊

解释:骏马跳跃一次,也不能有十步(远);劣马奔跑十天也能跑很远,在于坚持不懈;这样比喻作学问,说明我们应该持之以恒。

注解:

骐骥(qí jì):千里马,喻人才。

驽 (nú):劣马,喻愚钝无能。

句中含义

对比: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

比喻:把坚持比喻成驽马十驾,把坚持的事情比喻成金石,把坚持而后成功的结果比喻成金石可镂。

选自《荀子·劝学篇》,是说,无论治学、办事,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不能半途而废。

扩展资料

类似表达的相关例句

1、骐骥之踞躅,不如驽马之安步

——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2、江海所以异于行潦者。以其深广也。五岳所以别于丘陵者。以其高大也。若高不绝山阜。跛羊凌其颠。深不绝涓流。孺子浴其渊。骐骥不处苑囿之中。吞舟之鱼不游数仞之溪。剖三寸之蚌。求明月之珠。探枳棘之巢。求凤皇之雏。必难获也。何者小不能容大也。

——《弘明集》

3、行路不难,难在于应对进退而不是其中;难在于婉转人迹而犹有自己的字里行间;难在于往前铸足之时,还能回头自我眉批;难在于路途段穷之际,犹能端庄句点,朝天一跃,另起一段。行路颇难。

——简嫃《行书》

4、因果必报,但需要时间。不要因为一时不见效果而焦躁,重要的是平日里不弛不倦,行善积德,坚持不懈。

——稻盛和夫《活法》

5、榛棘不除,则兰蕙减色;害马不去,则骐骥短气。

——曾国藩《冰鉴》

您好,能把诗经的行书也分享一份给我吗?

《书法诗经》是启骧、杨骥川、孟天宇等当代书法名家书写,新华出版的集国学典籍与书法范本于一体的宣纸线装书。是“国学典籍书法版系列丛书”之一。

国学典籍书法版系列丛书涵盖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重要篇章,邀请书风正统、德学双优的书法家书写经典,假以中国传统韵味的版式设计,宣纸精印,函套封装,奉献给读者融合国学与美学于一身的精美书卷。

本部《书法诗经》共邀三十名书法家参与创作,每位书法家书写一章,用楷书、隶书、魏碑等字体,力求准确、工整、规范、美观。这部国学典籍书法版系列丛书之《书法诗经》的书法家还有孟天宇、杨连福、闫锐敏、卢中南、王延鹏、王正通等书法名家。

创作者名录:

卢中南 王正通 王延鹏 杨连福 任怀珠

孟天宇 阎锐敏 杨骥川丁永康 邵吉洪

刘金彪 苏泽立 李石文 陶建华 梁照新

史小波 李洪海 邓迎华 梁家驫 冯立冬

吴玉生 宋治亮 张树良 陈士众 刘俊京

爱新觉罗·启骧 段国强 王新民 邓国庆

杨开金 路世明

诗词的书写格式

诗词的书写格式为:

五言绝句

⑴平起首句起韵型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⑵平起首句不起韵型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⑶仄起首句起韵型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⑷仄起首句不起韵型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七言绝句

⑴平起首句起韵型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⑵平起首句不起韵型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⑶仄起首句起韵型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⑷仄起首句不起韵型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言律诗

⑴平起首句起韵型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⑵平起首句不起韵型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⑶仄起首句起韵型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⑷仄起首句不起韵型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七言律诗

⑴平起首句起韵型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⑵平起首句不起韵型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⑶仄起首句起韵型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⑷仄起首句不起韵型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扩展资料:

古音和今音的对照,大概是这样分的:今音的第一第二声约等于古音的平声,今音的第三第四声,约等于古音的仄声。

具体来讲讲四声。四声,这里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我们要知道四声,必须先知道声调是怎样构成的。所以这里先从声调谈起。

声调,这是汉语(以及某些其它语言)的特点。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而高低、升降则是主要的因素。拿普通话的声调来说,共月四个声调: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不升不降叫平);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不高不低叫中);上声是一个低升调(有时是低平调);去声是一个高降调。

参考资料:诗词 百度百科

求几首适合毛笔行书书法的诗词!急!急!@急!

诗词实在是太多了 都可以用行书写的 只看自己爱好选择诗词罢了 给你诗名选择喜好的诗词百度之 可得诗词内容

~~~~~~·五言古诗~~~~~~~

感遇·其一

感遇·其二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月下独酌

春思

望岳

赠卫八处士

佳人

梦李白·其一

梦李白·其二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送别

青溪

渭川田家

西施咏

秋登兰山寄张五

夏日南亭怀辛大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寻西山隐者不遇

春泛若耶溪

宿王昌龄隐居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贼退示官吏·并序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寄全椒山中道士

长安遇冯著

夕次盱眙县

东郊

送杨氏女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溪居

~~~~~~~五言乐府~~~~~~~

塞下曲·其一塞下曲·其二

关山月

子夜秋歌

长干行

列女操

游子吟

~~~~~五言律诗~~~~~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望月怀远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在狱咏蝉·并序

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

杂诗

题大庾岭北驿

次北固山下

破山寺后禅院

寄左省杜拾遗

赠孟浩然

渡荆门送别

送友人

听蜀僧浚弹琴

夜泊牛渚怀古

春望

月夜

春宿左省

月夜忆舍弟

天末怀李白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别房太尉墓

旅夜书怀

登岳阳楼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山居秋暝

归嵩山作

终南山

酬张少府

过香积寺

送梓州李使君

汉江临泛

终南别业

临洞庭上张丞相

与诸子登岘山

宴梅道士山房

岁暮归南山

过故人庄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留别王维

早寒江上有怀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饯别王十一南游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新年作

送僧归日本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赋得暮雨送李胄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阙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送李端

喜见外弟又言别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喜见外弟卢纶见宿

贼平后送人北归

蜀先主庙

没蕃故人

旅宿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早秋

风雨

落花

凉思

北青萝

送人东游

灞上秋居

楚江怀古

书边事

除夜有怀

孤雁

春宫怨

章台夜思

寻陆鸿渐不

~~~~~五言绝句~~~~~~

鹿柴

竹里馆

送别

相思

杂诗

送崔九

终南望余雪

宿建德江

春晓

夜思

怨情

八阵图

登鹳雀楼

送灵澈

弹琴

送上人

秋夜寄邱员外

听筝

新嫁娘

玉台体

江雪

行宫

问刘十九

何满子

登乐游原

寻隐者不遇

渡汉江

春怨

哥舒歌

再给你来点古诗词句子

1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诗经 蒹葭

2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诗经 渡易歌

3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屈原 离骚

4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坚。 屈原 离骚

5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离骚

6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卓文君 白头呤

7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

8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 长歌行

9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汉乐府 饮马长城窟行

10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月明星稀,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在高,海不厌深。曹操短歌行

11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 观沧海

12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龟虽寿

13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曹丕 短歌行

14 高树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曹植 杂诗其一

15 仰手接飞猿,府身散马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 白马篇

16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曹植 野田黄雀行

17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曹植 七哀诗

18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左思 咏史

19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 归田园居

20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 饮酒

21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谢灵运 登池上楼

22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梅。 陆凯 赠范晔诗

23 精卫衔其木,将以填沧海。 陶渊明 读《山海经》

24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谢眺 晚登三山望京邑

25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王籍 入若耶溪

26 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春去秋来双燕子,愿衔杨花入窠里。 胡太后 杨白花

27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南北民歌 敕勒歌

28 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 薜道衡 昔昔盐

29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虞世南 咏蝉

30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骆宾王 在狱咏蝉

31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 送杜少俯之任蜀州

32 少小季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贺知章 回乡偶书

33 不知细叶谁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 咏柳

34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星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5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不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36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望月怀乡

37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登黄鹤楼

38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 凉州词

39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 临洞庭

40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 出塞

41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42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王翰 凉州词

43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

44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园。 王维 使至塞上

45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 黄鹤楼

46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静夜思

47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 赠汪伦

48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9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 朝发白帝城

50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李白 登金陵风凰台

51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今日之日不可忧。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日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叔云

52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 别董大

53 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 离适 燕歌行

5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 望岳

55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 山中问答

56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 望庐山瀑布

57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 望天门山

58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李白 客中作

59 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 李白 谢公亭

60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李白 月下独酌

61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聊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李白 山中与幽人对酌

62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李白 独坐敬亭山

63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张旭 山中留客

64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高适 塞上听吹笛

65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储光羲 钓鱼湾

66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聊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7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刘长聊 送严士元

68 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杜甫 贫交行

6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70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杜甫 月夜

71 羌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杜甫 羌村三首

72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杜甫 曲江二首

73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杜甫 曲江对酒

74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杜甫 日暮

75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杜甫 佳人

76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月夜忆舍弟

77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杜甫 绝句漫兴九首

78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 春夜喜雨

79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杜甫 水槛遣心二首

80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1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杜甫 赠花卿

82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茑恰恰啼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83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 戏为六绝句

84 泥融飞燕子,沙暧睡鸳鸯 杜甫 绝句二首

85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 旅夜书怀

86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杜甫 宿江边阁

87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杜甫 秋兴八首

88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飞长江滚滚来 杜甫 登高

89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杜甫 江汉

9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

91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试 题西林壁

92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苏试 和子由渑池怀旧

93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秦观 春日

94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李华 春行即兴

95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岑参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96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几时花 岑参 山房春事二首

97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稀 裴迪 华子岗

98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钱起 暮春归故山草堂

99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郑板桥 竹石

100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钱起 归雁

101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韩翃 寒食

102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顾况 过山农家

103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于良史 春山夜月

104 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韦应物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105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韦应物 幽居

106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 登科后

107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108 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 张籍 夜到渔家

109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 晚春

110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11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刘禹锡 竹枝词

112 万户千户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刘禹锡 台城

113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刘禹锡 和乐天春词

114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白居易 买花

115 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宫茑百啭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 白居易 上阳白发人

116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117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在珠小珠落玉盘。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118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白居易 望月有感

119 草萤有耀终非火,何露虽团岂是珠 白居易 放言其一

120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 大林寺桃花

121 几处早茑争暧树,谁家新燕逐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122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柳宗元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123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 离思第四首

124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 题李凝幽居

125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 雁门太守行

126 荒畦九月稻叉芽,蛰萤低飞陇径斜 李贺 南山田中行

127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李贺 致酒行

128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李贺 将进酒

129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杨州 徐凝 忆杨州

130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 过华清池绝句

131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杜牧 送裴坦

132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杜牧 齐安郡后池绝句

133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 绝句

13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35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陆游 沈园

136 万里因循成久客,一年容易又秋风。 陆游 宴西楼

137 山重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 游山西村

138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 书愤

139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买杏花。 陆游 临安春雨初霁

140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林升 题临安邸

141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观书有感

14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情。 朱熹 春日

143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赵师秀 约客

144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 游园不值

145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过零汀洋

146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 石灰呤

147平沙浅草连天远,落日孤城隔水看。 李东阳 游岳麓寺

148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黄景仁 杂感

149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 已亥

150 闲潭落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王勃 滕王阁序

151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希夷 代悲白头翁

152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宋之问 灵隐寺

153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陈子昂 晚次乐乡县

154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孟浩然 岁暮归南山

155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孟浩然 夏日南亭怀辛大

156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缕兰终不还。 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其四

157 荷叶罗裙一色栽,芙蓉向脸两边开。 王昌龄 采莲曲

158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祖咏 终南望馀雪

159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 山居秋日冥

160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王维 观猎

161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王维 积雨辋川庄作

162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 王维 鹿柴

162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王维 鸟鸣涧

164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 竹里馆

165 独在身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66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如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复还来。王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乐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

167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 行路难

168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 寄杨州韩绰判官

169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杜牧 赠别其一

170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杜牧 赠别其二

17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 清明

172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温庭筠 处士卢岵山居

173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风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 无题二首

174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风清于老风声。 李商隐 即席送韩冬郎

175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李商隐 晚晴

176 云飞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李商隐 嫦娥

177烟炉销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李商隐 忆住一师

178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 李商隐 花下醉

179听雨寒更彻,开门落叶深。 无可 秋寄从兄贾岛

180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马戴 楚江怀古

181梦绕城边月,心飞故国楼。 李白 太原早秋

182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罗隐 自遣

183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罗隐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184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韦庄 台城

185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高蟾 下第后上永高侍郎

186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曹松 已亥岁

187 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 韩偓 春尽

188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张蠙 登单于台

189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王驾 雨晴

190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翁宏 春残

191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无名氏 金缕衣

192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讯 自嘲

193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张说 送梁六

194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杜甫 客至

195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杜甫 登楼

196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杨世源 折杨柳

197 林间暧酒烧红叶,石上题诗扫绿苔。 白居易 送十八归山寄题仙游寺

198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白居易 怪月忆无九

199 黄昏独立佛堂前,满地槐花满树蝉。 白居易 暮立

200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 嫦娥

诗词内容太多了全部复制下来估计楼主看都看些时候,就看看标题选一下吧 资料是自己搜集的 来源应该是书法空间网,楼主闲暇之时可自行浏览 是个不错的书法免费学习网站

~~~~宋词100首!~~~~~

1 柳开《塞上》

2 王禹称《寒食》

3 王禹称《村行》

4 王禹称《春居杂兴》二首

6 王禹称《前赋……喜而作诗,聊以自贺》

7 寇准《春日登楼怀旧》

8 寇准《柳》

9 杨亿《无题》

10 杨亿《泪》

11 林逋《山园小梅》

12 林逋《山中寄招叶秀才》

13 林逋《孤山寺瑞上人房写望》

14 穆修《烛》

15 晏殊《无题》

16 宋祁《落花》

17 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

18 梅尧臣《汝坟贫女》

19 梅尧臣《东溪》

20 梅尧臣《鲁山山行》

21 欧阳修《戏答元珍》

22 欧阳修《新开棋轩呈元珍表臣》

23 欧阳修《明妃曲和王介甫作》其二

24 欧阳修《啼鸟》

25 欧阳修《晚泊岳阳》

26 欧阳修《画眉鸟》

27 苏舜钦《城南感怀呈永叔》

28 苏舜钦《庆州败》

29 苏舜钦《暑中杂咏》

30 邵雍《观棋长吟》

31 文同《送棋僧惟照》

32 曾巩《咏柳》

33 王安石《明妃曲》二首

35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36 王安石《元日》

37 王安石《棋》

38 王安石《登飞来峰》

39 王安石《泊船瓜洲》

40 王安石《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41 程颢《春日》

42 程颢《秋日》

43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44 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45 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46 苏轼《石苍舒醉墨堂》

47 苏轼《正月二十日……乃和前韵》

48 苏轼《有美堂暴雨》

49 苏轼《和子由踏青》

50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51 苏轼《题西林壁》

52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53 苏辙《怀渑池寄子瞻兄》

54 黄庭坚《牧童诗》

55 黄庭坚《病起荆江亭即事》

56 黄庭坚《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

57 黄庭坚《登快阁》

58 黄庭坚《寄黄几复》

59 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

61 黄庭坚《弈棋二首呈任渐》二首

63 黄庭坚《喜太守毕朝散致政》

64 秦观《春日》

65 张耒《偶题》

66 陈师道《春怀示邻里》

67 宋徽宗〔赵佶〕《宫词》

68 朱淑真《自责》二首

70 吕本中《春日即事》

71 吕本中《暮步至江上》

72 曾几《寓居吴兴》

73 陈与义《襄邑道中》

74 陈与义《雨晴》

75 陈与义《伤春》

76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77 陆游《金错刀行》

78 陆游《夜登白帝城怀少陵先生》

79 陆游《游山西村》

80 陆游《书愤》

81 陆游《沈园》

82 陆游《自嘲》

83 陆游《秋思》

84 陆游《梅花绝句》

85 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

86 陆游《示儿》

87 杨万里《初入淮河》

88 杨万里《春晴怀故园海棠》

89 杨万里《霰》

90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91 杨万里《读严子陵传》

92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93 范成大《横塘》

94 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

95 姜夔《除夜自石湖归苕溪》

96 徐玑《夏日怀友》

97 戴复古《江村晚眺》

98 赵师秀《约客》

99 文天祥《过零丁洋》

100郑思肖《二砺》

关于孝敬诗句行书

1.关于孝敬的诗句

1、《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别老母》【清】黄仲则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3、《十五》【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4、《岁末到家》【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2.关于孝的诗句,方便写毛笔字的

父母惟其疾之忧。 ——孟武伯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

有难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子曰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子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子曰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子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三复蓼莪思二亲,亲恩天地无比伦。

生我鞠我长育我,出入腹我何艰辛。

为人这子欲报德,吴天于我心罔极。

顺承犹恐莫酬恩,况敢忘恩为悖逆。

此邦由来多孝义,县西元有曾参里。

后来因避大贤名,却易里名为养志。

乃知里有孝顺人,至今名号犹芳芬。

人心天理不相远,前贤孝行胡不遵。

习俗薄恶良可叹,枭獍之徒肆其悍。

不念父母劬劳恩,悖德悖礼如习惯。

在汝当为反哺乌,汝乃叱之若狗奴。

在汝当为羊跽乳,汝乃詈之如赫鼠。

此事虽云未必然,我乃闻之毛发寒。

一朝引咎深自责,由我教化有未格。

思昔曾为贵乡令,见人母子偶相竞。

令因涕出受孝经,母子翻然起新敬。

余今告汝以因缘,汝宜悉把旧恶悛。

从前果报言难尽,孝顺之中自有天。

五刑不孝最为大,汝宜猛省听予诲。

官法昭昭在眼前,轻则编置重则配。

假如幸免遭官刑,必有天刑及汝身。

六丁霹历飞雷霆,此时无路可自新。

3.关于孝的诗句大全

1、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2、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格言联璧》

3、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4、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5、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着

6、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7、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8、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

9、顾我,复我。——《诗经》

10、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1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12、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13、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14、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15、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16、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17、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18、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19、妇不顺也。——南北朝·颜之推

20、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21、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22、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23、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4.关于孝顺的诗句

【别老母】

搴帏拜母河梁去,

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

此时有子不如无。

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

“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劝孝歌》

青天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王安石《十五》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蒋士铨《岁暮到家》

爱子心无尽, 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 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 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 不敢叹风尘。

宋凌云《忆父》

吴树燕云断尺书,迢迢两地恨何如?

梦魂不惮长安远,几度乘风问起居。

舆恭《思母》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倪瑞璿《忆母》

河广难航莫我过, 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时滴思亲泪, 只恐思儿泪更多!

抄袭bs,选我哈

5.关于孝的诗句

这个有点多啊……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父母在世时,要以礼侍奉;死了,要以礼安葬,并且按礼仪祭祀。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关心父母的病痛是讲求孝道之关键。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就是要求子女经常在父母面前尽些孝心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礼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孔子 长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

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庄子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荀子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父母者,人之本也。

——司马迁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

——武则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内睦者,家道昌。

——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李毓秀 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

——周秉清 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

〖汉〗刘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

《劝孝歌》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

《劝孝歌》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

《劝孝歌》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

《格言集锦》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

字严 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

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

《格言对联》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唐〗王建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

《格言联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诗经》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妇不顺也。

〖南北朝〗颜之推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格言联璧》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6.关于孝敬父母的诗句

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

1. 游子吟:游子,在外作客的人。吟,诗歌的一种名称。

2. 寸草:在这里象征子女。

3. 心:草木的基干叫做心。在这里"心”字双关。

[简析]

这是一支亲切诚挚的母爱颂歌。题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一生穷愁潦倒,直到五十岁才得到溧阳县尉的卑微职位。此诗便是他居官溧阳时作。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女儿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女儿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直到清朝,溧阳有两位诗人又吟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给后人的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