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七星的散文 关于北斗七星的现代诗

2023-02-04

本文目录一览:

星星散文诗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那深蓝的夜空上,就缀满了一颗颗闪闪星星,像一枚枚充满智慧的眼睛,不停地闪烁着。似-群群淘气可爱的娃娃,在夜的辽远草原上嬉戏玩耍;又像隔河相望牛郎织女,满天尽是她们的颗颗相思情与甜蜜恋。而那北斗七星,又像把勺子,仿佛在为牛郎织女指点爱迷津与情的方向。

这群美丽的小精灵啊,不断变幻着各种图案。同时,还尽显自己的力量,不停地眨着眼睛,把点点滴滴的光芒融汇在了一起,成为一大片又一大片——汪洋的'星海,星海的汪洋。

她们虽然不如太阳的辉煌,也不如月亮的清澈,但那梦幻般的光一洒到了人间,就把大地变成了一个奇异的世界,不时诱发着人们眺望,去探索,去思考。

瞧,那银闪闪的小星星一颗比一颗明亮,就像一个个小精灵,在稚气地注视着人间,仿佛用那明亮的眸子,在讲述一个个美丽动人的童话。

我就在这阳台上静静地观看这美丽的夜空,这璀璨的星汉。感觉那星空里仍有许多未解之迷,许多奥秘仍珍藏于星星之间。如是年幼儿时的我,总爱偎依在妈妈的怀里,听她讲天上人间的故事。那会儿,我常这样听着听着就入了眠。于是,梦里也常常遨游到天上,去和星星不断逗趣,说着悄悄话……有时,醒来时想抓一枚星星,可星星却变成了妈妈的大眼睛,看着妈妈的笑,我也微笑着又沉沉入了眠……

如此想着,我发现眼前那枚星星就是我梦里的影子。再仔细一回想,这会儿才知道,那只是一枚流星,她已遥遥消逝于我梦中的岁月。

哦,人世间的情,人世间的爱也是如此,有时候发现消失了,才知道她的亮丽和珍贵。

如此看着看着,渐渐地,我的眼睛迷糊了,感觉周围也有星星在闪烁。我一转身,才发现老母亲也在看星星。我很是诧异,却又问不出什么来。可她却指着天上的一颗颗星辰叫出了我们兄妹几个的乳名,我顿时热泪挂满了珠涟……

啊,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想着的是自己星辰的光亮,而母亲如月的心,却时时在关照星河里的所有银汉!

挥动一把巨大的锄头散文

一些古典农具,比如锄头、曲辕犁、镰刀、钯、筢子、扬杈、梿枷、风柜,总是会引发我无限的联想和感动。看着这些词语,抚摩着这些古典的农具,从耕耘播种到收割归仓的整个伟大农事过程,就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就像偏爱线装古书一样,我偏爱这些古典的农具,我觉得它们好比线装书,好比狼毫羊毫毛笔,好比毛笔字,好比青花瓷,透着古典、高雅的味道。

照亮土地的“北斗七星”——锄头

锄头,应该是人类制造的第一种正式农具,虽然此前古人可能曾经用木棍播种,但是制作精良的第一种农具,应该就是锄头。

锄头,无论是条锄还是板锄,都呈现“北斗七星”的形状,照亮厚实广阔的大地。

看着天空亮亮的北斗七星,我常常想像:这一把最亮的大锄头,它的把柄是握在谁的手里?盘古开天辟地,用的据说是一柄斧子,但是,我总是想像,他用的是一把巨大的锄头。

挥动一把巨大的锄头,种下一粒粒星星的种子,盘古挥汗如雨,汗珠一般的星子也就在身边溅溢。

锄头,都呈现“北斗七星”的形状,虽然没有天空中的北斗七星闪亮,但是在人类历史长河的星空中,它却是最亮的一颗星。

最早的锄头,大概是用石头做的,当然最早的是旧石器,打磨加工不太精细,在石堆中略加挑选,粗略加工,比如用另外的石头来敲掉它不规则的部分,跟它摩擦,使得不光滑的地方变得大体光滑。这样的石锄头,基本上是原生态。再逗上一个简单的柄,最神奇的农具——锄头就这样产生了。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琢磨,古人又制造出了新石器——新锄头,加工精美得多了。后来,又创造出锋利无比的铁锄头。

有了锄头,人类就产生了巨大的生产力。

我离开村庄前,使过很多锄头,板锄、条锄,挖蚕豆田,挖秧田,挖黄豆地,挖菜地,锄草,我都干过。累了,就把锄头架在地上,骑马一般骑在锄头把上。古时用“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来形容童年的玩伴、小情人,我却是吃青梅,骑“锄马”,骑锄马休憩于田坝。

开初,我不会用锄头,和母亲一起挖坂田或者菜地,不多一会儿,手掌上就起了水疱,每挖一锄,疼痛难忍。不一会儿,水疱磨破了,露出鲜红的肉,锄把就开始沾手,每每挥动一下,挖下一锄,锄把撕扯手上肌肤,撕心裂肺般疼痛。母亲告诉我,这是由于我的手太嫩,还没有磨起老茧。等到农活做得多了,手上起了老茧,老茧柔韧,不容易磨破,这样就好比戴上了一副厚手套(当然,那时乡下人家买不起手套,而且乡下人干活戴个手套,也显得太娇贵,太不像那么个样子),就可以起到保护手的作用。她让我握锄头把时不要握得太紧,要让它松动一些。我照着母亲说的做,疼痛果真减轻了。

我想像,数千年中,有无数的农家子弟,在刚开始拿起锄头的时候,肯定也是像我一样,等到吃够了苦头,终于实践出真知。这古典农具锄头,看似简单,用起来却不简单。

我知道了,锄头为什么都是北斗七星状,原来,是因为使用它要流无数血汗,血汗飞溅,才创造了人类璨若星辰的历史。

我们童年时,还常常偷出母亲栽菜的小锄头来,拿到路边或者山坡上这里刨刨,那里挖挖。挖地洞,刨“灶坑”,打小坝玩。我印象最深的是,下雨的时候,提着小锄头到山坡上的小水沟里去,冒雨打小坝玩,那种快乐,那种欢声,是暴雨声雷声遮盖不住的。

照亮土地的“北斗七星”——锄头,大概也曾经照亮过每一个乡村男人的童年。

开天辟地的复杂农具——曲辕犁

曲辕犁,开天辟地的复杂农具。我猜想,开天辟地的盘古,使用的农具不大可能是板斧,倒是极有可能是一架曲辕犁。

我曾经细细抚摸过一架架曲辕犁,想像祖先们是怎样耕耘出了人类灿烂辉煌的历史,想像自己握着犁柄,吆喝着水牛,像一个真正的农夫、合格的农夫那样,开垦和耕耘一片片土地。

虽然我已经脱离了土地,没有机会、也不可能真的扶握着曲辕犁耕耘大地了,但是,握着它,我依然感到了祖先汉子们握着它时候内心的激动和兴奋,充满无限希望和欣喜,同时,我同样感到了曲辕犁很沉重,这是一种穿越了数千年甚至数万年的沉重,多少的祖先曾经抚着它挥汗如雨。第一个使用曲辕犁的祖先的沉重感,穿越莽莽时空,传到了我的臂膀上,他的激动和兴奋,无限希望和欣喜,也传到我心里来。

曲辕犁,犁铧一律向下,深深扎入地母的怀里,好像在为她翻松板结的外衣,让她的外衣疏松、温暖、湿润,让她能够顺利经历一个个酷暑,一个个寒冬,然后再在她的衣服下藏进一粒粒会发芽的玩笑的种子。

阳性的曲辕犁,总是呈现一种扎入和开垦的姿势,一种努力深入的姿势,于是,人类的历史就深入了文明,深入了繁衍昌盛。

一个个祖先汉子在驾着牛,握着犁把,摇动犁铧,耕耘人类的历史。

曲辕犁的犁把尖,也在翻犁,翻犁的是天空,翻犁出天空里的一粒粒星星,使数百万年、数千万年的天空不再蒙昧黑暗。曲辕犁的犁架,像一副拉开的弯弓,射出去的不是水牛,而是希望,而是无尽的对未来的憧憬,拉向后面的是往昔的丰收、快乐,也包括失落、失意、不足和颓丧。曲辕犁的犁铧,像一个心脏形状,心尖直指向大地深处。我总觉得,农夫们,是把自己的心紧紧锲入大地的深处,是在坦诚、潜心地与地母交流,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懂得大地的心情,才能与大地默契交流,这是他们珍惜土地,感恩土地,精心侍弄土地的体现。

台湾作家林青玄有一篇散文也讲到,他喜欢犁,他书房的墙上,挂着一架犁。我猜想一定是曲辕犁,他的书房因此一定显得既朴素,充满生活气息、泥土气息,又显得高贵典雅。有什么东西比土地,比耕耘了土地数千年数万年,距离土地最近的曲辕犁更加高贵典雅呢?

于是,我也想在我的书房里挂上一架曲辕犁,让我的书房、我的书和我自己最靠近曲辕犁,最靠近土地。可是,我的蜗居太小,曲辕犁太大。当然,在我的心中,再大的书房,再大的墙面,都挂不下这巨大的曲辕犁,它犁过、它耕耘过的是上下五千年甚至更长的历史,是纵横八万里甚至更广的土地。

我不仅想在书房里挂上一架曲辕犁,还要在它的旁边挂上一穗稻谷,一穗麦穗;我还要在它的旁边书架上珍藏无数的书籍,从“四书五经”到《红楼梦》,从唐诗宋词到余光中的《乡愁》,从关汉卿到易卜生,从罗密欧到爱思美拉达;我还要在它旁边放上几个典雅的青花瓷器,从唐代青瓷到宋代青瓷,从汝窑瓷到定窑瓷;我还要在它的旁边放一竹筒笔,从中国的狼毫羊毫笔到西洋的鹅毛笔,从铅笔到钢笔;甚至我还要在它旁边放上一台电脑,接入了英特乃尔的先进书写智能工具。

只有这些,才能够与这古典的、高贵的农具放在一起;也只有这高贵典雅的农具,当然还有镰刀,才能够毫不逊色地与这些东西排列在一起。

照亮原野的弯月亮——镰刀

弯弯的镰刀,初看像一只鸟,像一只弯曲的手,其实,它更像一枚弯弯的上弦月。上弦月在天空里收割另外一种谷粒——星星,弯弯的镰刀,却在大地上充当另外一种上弦月,照亮了广袤的原野,照亮了原本蒙昧的史册。它又极似它一把弯弯的琴弓,铮铮璁璁,对着蒙昧的人间弹奏,弹得星光四溅,于是丰收了一次次文明,一茬茬希望。

见过很多的镰刀,那时母亲常常早起,去割牛草。总是还在睡梦中,就听见父亲在屋檐坎边帮母亲磨镰刀,嚓啦嚓啦的声音传入我的梦乡,有悦耳的鸟鸣伴奏,磨镰刀的声音十分动听。我由此想像这一天一定会有明媚的朝阳,即使昨夜下了一夜的淫雨,我也相信会有明媚的朝阳。

有时,是母亲自己磨镰刀,柔性的母亲,磨着柔形的镰刀,“两个女性”的命运紧紧连在了一起。我总是会想像,母亲手里握着的是一枚明晃晃的弯月亮,她是在收割星星、清风、白云和阳光。她背上、肩上挥溅的是一粒粒的星星,或者是璨若星辰的明珠。

母亲拿着镰刀出去,绝对不只是割回牛草,更主要还有稻谷、麦子、油菜籽、豆子和芝麻……母亲收回来的是沉甸甸的、香喷喷的东西。我们就总觉得,母亲在来回磨着的,母亲手里握着出去的,是一枚闪亮的弯月亮。

镰刀,更多给人女性的感觉,所谓收割,好像更主要是女性的事情,正如耕耘和播种更主要是男人的事情一样。柔性的镰刀,婉约的镰刀,总是女子一般活跃在乡村里,活跃在莽莽苍苍的庄稼地里。

还没有离开村庄的时候,我很少使用镰刀割草,割稻,割麦子,割蚕豆,只是每天晚上临睡前一定会用镰刀削好铅笔。使用镰刀削铅笔,是因为当时贫困,买不起转笔刀,甚至买不起小鱼刀。我当时是多么盼望有一把啄木鸟形状或者说小鱼状的小鱼刀啊!当时,我们却只能用镰刀削铅笔。大概今天的乡村孩子也根本无法理解我们为什么要用镰刀削铅笔了。真的是“杀鸡用牛刀”,那么大一把镰刀,捏在我们小小的手里,笨手笨脚地削小小的铅笔,我们不敢大意,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把手指当成麦秸稻梗割伤。

镰刀,是收割庄稼的伟大农具,辽阔苍莽的大地数千年都在她的收割之下,她应该意气风发、大气磅礴,我们却要她缩手缩脚,把她拿来削小小的铅笔。

不过,也对,正是因为有了她,我们在丰收谷物粮食的同时,才丰收了灿烂辉煌的文化,包括婉约文化,也包括阳刚文化。

地母的发梳——钯

地母,每每耕种收割——生育过一次以后,就万分疲惫,衣服、头发、肌肤都已经一缕缕、一片片、一块块地沾粘在一起,板结了,得用钯帮她细细疏松梳理,帮她梳理板结褶皱的衣服、头发和皮肤。土壤,就是她的板结的头发、肌肤和衣服。

应该的,她用自己的无私,一年年,一辈辈养育了我们这些子孙,我们应该给疲惫的她一个休憩的空暇,帮她梳理一下。

于是,儿郎们扛起钯——一个回字形的农具,驾起水牛,去给地母梳理疏松肌肤和头发。地母疲惫了,只有用这种回字形的农具,才能够叫醒她,使她重新记挂起家,和家中的儿女。于是一担担的粮食才能泉水、乳汁一般从她的怀里溢出来,送回家。

钯,或者应该写成耙,制作起来比犁稍微简单些,先用木头制作成回字形框架,然后再在上边锲上钯齿——一些牙齿状的大铁钉,钯就制作成了。

等到收割过庄稼以后,先用曲辕犁翻犁,然后就可以用钯来钯碎泥块。

把水牛赶下地后,把钯索或者说钯绳的一端套在水牛身上,另一端拴扎在回字形的钯框上,然后耕田的男人就赤脚站到钯框上(这样增加压力,钯齿就深深扎入泥块中,可以钯碎较多泥块),手拉着缰绳,“驾——驾——驾——”吆喝着水牛开始钯田了。

我曾经想过,自己也要像一个真正的农夫,譬如我的父兄一样,很自豪地、很神气地站在钯上,站在回字形的钯框上,钯一回田。

看着那回字形的古典农具在田里来来回回拖动,我觉得,水牛给农家钯回来的是无尽的希望,和大春、小春,沉甸甸的收获,殷实和一户户农家的和睦幸福。

回——回——回——,回到土地的怀抱里去,就有无尽的希望。寓居在这远离土地的城市里,总是觉得收获不大,希望渺茫。就总是会时常想起这回字形的家乡农具,一架朴拙土气的古典农具。

一架架的回字形钯,一个个巨大的回字,好像一张张口,在一路地叫我回家。那么,是谁,在叫我回家?

叫我回家干什么?是不是要叫我回家,帮衰颓的老母亲梳理白发?是不是要叫我回家,侍弄即将荒芜的田园、即将消瘦的庄稼?

一个个的回字形钯,在我的心里,来来回回地、细细地钯。它,就是母亲沟壑纵横的面颊,就是父亲站了一辈子回字形钯框的脚板啊!

还有地母零乱、荒芜、板结、凝滞的稀疏头发,还有人在梳理吗?

是不是在等着我,回家梳理呢?

家里那一架回字形的钯,还挂在南墙上吗?是否已经钯框松动,钯齿脱落?

这古典的农具,正张开它的`口,在叫我:回——回——回——家……

神仙梳理丰收的手——筢子、扬杈和梿枷

筢子,用竹子制作成。我常见外公和爹焐制筢子。先得把竹子一头划开成手指状。竹子“宁折不弯”,竹篾也一样,脆而容易折断。要把筢子焐制作成弯曲的手指状,得把这些僵直的“手指”放进火苗里烘焐,烘到柔韧容易弄弯曲时,迅速把筢子的“手指”糅弯曲,然后再把“手掌”“手腕”处用划削好的细篾片编织捆扎起来。等到筢子冷却后,筢子的手指不能再变直,永远是一副要抓东西的手指状。如此,用它抓搂枯枝败叶、谷草麦秸,就颇似一只长长的巨手,很方便。

每年收回稻谷以后,都要用筢子抓去谷纹子,这样才容易晾晒干。刚刚用打谷机打下来的稻谷,夹杂着大量的谷纹子,就是谷穗上的头发状尖稻草。长长的、密密麻麻的谷纹子,把稻谷粒挟裹在里边,在阴雨连绵的中晚秋,这样就难以较快晒干谷物。用筢子反复抓,既可以抓去谷纹子,又起到了翻晒谷物的作用。

小时候,我无数次使用过竹筢子。抬着竹筢子,到山坡上去抓搂松毛,到大树下抓搂枯枝败叶回来作燃料。长长的竹筢子,捋起枝叶来非常方便,灵活自由,可以捋到的范围大。比起用手指直接抓捋,方便快捷多了。因此,我总是把竹筢子看做神仙的手。或者照看晒场,抓稻谷纹子,晾晒稻谷,晾晒麦子,我们都要握着竹筢子。

有时,我们小孩子打闹,一时抓不到可以作武器的东西,就顺手捞起竹筢子、扬杈或者梿枷,挥舞作势,吓唬对方。有时也真的把竹筢子、扬杈或者梿枷啪啪对打在一起。

扬杈,是用有枝杈的树枝砍削加工而成,一般有三枝,看起来像鹿角一般,也像一只简单的手。它的柄也有竹筢子那么长,使用扬杈,就好像加长了人的手,可以嚯的一下就把麦秸垛上的一大堆麦秸由晒场那边攉到这边。可以用扬杈翻晒麦秸秆,还可以用扬杈翻晒蚕豆秆、油菜秆。其实,聪明的古人,聪明的农夫们,设计出的扬杈,也是加长的另外一种手指。

记得我小的那些年,收割小麦的暮春前后,常常下雨。黄熟干枯的麦粒,在地里麦秸上就发出了绿绿的芽,一穗穗的绿芽,差点气死了人。此时,就要赶在雨脚落地前抢收小麦,收割回家的小麦也不能长久堆在晒场上,否则,后面收割回来的小麦就没有晾晒处。这样,就得抓紧晾晒和捶打小麦。扬杈,此时就发挥了它巨大的价值。为了较快晒干和打下小麦,就要趁有太阳的时候,较快翻晒和用梿枷捶打麦秸,把麦粒从麦秸穗子上捶打下来。如果用手翻晒麦秸,就十分缓慢。用扬杈翻晒,就十分快。呼啦啦用梿枷捶打完一晒场麦秸,再挥舞着扬杈翻晒,不消抽一锅烟的工夫,一场麦秸就都翻晒过来了。把麦粒都捶打下来后,再扬起扬杈,嚯嚯嚯,一会儿就可以把麦秸甩到晒场边,再把另外一大堆麦子杈过来铺放到晒场上晒打。

收割回的麦子、豆子或者油菜籽,当然还在秆上荚中,翻晒干脆以后,就用梿枷挥打,把它们从穗子上秆上荚中拍打下来。两个人,或者两排人,挥舞着梿枷对打。捶打一遍之后,再用扬杈把底下的那面扬翻过来,抖落疏松,再晾晒,等到晾晒脆了,再捶打。

扬杈其实也是手指状的,是另外一种手指。

而梿枷是另外一种筷子。由用梿枷捶打收割回的庄稼,我想到了古人打人的板子,想到了乡村人生气时拍砸筷子。

梿枷,用比手指略微粗的橼榜果数或者九江梁树削刮而成,再用熟牛皮条串起来,让它们总是出双入对,好像一对对夫妻,虽然有时难免磕磕袢襻,但是总能逐渐磨合、默契。

用扬杈翻晒收割回的麦秸、蚕豆、油菜籽,再用梿枷捶打,这些农活我都做过。此时正是杏子梅子黄熟时节,干上一阵子活计,再到谁家院子里摘来黄熟杏子或者梅子。抹掉额头和脸上的汗水,吃个杏子或者梅子,再喝口水,那种爽劲,我至今难忘。

肚子里会产生风的水牛——风柜

肚子里会产生风的“水牛”——风柜。这头牛不是用来耕地,也不给它吃水吃料,而是给它吃收获的所有谷物和麦子。

风柜?我总觉得它是细数收获的谷物的计算机。看见它,就好像看见了一个踮着小脚,侧穿着扣襻子的古装的老妇人,或者一个满面风霜的老爷爷,在捧起一捧谷物,凑近眼前,一粒粒细数。

一箩箩的谷物麦子,被农夫农妇倒进风柜的口中。一粒粒的粮食,从风柜的心中滑过,从它的屁股里流出来,有多少的谷粒、麦粒,老妇人或者说老爷爷心中自然有数;有多少饱满饱绽的籽粒,有多少秕谷,心中清清楚楚。

童年、青少年时代,经常陪母亲担稻谷到小龙井的碾坊去碾米。小龙井是一个很古的碾坊,建设在一条小河边,古时是由河水带动碓嘴舂米的碾坊。那时已经改成用电和碾米机碾米的碾坊。

往往是在母亲收工回家,我放学回到家后,吃过晚饭,母子二人就去碾米,母亲担着一担谷子,我提着用稻谷秸扎成的扫帚,跟在母亲身后。碾完米后,母亲就把带着糠麸的米倒进风柜,然后摇动风扇,糠麸就会被吹远,从风柜的屁股里被吹出来,而米粒就会从靠近风扇的舱口落下。

我就握着稻秸扫帚,把糠麸扫拢,撮进箩筐里。我那时觉得风柜真是很神奇。有时,母亲摇动风轮摇累了时,就叫我去摇。我很高兴,把风轮摇得哗啦啦转动。风柜里扬净的,岂止是白花花的稻米,还有童年的我的快乐和脆生生的笑声。

【散文】乡村夏夜

夏日,天黑的晚,六七点钟的时候,夕阳还会托长自己的尾巴,不舍得隐在天边的彩霞里。

虽然不似早间般清爽,却也少了午时太阳的炽热。我习惯在这个时段出去走走。

想静,就从家往北,穿过巷子,沿开源路一直东行,路窄,但人少,车少,特别是我喜欢的一段乡间土路,可以直达绕安公园。

人的思维,有时被心情左右,静呆了一天,也有想热闹的时候,出门向左,三五十米,便是小城最热火的文化广场了。

我去过,不太适应广场的氛围,不是年龄上的差异,而是我的性格偏好恬静。

在夕阳里缓行。

看霞光映照下的景致,听夏日里的虫鸣蛙声,人静,心静,才能听到大自然深处独有的"笙箫和鸣"。

连续几场透雨,大田里的庄稼可劲儿疯长,在夕阳洒下的余辉里和着微风的节奏轻摆慢舞,墨绿色的玉米叶片牵手比肩,像极了一双双情侣相偎相依。我漫步在田园,感受着回到自然的平静和来自乡野泥土的气息。

绕安公园,绿树成荫,花草连绵。

垂钓的人,是恋钓,还是贪玩,忘了西阳沉落,竟迟迟没有收杆。偶有鱼儿跃出水面,喝着水儿,喘着气儿。

公园里游人渐渐多了起来,不大点的小城,见谁都是面熟,这不,远处的张家夫妇,大老远亲切的打着招呼。

快步走来的于家小哥携妻带子,说着笑着如风飘过。

一袭花裙的少妇,一手拿着手机,一手牵着狗儿,摇摇摆摆地走着。

秀竹丛边的情侣,四目相对,传递着深情,轻声细语,诉说着爱意。

最后一抹霞光,即将融进夜幕,那几只喜鹊,仍然还在林间徘徊,不知在哪一棵树上栖息。叽叽的雀儿,却是飞进了林子深处。我知道,该返回了。

夜幕降临,亮起来的街灯,照着熙来攘往的人群。不知那来的兴致,返程时,我沿团结路来到了邻家的广场。

这里早已是人声鼎沸,老少皆宜的广场舞,爱美少妇的旗袍秀,玩滑轮的孩童,耍球技的少年,老人们的太极,当然少不了的孟村吴氏八极。

在这喧嚣的人群里,有我熟悉的人?有我熟悉的过去?

我深情的注视着,良久,良久,我的脑海里幻化着已是远去的夏夜。

对!远去了的乡村夏夜……

夏日,酷暑的季节,苗长草旺,庄稼人侍弄着庄稼,放学的孩子,丢下书包,奔向地里,屁股后面的草筐,随着走路的快慢颠儿颠儿的颠着,进了有草地界儿,一双灵动的眼睛,两只轻巧的手,把草割到了筐里,渐渐满了的草筐,已经温透了的布衫,开心的笑脸上,汗水和着泥土流淌着,背起满筐的草,移动着沉重的脚步,回家。

夕阳沉落在晚霞里,树稍稳丝儿不动,农家的炊烟直直地升上了天。

门前的槐树,飞进飞出的雀儿,贪恋着栖息前的最后一口食儿。打草回了的孩子们,水缸前喝着大人们说的打心火的"井拔”凉水。院子里还在发热的地面已经扫的干干净净,铺在地上的"稿健",孩子们扑在上面打闹,大人们坐在一边的板凳、草墩上,看着孩子们舒心地微笑。

晚饭刚刚做好,随着妈妈的一声招呼,孩子们一下子兴奋起来,一边吆喝着吃饭了,一边跑进灶台前,个个都要动筷子抢碗,妈妈会大声地吩咐着,谁去放桌子,哪个来盛饭,小不点去饭桌前等着,饭菜上桌了,一家老小稀哩呼啦的吃起来。

那年月,没有什么贫富差别,家家的晚饭大体都差不多,红薯面或是高粱面的饼子,自家腌的萝卜咸菜,讲究点的人家有自制的老酱碗。或许让现代人看起来很寒酸,但在那时,却没有感到任何清苦、贫寒。

晚饭,在孩子们的笑声中,在大人们的愉悦里,结束了。

乘凉的母亲拿着蒲扇,扇着飞来的蚊虫,护着跟前的幼儿。不时地用另一只手,擦着脸上的汗水,身上的水渍。

纳凉的蒲扇摇酸了母亲的手,可也甜了她的心。一家人躺在铺头上,女孩们总是安静的,仰望着夜空,数说着银河畔的织女牛郎,勺子把儿似的北斗七星。偶有微风拂过,会有孩子们的愉悦声声,大人们的欣喜也会露在脸上。

男孩们的夏夜,可以让整个村庄热闹起来,大孩子们都有自己的玩伴,有的三五一伙,有的成群结队,玩也得看谁能玩出花样来。文玩;藏摸摸,说笑话。武玩;摔跤,抵拐,拉夹子。贼玩;上树偷枣,下地摸瓜。那时代的孩子们,谁敢说一样没作过。

记得,最有意思的夜晚逮“燕白乎"。一大群孩子看着夜空中飞来飞去的燕白乎,脱下脚上的鞋子,可劲儿的往天上招呼,可始终没见谁的鞋子碰上燕白乎,也没见谁的鞋壳里钻进了燕白乎。后来,还是我用砖头瓦块土坷垃打下来了许多燕白乎。当年我的投射功底堪称一绝,天上飞的,树上落的,各色各样的鸟儿我都打落过。在同伴们面前算有点小面子。打落燕白乎,关健是看准它飞行方向,估计好提前量。树上的鸟儿,是看出手速度,要快且准。

在我的玩伴里,有青坡哥,金柱哥,宗明哥,小铁头,铁庄,还有我家二哥。

夏夜里的孩子们玩起来昏天黑地,有意思的是偷来的瓜吃不完,放在树叉上。(不敢拿回家,怕挨大人的揍)临家的魁哥,早起后溜达,发现了藏在树上的秘密。后来,我们果断的做了盗物转移。

还记得有一回,正和铁头偷瓜。四娘站在高高的围子上一声长唤:“铁一一头儿,你和大治在哪儿偷瓜啦!”

唉!刚到手的小瓜子,让我俩埋在地里。然后,若无其事地回了家。

后来,我再不和铁头一块偷瓜,我害怕四娘的那声呼唤,太直白真实的招唤!

晚饭后的男人们,先后走出家门,向生产队聚集,牲口棚里的卫灯闪着昏黄的光。累了的几头老牛,反复咀嚼着刚刚吃进胃里的饲料或者青草,咪着眼睛,没有理会前来记工的人。只有记工员大声应答着,哟喝着,核实该记得工分。

生产队长正在低头谋划明天的伙计。记工完毕,他大声吩咐着,明早谁干什么活,带什么工具。

队长派完工,生产队的院里就热闹了。

年轻的汉子们,利用多种方式显示着力量,摔跤,掰腕,拧鼻,手举砘子,屁股蹶碌碡。

如果说壮实,还得说石头哥,宽阔的身板,一身横肉,单讲笨劲,他谁都不服,记得他和别人摔跤,被摔到后落地声最响,可是,一旦被他抓住,捺到你,就他那块头,往死里压你。

年轻人里,力量型的就数韩东起了,小伙子长的精干,单臂可以抓起一百二十斤的砘子,人送外号“大犁花“。

夏夜渐深,热闹够了的老少爷们,说着笑着各自回家。

夏夜里乘凉,女人们拉的是家常理短。

谁家的儿女多大,谁家的爷们听话,那家的屋里乱的像狗窝,那家的老酱做的臭脚丫子味。

女人堆里传出来的笑声,有高有低,有的放浪,有的含蓄。

那时候的女人们必较保守,夏日里穿着不露不透。只有上了年纪的老奶奶,热了敞胸露背,一双干瘪的乳房早已贴在胸上。奶孩子的少妇们,虽然穿着严禁,但是孩子一哭,还是干紧撩起衣衫,把坚挺饱涨的奶子,塞进婴儿嘴里。人人看着平常,瞧着习惯。

乡风纯朴,人格高尚。

数量累了的女人们,看着陆续回家的男人,先后起身,走回家门。

乡村的夏夜,渐渐消停下来,归家的孩子们或是疯累了,四仰八叉地躺在铺头上,睡得死狗一般,渐深的夏夜有了些许凉意,细心的妈妈找来单子盖在孩子们的身上,看着睡梦里带着笑的儿子,欣慰挂在了幸福的脸上。

夏夜,静了下来,劳累了的妈妈静了下来 ……

广场上的喧嚣还在持续,我在广场舞的人群里看见了二哥,他正和着节奏跳的畅快。

我在想,他的记忆里,是否也有小时候的记忆。

街灯亮的耀眼,霓虹灯不停的变换,你来我往的人群,改变着又一个时代的夏天,改变着又一个夏日的夜晚。

(写于二0一九年七月)

修改于二零二零年六月

注:文字中方言较多,或音对字有误!如文中井拔凉水,就是刚从水井提出的井水。

风景在路上,路在脚下的写景散文

一直以来都很喜欢那句话:“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趁着国庆大假,我毅然选择了出行。我是一个喜欢游山玩水的人,喜欢到各大景点去采风,也喜欢到郊外田野畅游,而此次的行走,却是人生中的第一次。

行走之前

徒步旅行是本次行走的重点,10月4日早上6点左右,来自各地的驴友相聚在成都北站,我们的终点选在了雅安汉源县的轿顶山。之前就有在网上浏览这个360度最佳观景点,即使是要背着20多斤的包负重攀登8、9个小时,我也愿意一去。

火车的终点是乌斯河,近8个小时的途中,我们从日出看到日落,途经了平原、丘陵、高山、峡谷,沿途的风景都很美,离乌斯河近的地方,可以看到云雾飘渺,山峰若隐若现,我以为那就是很美的风景了。

但却不尽然,我们下了火车,坐上当地的面包车,来到黄木镇,车在盘山公路上行驶,一边悬崖,一边高山,所谓惊心动魄,天空很蓝,云彩很美,即使开车的师傅有点心急,却一点没妨碍我看风景。

在海拔大约2000左右的皇木镇,我们一行人稍作休整,简单地游览了皇木镇,并打听好路线,大家的心情都相当激动,整装待发。

风景在路上

我们眼中的风景,高山、草坪、牛羊、蓝天、白云、飘渺的云雾、曲折的盘山路,一切的一切都尽收眼底。

但我们不也是这美景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吗?13人背着大包,拄着登山杖,行走在崇山峻岭间,那样的风景真的很美,是我曾经那么向往的旅行方式。由于自己是第一次挑战这么大难度的徒步行走,队友们很多都在我的前方,我看着他们的登山的步伐,全副武装,那样的情景我只有在图片中看到过,所幸的是,这一次,我也成为了其中的一员。在我们登山的途中,会遇到下山的驴友,我们之间会彼此加油鼓励,到了公路,一路上的摩托车司机、自驾游的行者、当地的老乡都会为我们竖起大拇指,时不时地还会有人为我们拍照,鼓励着我们前行,那些时刻,是多么地骄傲和自豪。那些年,我曾经崇拜的驴友,现在也能与他们一起行走,并成为别人眼中美丽的风景,那是多么地激动人心。

从早上7点左右出门,到下午近5点,我们一直处于攀登状态,到了我们的营地,安营扎寨好,好好休息一番,准备领略着轿顶山的傍晚时光。星星点点的帐篷在草原上,远处的牛羊,零星的驴友,几台撑着三脚架的相机,还有一群在疯狂奔跑的人儿,构成了轿顶山营地的风景。

黑夜渐渐降临,一群自驾游的朋友搞起了篝火晚会,也就是在那时,我第一次看到了流星划过天际,许下了一个美好的愿望,看着大家一起跳舞、歌唱,趁着满天的繁星,寄语着对第二天无限的期待和希望。

在帐篷里,我过了一个很艰难的夜晚,那一晚,我几乎没有怎么睡着,一是兴奋过度,二是山上的气候有些不适应,凌晨5点左右,我就听到人群开始喧闹起来,此时的帐篷外已结上了一层冰珠。

因观看日出的地点离扎营地还有几个山头的距离,因此,即使大家都很累,也还是星夜就起床,载着无限的美好,登上山顶,看日出、云海。

那时天还没有亮,满天的繁星是黑夜中唯一的风景,在电筒光下,我们缓慢地登上山顶,我看到北斗七星,勺子一样的挂在天边。

快到山顶的时候,天已经渐渐亮开,昏暗的天空下也能看到一大片的云海,还海的那一边,有一条光线,那就像一条地平线一样,它将天空分一为二,上面微微明亮,下面依旧昏暗。

我们奔跑着向云海走去,此时太阳还未升起,就先目睹了云海的壮观,前方是传说中的贡嘎雪山,而另一边则是大瓦山、峨眉山,遥望着云海,敬畏着雪山,太阳也慢慢升起。

太阳先是从那条线上露出一小个半圆,在那个半圆上时不时还飘过一些云雾,渐渐的,它慢慢从那条分界线上升起,我用手托起太阳,那样的情景真是不曾有过。仅几分钟的时间,太阳就已完全升起,照向大地。

再回头看看之前的云海、雪山,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完美。雪山已由白色变为了金色,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日照金山”吧,走过这个山头,看到一个类似迎客松的树木旁,一大片的瀑布扑向云海,这云瀑在阳光的照射下呈金黄色,这样的瀑布,绝不逊色于我之前见到的黄果树大瀑布。

如此壮观的美景,尽收眼帘,不得不说,此前9个小时的攀爬是值得的,即使是负重20多斤,即使是自己无数次的想要放弃,那都是值得的,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先苦后甜吧。

路在脚下

此次的徒步旅行,真可谓是跋山涉水,翻越了几座山,又过了几条小溪,这样如此美丽的风景都是我们一步一步用脚走出来的。

其实我无数次地说,我多么想向电影里一样,有一个飞爪,它可以之间带着我从这个山头飞向另一个山头。那虽是一个美丽的梦想,但也是我们疲惫之时得以宽慰的想法罢了。我知道,这样的险峻,这样的丛林,这样的山坡,只能脚踏实地的走出来,其实很多事情都是没有捷径的,想到这里,我又想起了自己很喜欢的一句广告词“路再长,也长不过我35码般的`脚步”,每一步都在前进,每走一步,距离我们的目标就更近了。

高原上的天气也是阴晴不定的,我们在路上,遇到了两场阵雨,有的队友还遇到了冰雹,看到这“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场景,更突显了此次行者的艰难。

也许我不是靠着我有特别好的体力登上去的,我靠的是团队间的合作,队友间的相互鼓励、帮助。之前,我总是那样的不自信,总认为自己爬不上去,但是在这一路上,我悟出了许多道理。

不管是上山还是下山,我总会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在这山与那山之间,我完全看不到自己走过的痕迹,这样的山间小道,真的就是靠着人们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走过这些路后,对“世上本没有路,只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有了更深的感悟。

我们一队人的身体素质都是参差不齐的,但是我们却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梦想,在这里,我看到了一个人的能量有多么地强大,人的潜力有多么地大,我们靠的是信念,靠的是团结。

路就在我们脚下,而风景就在这路上,这样的旅行不像其他打卡式的游玩,风景都在终点,我们的旅行,风景都在路上。

游关门山散文

关门山是十一黄金周出行计划中的最后一站。

在我以往的出行中,已经记不清去了多少次关门山了,不过每一次都是由门而入,循路而行;如此这般逃票规则似的穿越过去还真的没有经历过。当然,事实上,我们并不喜欢循规蹈矩的方式,反复感受着一次又一次相同的经历,选择另外的方式去认识关门山的另一面才是我们愿意接受的。相对比来看,我们看到了以前没看到过的,也是别的游客无法看到的一面。 

       十月五日早晨六时三十分,我赶往集结地。

由于连续出队,回家又晚,根本来不及做任何准备。其实早在四日,冰箱里就已经差不多空了。离家前,在冰箱里东翻西找,终于还是在角落里找到几样小菜和一些上次幸免的酱牛肉,划拉划拉,全都扔到了包里,主食却全无着落。

到了集结地和队友一扯吧。呵呵,原来不仅是我,很多连续出队的队友都面临着我一样的尴尬。好像天佑,无奈之下,在路边买了盒饭。我环目四顾,只好在卖早餐处买了早餐烙饼,权且充做午餐了。

随着出队次数的增多,队友之间越来越熟识。虽然我还叫不上名字,但彼此之间的默契还是有的。说说笑笑间,时间也靠得差不多了。

七时十分左右(手机电量即将耗尽,为了关键时刻用,只得关机),大巴车赶往集结地!

由于少了“开心”的随队主持,车内略显沉闷。队友们更多的是研究明日的出行(六日出队天华山)。我比大家幸运些,明天不出队,也少了份担心,相应的也缺少了插话的机会;因此,我更愿意随着车身的摇曳,眯着眼睛,补充严重缺乏的睡眠。

在大巴车的摇曳中,感觉到了深秋时节带给队友们的欣喜,所有的人并没有受到关门山常规旅游模式的影响,因为穿越从来都具备新鲜感。

从大巴车离开公路开始,剧烈的颠簸就开始煎熬我的内心。慌张中,烦躁的情绪油然而生。我知道晕车的前兆又来了,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结束车程,估计我又要天昏地暗了。

半个小时左右,就在我处于重症眩晕的临界点时,大巴车终于停在了一处峡谷口。我长出了一口气,还真危险,虽然眩晕的感觉还有,不过我相信自己,只要有二三十分钟的运动,出了汗就会解除这种眩晕的困扰。

下车之后,全体队友略做准备,便开始沿着峡谷内的小路向山内疾行。

我依然采用老办法,在做了必要的调整之后,先缓步前进,并逐渐加快速度。在确认自己完全适应之后,开始大步疾行,慢慢的超过了大部分队友。

因为大鹏负责领队,走在最前的全是来自虎群的熟识面孔。

在追上第一梯队不久,晕车的后遗症显现,我不得不去路边农舍内的厕所,解决这些麻烦。

等到重新做好了准备,进入到队伍中时,我差不多又成了队尾,而且看到收队的快乐以及处于队尾中的几个体弱的队友。

对此,我一点也不着急,好像在例次的出队活动中,我总要几次经历从队首到队尾,又从队尾到队首的变化。

我略微观察了一下队伍后面的几名队友,很为收队的快乐担心。最后面的一老一妇倒也罢了,连老队友无盐的步履都是沉重的,节奏也有点乱。在询问一些队友是否需要帮助后,便再次甩开大步,去缩短与前面队友的距离。

二十分钟左右,我超过了大部分队友;并在遇到熟识的“雪”之后慢了下来。

和我一样,雪是来自虎群的队友,彼此之间相当熟悉。在以往的出队活动中,她的体能一直不错。只是现在,她的步履略显沉重,而且节奏有点慢,也没有如以往那样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我估计她的身体或者精神状态出了问题。便不再急着前赶,陪在她的身边,观察一下她的真实状况,了解一下她是否需要我的帮助。

在以往的出队活动中,大鹏一直承担负责帮助她的角色,不过现在大鹏是领队,肯定有所忽略。有了我的陪伴,她的感觉或许能好一些。

大约走了十几分钟,我放心了。随着不断的运动,她会逐渐的好起来;因为我有这样的经验。

前面的队伍忽然停了下了。等到我和雪赶到前面才知道,大鹏对路径也不是很熟悉。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选择停下休整,并确认正确方向是正确性的。

在得到向导的正确指向后,全队继续前进。

因为雪已经和北斗七星等老面孔聚集,我的低潮状态也已经完全消失,便甩开大步在山路上疾行。

十分钟之内,我便和全队拉开了一百多米的距离。这样高速的疾行非常痛快,在我往日的出队中很少出现。只是我不能再快了,考虑到整体出队,脱离队友是大忌。最后在进入山林前的一处草场停了下来,这是规定的休整地。在这里,全队将要合影留念,然后开始“相对于体能差的队友来说”最艰苦的山林坡路地段……

在短暂的休整中,我发现了很多生面孔。女队友一如既往的聚集在一起摄影、嬉戏。这方面,女队友确实无比男队友精力充沛。

在盘桓了少许之后,全队继续前行。我依旧选择走在最前面,并再次按着习惯和路漫期远组成了一个小组。毫无疑问,路漫期远在经验上要远远比我更有优势,选择和他共同前进是比较恰当的。

由于彼此之间了解得并不是很深,我们选择一边开路前进,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以便用最快的速度熟悉彼此,为更好的协调合作打下基础。

应当说,深秋中的关门山很具魅力。由于日照的机会少,林木极为茂密,秋叶也并没有预想的红艳和枯萎飘落。山间小溪泛着微微寒气,在山石与林木间若隐若现。山路陡坡要么湿滑多石,要么多浮土,难以立足。

相比队友,我和路漫期远的体能更好,速度和节奏也更快;所以,很快我们便成了领队。在发现我们把后面的队友甩得过远之后,便停了下来,等待队友。

随着队友越聚越多和一批批的出发,快乐却迟迟没有出现。浪漫和天佑等人马上联络,得知后面有两位队友已经到了极限,速度极为迟缓。考虑到我和路漫期远的速度很快,便留下等待快乐和后面体力透支的队友,以免他们迷失了路径。

我和路漫期远耐心等待了很久,才看到快乐和两位体力透支的队友一步步的蹭了过来。等到快乐他们近前,我们才明白为什么他们那么慢。

走在最后面的男队友虽然人高马大,但年龄已经很大了,最主要是长期工作于办公室的经历,根本没有机会从事运动和大体力的消耗。在前面的山路跋涉中,他已经彻底达到了极限。现在差不多是走几步歇一歇,并且不断的补充水分。我们这些有经验的人采用了各种办法,都无法帮他形成前进的动力,我们只好由着他一步步的挪动。

一同来的女队友幸好强一点,不然快乐一个人真的无法应付了。

我们三个人耐心的陪着二人,并不断的讲述省力的方法和徒步的常识。显然,在极度疲劳的干扰下,我们说的那些远没有歇坐的石头和树根更有吸引力。没奈何间,我们只好一面收集前面队友布设的路标,一面一点点的向山顶挪动。

半个小时左右,我见快乐和路漫期远完全可以应付二人,便不再滞留,甩开脚步,攀爬越来越陡的山坡。

半个小时左右,我逐渐超越大批队友。略微观察了一下,发现前面的队友有点散乱,分布在面积很大的山坡上攀爬。这对整体很不利,因为在不了解地势的情况下,很多人会走冤枉路。

没奈何间,我只得沿山坡向左侧攀爬,并沿路收集前面管理员留下的路标。由于散布面很广,很可能是管理员之间出现偏差,估计路标也会散落得很开,会有很多路标无法收回了。

攀爬到山脊后,才发现,我的位置还是有些偏右,不得不沿山脊下坡,并在一个山坳处集结。

我完全没有料到,此时到达山坳仅十几人,而远远走在前面的大鹏等人却没见着影子,估计是走了冤枉路。

在这处小山坳,我们做了较长时间的休整,一面汇集那些走得零散的队友,一面确认下山的路径。

〖二

十余分钟,确认好下山的路径后,我们开始沿湿滑的陡坡下山。

这回我没有选择和路漫期远一组,而是回到原本更多熟识面孔前导队。和大部分队友相比,来自虎群的队友下山速度更快,动作也更流畅。很不幸,我在前导队的最后,和几个新手衔接在一起。为了后面队友旅途的顺利,我不得不用双手快速清除路上的灌木、死树和枯枝,和前面的队友很快的就拉开的距离。

跟在我后面的队友显然没有意识到开路的艰难,都在议论,路比较好走。我无奈也无语。

很快这些队友就尝到了苦头,在湿滑的.浮土立足不是很容易,没有经验的人总是不断的滑倒。

后面忽然传来队友惊异的叫声,原来有人在灌木丛中发现了一件崭新的冲锋衣。显然,是我前面的某位队友不小心遗失的。我一面招呼后面队友捡拾,一面大声向前面询问。前导队和我的距离已经拉开了,并没有得到响应,不过我相信,最后肯定会有队友找寻(事后得知,这件崭新的冲锋衣是雪的)。

十余分钟后,我们在一处峡谷内的水道中停留。

我看看了时间,不知不觉间,已时近中午。这时,很多队友的体力已经透支,急需补充,便强烈要求休整和午餐。在喧嚣中,队友开始自由组队。

我因为处在了生面孔更多的人群里,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回到属于我的位置。我爬上左侧的高坡,找到来自虎群队友,聚在一起。

根据领队的要求,午餐后全队分散行动。午餐中,聚在一起的队友将组成临时小组。剩下的时间将以这种小组为单位,自由行动,直到活动结束后,回到景区外的大门外指定地点集结。

我庆幸自己的选择很理智,不会因为小组成员陌生而费更多的心思。

这时我们小组中有来自虎群的大鹏、北斗七星、雪、青妹卓玛、蝰蛇,新入群但和我们配合较为默契的样子,还有鹰群的老队员无盐和独钓寒江雪,共计九人。

午餐后,我们开始向景区内穿越。

出乎意料,我们午餐所在的位置离景区非常近,只有不到十分钟的路程。进入景区之后,剩余的时间和内容便是游玩和观赏了。

在我们这个小组中,大鹏、北斗七星、雪、青妹卓玛、洋子都是喜欢照相的主儿,行动非常迟缓,远远落在了所有小组的最后。

为了能够很好的合作,我们不得不以相机为媒介,临时搭配,实现玩好照好的目的。在这种两至三人的小组合作中,蝰蛇显得很无奈,他不太喜欢照相,可又不得不拴系在我们这个小组内。其实我也不喜欢照相,不过,我一直是个很好的配角儿,比较善于和各种类型的队友进行搭配与合作。

关门山内虽然景色秀美,却是老早就印刻在我的内心了。无非是“漫山红艳如火,碧谷清溪跳跃”之类的,也难为大鹏等人能在一些相同的景致内盘桓十余分钟,反复搔首弄姿无数次;同时也更加理解蝰蛇老兄的烦躁与无奈了。

在整个行程中,我按原定计划,一直陪同新人洋子。这也算恰当,毕竟我是极易适应型,无论年龄,无论性别,也无论性格。

在一处泉潭汇集中,吸引了队友们更长的时间。我们比较灵巧的人,自是上下穿梭,左右逢源。不想,无盐却演绎波折,竟“扑通”一声,跌入潭中。

我们都吃了一惊,幸好潭水虽冷,却不深,也非水流湍急。上得岸来,大家见无大事,便也打趣调侃着。这差不多是整支队伍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了。

在缓慢而又悠闲的游玩中,数次于其他小组的队友相遇。我已经开始吃惊了,因为其他女性更多的小组中,都比我们快上好多。我自然不忍催促兴趣正浓的队友,能够抛离俗事烦恼的机会毕竟不多,权且让大家放纵罢。

在某些情况下,我羡慕这些队友的投入与专注,却又无法在自身上实现。既然无法实现,那就支持好了。在疯狂与专注中,青妹卓玛甚至用光了自己手机的内存卡,无奈之后,要了我的手机存储卡,继续疯狂序曲。

十五时多,我们流连至关门山最耀眼的地方——红叶“枫王”所在地。

从远处看,枫王的色泽显然比昨天湖里的枫后更加红艳夺目,聚集的游人也更多。因为枫王生长在崖下的溪瀑边,保护起来也更容易。所有游人均无法靠近,无奈中或立于水中拍摄,或远至高台上取景。

观察中忽生奇想,如果在湖里枫后周围挖下深潭,以水环绕,让游人难以近足,必然不会有“一网成囚锁红艳”的尴尬了。

在枫王周围拍照的人群中,我赫然发现了其他小组的队友。说明更多的队友把时间消耗在这“红叶王国中的极品”之地。

我本质上是个静的类型,不喜热闹。由于游人过多,我便于煎熬中,急欲离去。

和其他队友的碰撞中,大鹏得知集结时间临近,而集结地点又远。匆忙招呼了还在拍摄的队友,协议之下,大家准备用高速暴走完成最后的路程。我不置可否,因为体能强的关系,我没有发言权。这需要那些体能差的队友来决定。

说得容易,在这帮流连者面前,所有的计划全是徒劳,除非真的火烧眉毛或者全无发挥的空间。走了还没有五分钟,大家便又在一处崖下静潭处驻足,直到洋子宣告相机存储卡已满为止。

现在我可以彻底的解脱了,完成了和洋子搭配照相的目的。其实别人也照得差不多了,卓玛连我的存储卡都用完了。没了空间,剩下的就是徒步暴走了。

我因为全无顾忌,便和大家开始暴走返程。

想得又简单了,其实要暴走还是很难。我虽然高速疾走到了所有队友的前面,却无法避开旅游便道上众多的游人。为了不影响别人的游玩和碰撞到其他的游人,我不得不在便道的游人中闪来闪去,如同飘在风中般的感觉。

大约二十分钟,我和北斗七星、青妹卓玛、雪已经把其他人甩得不知踪影。以我的判断,无盐、蝰蛇和独钓寒江雪不可能如此高速的暴走,要么在后面一点点的蹭,要么会搭坐旅游便车;洋子可能没做过这样的暴走,缺少适应期,会慢一些;大鹏相机还有空间,估计会受到干扰。所以,出现目前这种情况一点也不奇怪。

在超过前面的一组队友之后,我想寻找厕所方便一下,便让北斗七星、青妹卓玛和雪三人先走,因为我相信,凭借我的速度,完全可以追上他们。未料,又出现了波折。

五分钟之后,我又开始在游客中飘来飘去,用最大的速度疾行。

初步计算了一下,虽然在游人中穿梭很费时,但我依然保持了七公里的时速。以这样的速度,原本可以很轻易的追上前面的三位队友。半个小时之后,我已经顺利的冲出景区的大门,可三位队友依然未见踪影。没奈何间,拿出手机联络他们。等到打开手机,赫然发现,手机竟然坏了。我急了,开始在景区外面寻找,结果还是杳无人迹。

在独自一人,又找寻不到结集地点的情况下,我选择停留在大门口,寻找和等待其他小组的队友。

二十分钟左右,我在大门口遇到了另一组的队友。可惜他们也不知集结地在哪,便一同在门口等待。

不久,咸菜疙瘩找寻过来,向我们指出了集结地路径。我辞别了那组还没有汇齐所有人的队友,独自赶往集结地。

十分钟后,我赶到了集结地。只是,在集结地,并没有看到同组的队友。为此,我并不担心;要知道,我是一个人,而他们是一组人,不会出现什么意外。

在集结地的停车处,我等了大约二十分钟,才看到北斗七星、雪和青妹卓玛姗姗来迟。原来,他们三人竟走错了路。

十几分钟后,大鹏、洋子、蝰蛇他们才陆续赶到。

〖三

等到同一组人聚齐,天色已经晚了,天气也开始转凉。

在等待最后队友集结过程中,队友并不清闲,纷纷在车下寻找景物拍照,或者聚在一起闲聊。

我选择坐在车上。急匆匆吃了药,开始回想整个十一黄金周的得与失。

相比队友来说,我是幸运的,因为大部分队友明天还要去天华山,继续自己的十一黄金之旅。

二十分钟之后,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在聚齐了最后的队友之后,大巴车开始返程。

此时的我,感觉到了轻微的倦意。不是因为我有多么劳累,而是我的假期终于告一段落。剩下的两天经过调整之后,又要回到工作的忙碌和生活的喧嚣中。

情洒一路寄乡思的散文

《窟窿山、小峡谷之行》

夜闻雨声心中沮。

但盼晴,阴沉去。

无忧相聚平明,却虑前途艰苦。

看朝阳迟迟不露。

路湿滑,难行谁助。

坡陡峭漫长,棘荆多犹豫。

蜿蜿曲折盘旋处。

亦前趋,亦高语。

过峰峦入幽深,踏破清闲之旅。

山水潺潺洼谷地,挂绳索,越崖飞树。

经几度波坎,得穿云驱雾。

——题记

一夜阴雨不值得担心,因为我坚信,这次活动可以成行。真正让我担心的是雨后湿滑山路对我们有多大影响。还有,这场阴雨会让多少队友退出这次活动。

六月三十日晨,我早早起床,或者说是根本没怎么睡。

我的状态非常糟糕。因三十年来未谋一面,昨晚小学同学聚会是推辞不得的。为了不影响今天出队,我只能尽力控制;可还是给那些热情洋溢的同学加哥们儿灌得不知所以。一夜阴雨折磨着整个山城的神经,我在床上同样也给酒精折磨得辗转反侧。一起床便一阵子眩晕,估计眩晕症有发作的迹象,便忙三火四的吞下药物;然后急急忙忙的开始准备徒步用品。

昨夜的聚饮对我的影响很大,连最基本的食物都没有去买,只能从冰箱里随意拿了点儿面包和腌蛋之类的简易食物。由于时间紧迫,大致准备了一下,便匆匆打车赶往集结地。

到了集结地吃了一惊,竟有几十人之多。仔细一看,一场误会,原来是两个群的集结地重合了。

因为车的关系,这回在集结地等待的时间格外长。我因为状态极差,便借机调整。

七时左右(我想是这个时候,我因为太难受,没心情看表),我们登车前往目的地。因为有沈阳的户外群和我们坐同一辆车,车上显得很拥挤。我按照惯例,把座位留给队友。未曾想,车行不过十分钟,便开始晕车。我极力克制眩晕带来的不适,连站在我身边的队友雪都看出我的状况不妙。好在行车时间不会超过四十分钟,我还能坚持。

七时四十分左右,我们到达目的了。我已经晕得不行,快要坚持不住了。在车下,我明显状态极差,只能靠不断走动来缓解。

我大致看了一下,这次出队共计十三人。大鹏、在思考、清溪、迷糊、北斗七星和雪都是极为熟识的。大力水手、老连、天佑是老油条,不需要担心。北斗七星的爱人自然有他自己照应,又少了一个操心的。云水禅心和乐乐呵呵都是新入队的,我对她们并不了解,心里总是忐忑不安。考虑到自己状态极差,我只好把云水禅心安排给老连大哥照应,把乐乐呵呵安排给天佑照应。又考虑到我不能帮助清溪一起开路,只好求助体力最好的大力水手帮忙,顶一下我的位置。

看到我和迷糊状态都不好,而且个别经验不足的人没有准备充足的食水,需要就地补充,全队停留了更长的时间。甚至来自沈阳的户外群已经先行出发了,我们仍然在休整,做着最后的准备。

(一)

八时左右,我们一行十三人开始行程。其中来自沈阳户外群的群主一直跟在我们身边,估计是想从我们这些当地人身上得到更明确的信息。

公路徒步一开始,我因为状态的关系,需要缓慢调整,便留在最后面收队。

在思考仍然背负着最沉重的背包,手里还拎着一个兜子。他和北斗七星都走在了队伍中间,以方便照顾需要照顾的人。

大鹏和清溪则走在队伍最前面。因为旗在我这里,所以我们并没有展开旗帜。

这段公路徒步虽然不长,但对我极为重要,这是我调整的最佳时机。我一直忽快忽慢的在队伍后面跟随,也借机了解一下新来两个队友的情况。

相对来看,乐乐呵呵的体力要强一些,走路也很有节奏,而且特别注意学习,对我的提醒丝毫没有放过。这让我放心不少。

云水禅心的慢节奏略有问题,就怕在急行中落伍。幸好我们时间很多,路途也并不太远。这让我心里压力少了许多。

这段公路徒步对我起到了极大缓解作用,全身的淋漓大汗把身体的不适感一点点的从身体和意识中挤了出去。我比迷糊幸运得多,迷糊的状态一直没见起色。大约在二十分钟后,来自沈阳的户外群群主和我们分道扬镳。大约三十分钟左右,我们开始进入山路地段。

不出所料,昨夜的大雨对山路地段影响很大。露水很重,即使跟在后面,我的外裤也很快被打湿了。不过幸好有路存在,这让我们少了许多顾忌。

这时我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便不再留在后面收队,而是戴上手套,一边帮助开路,一边慢慢接近队伍的前面。

由于在思考的负重过大,手中又拎着一个兜子,走起来颇为吃力。我对这样的感觉非常不好,因为双手不能解放出来,会有很大危险性。

我感觉到体力差不多完全恢复了,便接过了在思考的兜子,慢慢向队伍的最前方运动。很快,我体力好的优势得到了彻底的体现。大约在五百米左右,我已经成为了排头兵。这时,我们进入了窟窿山最难行的路段。

这是一段近五百米的七十度陡坡,走起来非常吃力。从脸色上看,迷糊和北斗的爱人都不太妙。其实迷糊一直是个很有实力的队友,哪一次出队都没有拉下。看来她的状态真的很糟糕。从山路地段起始,我不断的询问她的状况。到这个时候,任何询问和关心都不会起太大作用;而在这样的地段帮助她又不太现实,因为帮助的人在这种陡坡地带同样无从立足。

我明白,这时唯一依靠的,只有自己的意志了。或许榜样的作用可以带来无穷的动力。我便打破了以往压制速度的常规,用最快的速度向顶峰攀登。

应当说,这一段陡坡很考验人,即使是我这样体力强悍的人,也有极大的消耗。大约六七分钟的样子(当时没看时间,可能时间更短),我顺利登顶。

直到这时,我的不适感才彻底消除。我一面休整,一面观察队友的情况。这时队友已经被我远远甩开,再加上植被遮挡,我根本看不到任何人。如果不是时时传来队友们的对话与笑声,我可能会跑下去接应了。

大约接近两分钟,天佑和乐乐呵呵也登顶了。我大大松了一口气,这说明队友虽然受到湿滑路面的影响,但仍然可以顺利完成。

登顶的天佑和乐乐呵呵很兴奋,不时在顶峰的山口照相留念。我的心情也逐渐放松。正在我的欣赏山口的景色时,下面却突出意外。原来老连脚下一滑,摔了一跤。幸好大力水手离得不远,才没有发生滚坡的.事故。

我心中一紧,便没有心情欣赏景色了,返回到最湿滑的坡地处,去接应队友。还好,再没有事故发生,大家或互相扶持拉扯,或独自攀爬,先后登顶。

这段陡坡对北斗七星的爱人伤害特别大,她的脸色极为难看。我有过这样的经历,知道那种滋味非常难过,但越是这样越不能坐下休息,必须不停的走动,慢慢缓解。她的经验明显不足,一面大口喘息,一面瘫坐在地上。我不得不提醒她站起来走动,慢慢缓解。北斗七星也过来扶她,拉着她走动。

顶峰山口的景色非常好,大家都很兴奋。象大力水手和云水禅心这样开朗的,都满山口的找地儿留影。

这时,在思考体现出了一位老大哥的成熟,他明白我们这群人更需要什么。在他的指挥下,我们围绕山口走了一圈儿。他不断的为大家寻找最佳的摄影景点,帮助女队友攀爬到高险之处,并把最美好的记忆留在了这里。在这里,我们逗留了近四十分钟,让我们这群人彻彻底底的饱览了一次家乡美景。

(二)

近十时,我们开始下山,并穿越至小峡谷。

因为这一段路我们走过的人少,大家在一起研究的机会多了一些。下山过程中,我回到出发时的收队位置。这时迷糊也因为状态的关系,落到了后面。大力水手一如既往的乐观,边唱边走。

湿滑路面再次给我们造成了负担。我因为穿着春秋季节密封款式登山鞋,原本要比大家分量重一些;再加上沾在鞋上的厚厚泥巴,两脚出奇的沉重。这种行走状态是我比较厌恶的,仅次于容易挫伤膝盖的下坡。

我一面不停的蹭去鞋上带起的泥巴,一面提醒留在后面摘食野樱桃的天佑和乐乐呵呵跟上队伍。其实大家和我一样,两脚带泥;但他们并没有像我这样受到很大影响。这说明了一个问题,我徒步经验还是远远不足,之所以能够一直走在最前面,是在吃体力好的优势。

大约走了二十分钟,我们终于跳出泥泞路面,重新回到公路。公路徒步是我比较喜欢的,最少受环境影响要小得多;因此,速度也立即恢复到常规状态。因为旗还在我这里,很快我又成了领队。

在小峡谷的入口处,我们意外的遇到了期待群主和红霞。原来他们参加完应酬之后,立即开车追赶我们,终于在小峡谷的入口处等到了我们。这意外的相逢,让我们又休整了大约十分钟。

小峡谷的景色怡人,植被茂密。不过由于雨水冲击,原本很好的路面已经伤痕累累。

我们一行十五人在路面上穿行。我因为状态恢复,又抢到队伍前列,并展开了旗帜。

这个时候,我们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全队的通讯器材集中在清溪、大鹏和我手中,清溪是向导,必须在前面;我是打旗的,也应当在前面;大鹏因为起始的安排,同样处在队列前方。这样造成了后队没有通讯器材,我们三人徒步的速度又远高于后队。当前后队脱节后,造成了联络不畅。这个错误很快暴露出来。我们前面三人对这条路都不太熟识,没有发现隐秘的通往峡谷的小路,后队发现路的人又没法通知前队,因而,我们大约走了有近一公里的冤枉路。

重新回到正确路线后,我便把通讯器材留给期待和北斗七星。我因为掌握旗帜,走在前队的机会更多一些;这样分配通讯器材比较合理。

进入到小峡谷之后,才真正体会到了昨夜大雨的影响。湿滑的谷底迫使我们小心翼翼,个别难行地段,需要相互帮助才能通过。谷内的温度也要远低于谷外。我因为着长袖迷彩,对气温的感觉并不明显;不过,看着短袖的队友不时用手摩挲皮肤,说明低温给他们造成了很大不适。

条件虽然艰辛了点儿,但全队兴致都很高,纷纷寻找喜欢的地方照相留念;也因此,全队的速度很慢。这并不奇怪,因为这个小峡谷本就是漫游之所,快了便失去了意义。但是,很快这种悠闲便被突然出现的困难打破。

小峡谷原本就是一个旅游风景区,虽然年久失修,但遗留在壁石上的铁环等设施还在。这些设施不是无故添加的,因为积水会阻断道路,从而造成艰险。我们就出现了这种情况。

在第一处平台,雨水蓄积得很深。望着水中虎视眈眈的水蛭,我们都束手无策。原本搭载的斜木根本成了摆设。别说攀爬湿滑的斜木,就是这深深的,藏满水蛭的积水带我们都无法克服。

退回去寻找新路是个办法;不过两侧陡峭的崖壁证明,另找到的新路也不会比这里更容易。

大家商议之下,决定还是派一个人带着绳索攀爬五六米高的湿滑崖壁,然后借助大树,坠下绳索。其他的人将借助用绳索,并在队友的保护下,攀爬崖壁。

在整个计划中,带绳索攀爬的人最为关键。因为一不小心,极可以跌落摔伤,或者跌入水潭承受水蛭的攻击。

攀爬这样的崖壁对于我来说很容易,唯一对我有阻碍的就是雨后的湿滑。我还是决定换上另一双鞋底带疙瘩的轻便鞋,然后带绳索攀爬。不料,原本以为很保险的计划却有漏洞;因为那双鞋底带疙瘩的轻便鞋在湿滑的崖壁上表现极差,远远比不上我原先穿着的登山鞋。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更深刻的道理,每一件产品的制作,特别是成熟产品的制作都是以科学为依据的,我那双轻便鞋更适合于草场或平坦的土路,在这里就是一个极大的危险因素。

见我的鞋子根本无法起作用,大力水手便抢在我前面带绳索攀爬崖壁,在思考、大鹏和我在下面进行保护。而清溪则选择另外探查一条路的方案做为备选计划,自行离开。

第一次攀爬非常顺利。

看到水手攀爬已经接近一半了,我松了一口气。

却未想,我这口气刚松下来。大力水手脚下一滑,从崖壁上跌了下来。

我们三人立即实施保护。我因距离大力水手跌落的方向过远,保护不及。幸好大鹏和在思考的位置恰当,终于接住了他;不过强大的惯性作用,大鹏和在思考都摔倒了。

周围的人都吓得不轻。幸运的很,没人受伤;大力水手只不是受了点儿惊吓。经过这一次失败,大力水手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明白怎样才能攀爬上崖壁了。

第二攀爬远比第一次缓慢,却极为稳当。经过努力,他克服了这段崖壁,并在大家的意见下,开始拴系绳索。

这时清溪那边也传来好消息,他找到了一条可行的通路;不过也不比这里更容易。在思考便带领一组惧怕崖壁的队友离开,从清溪开辟的那条路上通过。

由于有了大力水手的成功经验和绳索的帮助,再加上他、大鹏和我的保护,留下的队员先后克服了这段惊险的崖壁。

很快我们两组人重新集结在一起,继续小峡谷的路段……

(三)

其实克服困难最需要的是经验和准备。有了第一次的经历,后面的路便容易了。后面谷底之旅依然难行,不过难度系数要低于第一次攀爬;在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和相互支持下,我们很容易的来到一个较为平缓和宽阔的平台处。

这时,时间早已过午,很多人已经饥肠辘辘了。我们决定在这里做最长时间的休整,以补充食物和水分。

大家纷纷解下背包,拿出自己食物。这时我才发现,原来我手提着兜子里装满了蔬菜和食物。大家准备得很齐全也很丰富,这让我携带的极为寒酸的食物并不足虑。

在这块空地上,我们总共支起了两套炉具,吃了一顿颇为丰盛的涮锅。所有队友都围拢过来,这让原本的宽阔变得狭小;不过没人理会这些,一边吃着,一边开着玩笑。整个聚餐点充满了笑声和打趣、拌嘴声。

我干脆是站着完成整个进餐过程,自己寒酸的食物根本没拿出来。反正这时的我们也不分彼此,有酒就喝,有菜就吃。聚餐中,我特别敬了大力水手一杯酒;因为正是他的努力,帮助我们克服了最困难的路段。

这顿难忘的午餐持续了接近一个小时。我们将两个锅里的食物彻底的消灭掉后,便小心的收拾聚餐地。

我们是一群爱护环境的人,每一次休整都要小心的带走所有垃圾;而在我们前面的人并没有这样做。这让我们在选择聚餐地时颇多踌躇。这一次,我们一如既往的带走自己的东西。我们没有能力清理前人留下的污迹,但我们可以做到不再为这个清凉世界添加阴暗的一笔。

休整之后,我们继续谷底之旅。

昨夜的大雨虽然为我们造成了负担,但因为没有进入到真正的雨季,我们还是到达了雨季无法进入的地方,并在那里滞留也比较长的时间。象大力水手和云水禅心这样比较爱照相的人,始终没有停息搜寻的脚步,他们想在自己的世界中留下更多的东西。

大约十四时左右(我想是那个时间,我在疲劳和高兴的状态下,总是容易忽略时间),我们开始返程。

返程总是依依不舍,这或许是我的一个弱点。我喜欢自然的气息,也喜欢人的热情。在这个谷底,所有这些因素都不缺乏;然而我无法永远留住这些东西,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把这些永远书写在游记里,永远镌刻到记忆里。

从谷底返程差不多是休闲的速度,大家没有急于赶路的心里。我想:大家或许和我一样,想要在自己思想里留下一些美好的东西。从这个角度来说,我本就是这个群体中最普通的一个个体。

返程的途中,我们再次遇到了那些来自沈阳户外群的朋友们。两支队伍很快并到了一起,这让我们这支队伍忽然壮大起来。

同路的朋友们相互打着招呼,相互交流着,兴致颇高。我突发奇想,为什么两个群不能联谊一下呢,再说相同目标的人本来就是同路人。

我的建议立刻得到了双方队友和管理们的赞同,双方瞬间拧成了一股绳;并在一起合影留念。

经过沟通方知:他们是来自沈阳的岭山户外群,也是一群热爱生命,追求自然和谐的人。

在小峡谷景区的入口,迷糊和北斗七星的爱人因为状态与体力的关系,不再随大队行动,大力水手也因为有急事回家;这样再加上司机红霞,我们的队伍一子缩水了接近三分之一。不过幸好我们是和岭山户外群并队前行,并没有明显感觉到人员减少。

通过这一段公路携行,两队之间已经建立起了共同的感情。我相信,只要有机会,两队共同组织活动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大约同行了近一个小时,两队分道扬镳。岭山户外群因有车要赶,需要顺我们来窟窿山的原路返回,我们则还要穿越至牛心台的第三段徒步之旅。

(四)

第三段徒步完全是公路地段,没有更多的艰险之处,不过对于体力的要求极高;因为毕竟我们已经在先前山、谷之行中透支了全部体力。

我随群出队多次,却极少和群主期待一起行动;仅有的一次也因为是休闲旅游为目的,根本没有了解的机会。所以,我选择和群主一起收队的位置,以了解群主的实际状况。非常出乎意料,群主的年龄虽然大了些,不过徒步能力并不差,是那种很随意的节奏。我相信,即使领队的人速度再快,也决不会轻易甩开他。

云水禅心因为是慢节奏的类型,也选择走在后面。

严格来说,最后这段公路徒步基本上是在拼意志品质了;特别是那些体力透支的女队友。

我见收队并不需要我来操心,便略提升速度,去了解整个队伍的状况。

很幸运,队伍状况良好。乐乐呵呵一直按我安排的,跟随在天佑的身边。

一个小时后,我们开始公路上的第一次休整。这是一塘荷花的所在,景色别具特色。大家因为极少见到这样的景色,便较长时间的逗留和照相留念。十分钟后,我们结束休整,继续公路徒步。

其实和大家出队这么久,我始终压制自己的徒步速度。记得以前交流时,曾和大鹏探讨过徒步速度的问题;严格一点,我自己也并不了解自己的是个什么实力。看到队友的状况良好,公路上又不会迷路。我决定尝试一下自己的极限是多少,便不再克制,甩开大步按自己最容易接受的速度前进。

我因为体力一直留有余地,放开步伐后,很快从收队变成了领队,并和大家逐步拉开了距离。

以我目前的着装在公路上徒步不是最佳的选择,最少脚上的春秋款式登山鞋会对我造成阻碍,走得太快会伤脚,同时也极易引发我腰部与膝部的旧伤。为了自我保护,我不得不略放慢速度,并时时借采摘路边的樱桃缓解这种伤害与单调。

一个小时后,我们开始第二次休整。这时大家水的消耗很大,连我的水壶也消耗了一多半。便纷纷进入一家农舍,补充饮水。

这家的主妇非常开通,并不因为当地缺水而有所不满。

补充了饮水之后,我立即换上了那双轻便的步鞋,带上了备用的护膝;因为我实在担心沉重的登山鞋给自己带来伤害,从而引起膝腰旧伤复发。

换上轻便鞋之后,便更没了顾忌,速度提升得很快,大队很快被我甩开了。我因为着全套迷彩军装,再加上挂了个东北虎的臂章和带着面罩,引起了路人的颇多猜忌;最后判断,我是参加军训的学生或者是军校正在训练的学生。我哑然失笑,有时公路徒步还真要有点承受力。

五十分钟之后。我在一个小镇子处听说附近有座庙,又考虑到后面队友的状况,我便一面等待队友,一面进入第二次休整。

事实上,我第二次休整非常及时。虽然走在前面的大鹏、雪、清溪和天佑等人没什么问题,但走在后面的云水禅心情况不佳,最少背包已经加到在思考的身上。

我们几个还有精力的人,选择到庙里看看。很让人失望,庙内关门。这倒不是庙的问题,而是我们大家都没意识到,其实时间已经很晚了;按正常的作息制度衡量,早过了下班的时间。

这次休整时间略短,因为剩下的路程大约还有三公里多。直到这时,清溪才告诉我们,这段公路徒步有十五公里多。这让我暗暗吃惊,想不到我们这些人还真能走;每一个完成的人都不平凡。

徒步的最后阶段,我决定发挥到极限,看看自己的实力究竟有多强,看看能不能达到我自己所要求的八公里时速。

由于是最快速度,大队很快被我甩到了身后。我采用了小学课文里挑山工的走法,持续匀速,心无旁骛。这种走法确实很快,却也因此而忽略记录时间。很快我就克服了这最后的路段,到达了目的地——五路公交车站。因为没有时间记录,没办法,只好看我和全队的时间差了。七分钟后,大鹏和清溪也到达了公交车站。我大致估算下,我想我的时速在七至八公里之间;如果要达到我自己所要求的八公里时速,可能还需要更努力一些,只是那样,我将无法以同样的负重和速度持续徒步八个小时。不过,以现有负重和现有速度情况下,我完全可以持续徒步八小时,并且在第二天还会以同样负重、速度和状态徒步同样的时间。也或许,我可以每天徒步十个小时;只是,这有待于时机做实践的检验。我相信这样实践的机会会有的。

十分钟之内,十一名队友陆续聚集。果然,云水禅心最后阶段完全是靠大家帮助完成的;不过,她依然值得佩服和赞扬。一个弱者最大的魅力是不失进取的信心,她做到了。

近十八时,我们一行十一人乘坐五路公交车返程。在返程过程中,每个人的脸上满足而乐观,甚至在和我分离的那一刻,都没有忘记打趣几句。这些,也正是我所追求的乐观与简约……

求一篇600字《夏》的散文

夏天的夜晚,晴朗的天空布满星星。我总爱眺望那诱人的星空。

瞧,那无数的星星亮晶晶,像一颗颗珍贵的宝石,那广阔的天空,像一块巨大的屏幕.小星星时而如宝石镶嵌在蓝色的屏幕中,闪烁着淡淡的光;时而又如只只小眼睛眨呀眨的,好奇地在大地上寻找着什么东西.

星星有的喜欢独处,有的则喜欢聚在一块。看那七颗星组成的北斗星,好似一把勺子,我真想把它从天上取下,尝尝用它盛着的银河水,甜不甜,好不好喝。再看那牛郎星和织女星隔着银河遥遥相对,可怜夫妻恩爱却不能相聚,相传他们只能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才能在鹊桥上相会。仔细看你还会发现有十三颗星星组成的天马座,犹如一匹正扬蹄昂首的白马,威武极了。啊,天上的星星是那么多,那么美,我数也数不清,看也看不够……

传说天上原来没有星星,是月亮的女儿为了使挨饿的伙伴们在没有月亮的夜晚,能找到没有饥饿的快乐岛,而将自己变成了星星,给伙伴们照明的,难怪有时在没有月亮的夜晚,星星们闪闪烁烁,忽明忽暗呢!

我仰望星空产生了无限遐想,要是我也能变成一颗星星该多好啊!在没有月亮的晚上,我可以赶忙从蓝色的屏后和伙伴们一块蹦出,为路人照亮前进的道路。累了,在云层里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觉;渴了,在银河边痛痛快快喝个饱。我也要让世界永远光明,永远充满和平与欢乐。 啊!又是一个满天繁星的夜晚。噢,我愿变成夜空中的一颗闪烁的星星

2在我的眼里,夏天有很多优点。所以总是希望夏天快点到来。

夏天的城市多姿多彩。瞧,大街上行走的姑娘们,她们身上的衣服款式新颖,颜色鲜艳。有短裤,有背心,有裙子……一位身穿白色连衣裙的少女飘然而过,宛若仙女下凡。我想:夏天是姑娘们的天下,是展现美的季节。

哎!听,小卖部怎么传来了一阵阵喊声,而且门口挤满了人呢?让我们去看看吧!

哦!原来,太阳公公把在草地上玩耍的小朋友给烘热了,所以小朋友走到了小卖部,要争着买一条美味的雪糕。看,一位小姑娘把钱举的高高的,汗流满面地对老板说:“我要一条冰红茶味的!”老板笑嘻嘻地说:“好,就给你。”拿到了冰棒的小朋友,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包装袋,拿出了一条“热气腾腾”的冰棒,拼命地往嘴里塞,啊!那才叫“爽”呀!

哎哟喂!游泳池里也挤满了人,想看看吗?那就跟我来吧!

游泳池里热闹极了!有的人在跳水,有的孩子在打水仗,还有的人像一条水蛇似的,在水中穿梭。如果你现在是汗流满面的话,你跳进游泳池里,那感觉真是一个字“爽”!如果,再带上一瓶冰冻的汽水或一条雪糕,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出三个字,那就是“太爽了”!

看,我的最爱——夏,虽然热,但如果没有它,我们怎能展示漂亮的衣裳,怎能吃冰冻的雪糕,怎能快乐舒畅地游泳呢?没错,夏是美好的,没有夏我们的生活就会少了许多情趣。

3夏天来了,随着夏天的来临,我们知道又要与酷热的天气为伴了,在这样的一个季节,我特别喜欢它的夜晚,因为只有在夜晚才有难得的一丝清凉。

吃过晚饭,我和妈妈来到公园的湖边散步,轻柔的微风吹拂着岸边的柳枝。柳枝随着清风荡漾着,湖里的荷叶一群挨着一群,顽皮的小青蛙在荷叶上跳来跳去,像是在玩捉迷藏,一朵朵的荷花亭亭玉立地立在湖面上,一阵清风吹过,荷花随之翩翩其舞,煞是好看。白天里不停叫着“夏天、夏天”的知了,现在也安静了。青蛙们又开始了它们的演唱会,它们欢快地叫着,歌唱着。池塘里的小鱼们自由自在地游着。公园里,这边老爷爷们整齐地打着太极拳,那边老婆婆们做着音乐操,玩得不亦乐呼。

黑夜缓缓地笼罩下来,月亮已慢慢地爬上枝头,皎洁的月光照耀着大地,我抬头一望,现在已是满天的繁星。我寻找着北斗七星、牛郎星、织女星……。

这就是夏天的夜,一个时而安静,时而喧闹的夜,一个有故事的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