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情怀散文 舌尖上的情思

2023-02-04

本文目录一览:

舌尖上的茶香散文

1

茶有道,非常道。

茶有茶艺茶道之分。其实,细说起来,都是道,即心灵层面和品格层面的内容。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典雅,内敛,浮荡着一种淡淡的书卷气。

如果说,玉如女子;那么,茶就是书生。

玉,讲究温润,柔和,如一个“帘卷面风,人比黄花瘦”的闺中少妇。

茶,则是巴山听雨的书生,是下马草军书的诗人,是“单车欲问边”的文人,通身上下洁净,无一丝人间烟火味。即使他青衣佩剑吧,也少了杀伐气,多了灵秀的韵致。

汉文化润泽着茶,以及茶道。茶与茶道反之又丰富优美着汉文化和汉文化走来的文化人:二者互为映衬,互为弥补。

2

“手挥五弦,目送飞鸿”的人,案前宜放茶。

“采菊东篱下,悠然望南山”的人,宜饮茶。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时,手中所拿,应为一杯茶,所说之话,也无过于品茶之美,才为得当。

茶,是国饮,也只有国人懂得其妙。

西汉时,最善于享受生活乐趣的天府之国,即有茶饮。二人对坐,三人笑谈,桌几上,就有氤氲的茶香缭绕,就有碧绿的茶汤助兴。文人王褒曾言,“烹茶尽具,武阳买茶”,这是生活常事。那时文人,就用一杯茶,几页书,滋润着一颗洁净的心。

唐代茶文化,更是奇葩一枝独秀,白居易甚至是烹茶高手,并用雪水煮茶,而且很得意地吟道:“吟咏霜毛句,闲饮雪水茶。”陆羽饮茶之余,竟著成文章,称为《茶经》,并称之为“人家不可一日无”。

宋承唐之流风余韵,将茶道发扬光大,以至于出现品茶、斗茶之事。陆游布衣青帆,飘然来到临安,住在旅店里,听春雨,感旅怀,写下《临安春雨初霁》,谈到自己临安生活道:“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更是将茶道书道相提,显示自己的茶艺。

清代,茶馆出现,市井处处,茶香缕缕。几人相约进入茶馆,饮着茶,评说着诗文,是文人最常做的事。

中国文化,之所以水汽氤氲,透着一种灵秀,一种洁净,茶文化实在起着不小的作用。换言之,正是一杯淡淡的茶,润泽了一段辉煌而不失淡雅的文明。

3

茶道的终极目的,在于养心。

中国人品茶,是要求和心境意境相吻合的,否则,就觉得玷污了茶,也玷污了茶道。

这样以来,无论茶艺茶道,都很是讲究的。

相对茶道来说,茶艺是外在的,是具体的,也就是烹茶时表现出的技巧。茶艺的具体要求,在于自然,空灵,如轻云流水,如明月在天,不得有丝毫笨拙,丝毫滞碍。这,是技艺与心灵合二为一的表现,是动作与精神的高度结合,既要熟练,又要求心中有茶,不能旁系,更不能为名缰利锁所牵绊。

唐人烹茶,是碾,是煮。

所谓碾,是将做成饼状之茶碾成末,再放入水中煮。煮时,水刚开,水面出现细小的鱼眼一样的水珠,并“微有声”,称为一沸。当锅边水泡如涌泉连珠时,为二沸,即舀出一瓢开水备用,以竹夹在锅中搅拌,然后将茶末倒进去。锅中水“腾波鼓浪”“势若奔涛溅沫”时,称为三沸。此时,将舀出的那瓢水倒进锅里,一锅茶汤就算煮好。如果再煮,则“水老不可食也”。

饮茶,得细品,否则称为“牛饮”,很为饮者鄙视。

宋代则不同,其重于点茶。所谓点茶,即将筛过茶末放入茶盏,注少量开水搅拌,均匀后再注开水,用茶筅反复击打,产生汤花并在茶盏边不留水痕者为最佳。苏轼笔记记载,自己曾得过冠军,言下很是得意。

明清之后,则为泡茶。

泡茶有讲究,一道水洗杯,称为“洗茶”。二道才是正味,得慢慢喝慢慢品。茶汤入嘴,不吞,舌尖上一转,徐徐咽下,茶香随之浮出,五脏六腑一片熨帖。正如古人言,“有力悦志”,浑身舒爽。至于拿杯罩杯斟茶,各有讲究和名目,花样繁多,不一而足。

这不是作派,是一种涵养身心的过程。

在烹茶泡茶中,一颗心空净净的,与杯中清绿茶汤融为一色,与白云蓝天一起飘摇,是一种“羽化而登仙”的感觉。西方有科学家脑子难以停止思索时,无奈中只得锯木歇息,若会茗饮,烹茶一杯,坐在院子里慢慢的品着,晒着太阳,该多么惬意。

茶艺使心灵洁净,茶道则更是如此,只不过,茶道追求的则是精神上的`空灵。

古人饮茶,饮者和环境,都极有讲究。

饮者得为雅士,腹有诗书,气度闲雅。几个人围着茶炉,或弈棋,或弹琴,或吟诗。谈功名利禄者难入此列;好红尘争斗者远离;至于屑小奸佞之人,或品行不端者,更是难入饮者之列。

饮茶环境,或面朝南山,对窗而坐;或瓦屋纸窗,用素雅陶瓷茗饮;或如《红楼梦》中妙玉的栊翠庵中,几间禅室,几棵梅花,更妙。当然,《水浒传》中朱贵酒楼后窗亦好,饮茶者面对着流水长天,还有芦苇丛里咿呀摇出的小船,饮着清茶,也是一种悠闲的享受。只是,这儿强人出没,杀伐之气太重,和茗饮之道不相适应。

茗饮宜静,不宜热闹。

茗饮宜净,不宜过于杂乱。

茗饮宜在山里,不宜于红尘之中,不宜于争斗之中,更不宜于阴谋诡计机关算计的名利场。

4

一杯茶,涵养了一种风清云白的精神;一缕茶香,熏陶了一种潇洒出尘的人性;一盏碧绿的茶汤,清洗着润泽着国人的心灵。

因此,从汉文化走来的人,总有着水一样细腻的性情,有着晴空流云的洒脱,有着海阔天空的情怀,有着淡淡的书卷气和洁净清爽之气。这些,流溢在他们的身体里、血液里和灵魂里,须臾不离,都是因为一缕茶香在缭绕在晕染。

因此,他们高洁如月。

因此,他们纯净如露。

他们喜欢单纯、美好、平静的生活,一个茶馆,一个茶座,一杯淡淡的茶,把一个个小日子过得行云流水,如诗如画。也因此,他们的心如一朵白莲,馨香淡淡,纤尘不染。

多少年前,站在汉文化的源头,一位哲人说,“上善若水”。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他的话,在后世子孙的身上清晰地映现出来,并流芳溢彩,代代不绝。一个民族,也因此显得水意弥漫,情意弥漫,人性十足。

茶有道,非常道,它润泽的是一颗淡然、平和、安详、善良的心,和国人追求的人性恰相吻合,因而成为国饮。至于效仿者,如缺乏这种人性,仅仅就茶论茶,只是徒得皮毛而已,难得其中三味。

舌尖上的美味经典散文

土家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之一就是饮食文化。我们族人在饮食方面,非常注重健康原生态,营养养生。凡是来土家山寨的人们,那个都知道,这里人杰地灵,高山雄伟巍峨,清江河流灵巧秀丽,这里的汉子重感情,这里的妹子最多情。这里不仅人杰地灵,民风淳朴,还有各色各样的你在外面根本吃不到的一些山珍。下面我给准备来或者即将来我们家乡旅游的宾客们一一作些简单的介绍:

懒豆腐

懒豆腐我们这里的一道名菜,更是具有代表地域性的菜系。这道菜是谁的首创?源于何时,没有明确史料记载,我们也无从考证了。此菜的妙处就在一个“懒”字。有人牵强附会的说,从前有一个懒婆娘发明了这道菜。

此说不仅辱没了懒豆腐的声名,更亵渎了先民的智慧。懒豆腐的“懒”字在这里包含有简单、方便、快捷之意,非懒惰之懒也。

懒豆腐的制作工艺,与豆腐略同。相比传统豆腐的制作,省却了制作过程中的滤渣、烧浆、放石膏等复杂工序。

制作懒豆腐,只消将黄豆中的杂物挑拣干净,清水浸泡,豆子发胀后,石磨磨浆。文火烧开,青菜切细放入即可,风味如此独特的美食,制作过程又是如此的简单,简约。这难道不是先民智慧的结晶吗?你还认为这道菜是懒婆娘偷懒的杰作吗!

懒豆腐是鄂西地区独有的菜系,它既可当菜,又可以当饭。懒豆腐不仅是本地人的`美食,也为外地人所称道。不过外地人习惯称它为“合渣”,我们仍然叫它“懒豆腐”。

懒豆腐作菜时,放点野韭菜,味道极佳。只是肚腹不好的人要注意,可能会引起腹泻。

煮熟的懒豆腐,如果存放一两天,味道则更佳,别具风味。只是天热容易发酵,发酸,不建议存放。

当地人喜欢将土豆同懒豆腐一起煮着吃,味道也不错,宜堪下酒。只是这是一种粗野的吃法,难登大雅之堂。

较文雅的吃法,一定要放些葱花,蒜苗之物,味道要辛辣,若能有漆油相佐,更是锦上添花。吃的人必定酣畅淋漓,胃口大开,真叫一个爽。

懒豆腐不仅是当地的美食,也是前人度过饥谨之年的的充饥之物,救命之粮。记得小时候吃它,不需要添加任何佐料,亦觉清香而甜爽,据说还可以降火。所以说,懒豆腐既可当菜,又当主食。长阳流传一句俗话:吃不过面饭懒豆腐,穿不过草鞋家机布。

以前,特别是度荒年的时候。懒豆腐最养人,要不怎么叫做:“面饭懒豆腐,草鞋家计布”。能吃上一顿懒豆腐,便是一种奢求,一种满足。

曾闻老人有言:过年能够吃上一顿懒豆腐,死了才会闭眼睛。悲哉斯言!真是言者伤心,闻者流泪啊。

鄂西的懒豆腐,虽然养在深闺人未识,不足为外人道。但它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你品尝它的时候,仍能触摸到历史的脉搏,岁月厚重与沧桑,还有曾经人类所遭受的苦难。当然,了解这种苦难,只有了解历史人才能理解,了解鄂西土家人才能理解,只有了解它的味道的人,才能理解。

因为它的味道伴随过你的成长,填满过你的饥肠辘辘的肚子,让你平安度过那些饥寒交迫的岁月。

它的味道如何,其实很平淡。

但是我的记忆中的那种味道,却极不平淡。正是这种极不平淡的味道,使我记忆犹新,历久弥香。

可能有人急着要问我,鄂西山区的懒豆腐,算不算美食?算不算美食,我答不上来,因为我压根儿就不懂美食啊,但它在我的记忆里就是那么的美味。

十碗八扣

土家族款待客人,一般以猪肉或羊肉“烧锅儿”,配三、五碗小菜。重大喜庆节日献待贵宾,采用“十碗八扣”,第一碗是“头子碗”,肉糕垫粉条和黄花,这是不用盖碗的,最后一碗是虾米肉丝汤,其余八碗均先用盖碗(比大碗小)在碗内涂上油,将食物、佐料放进,上格子蒸热,然后以大碗扣上反转过来,拆去盖碗,其菜形制一样,表面光滑。上莱时按顺序一碗一碗的上。每上第一碗,打大盘子的人高喊一声

“大炮手”——,长长的拖腔直到席前。

随之鸣炮,响匠吹起欢快的“菜调子”,东主前来敬酒。

客人边吃,边上菜。

接着出第二碗,打大盘子的人高喊

“顺——”

“菜调子”又吹起。直到上第十碗。

大盘子一声

“齐——”后。

响匠四吹“下席调”,客人饭就吃完了。

客人坐席的席位上下左右,各分大小。十碗菜在桌上陈放也有规矩,或摆“四角扳爪”或摆“三元及第”。除十碗菜以外,上下还要配腌菜碟二个,以为客人解酒解腻,这是我们这里最隆重的筵席。

所谓“十碗八扣”,也即十碗菜中,其中有八碗属于“扣菜”。这十碗菜是:

一碗头子,

二碗笋子,

三碗鸡子,

四碗鱼,

五碗蒸杂,

六碗羊肉,

七碗丸子,

八碗肚子,

九碗正肉,

十碗汤。

头子即肉糕,垫菜为粉条、黄花和木耳之类。

笋子如有海参、鱿鱼,则以笋子垫底。

鱼的垫菜是莲米或花生。

蒸杂的垫菜为洋芋和南瓜。

羊肉的垫菜为豆腐。

丸子或以豆腐做成,或以瘦肉做成。

肚子的垫菜为豆芽或炕黄瓜。

正肉的垫菜为豆豉。汤则由虾子或肉丝做成。

而所谓“八扣”,实际是十碗中,除第一碗的头子和最后一碗汤以外,其它均用扣碗上席。因为第一碗是最好的一道菜,以肉糕、粉丝、肉丝、黄花、木耳等做成,故放在打道出席。而最后一碗汤又叫“醒酒汤”,用于酒醉饭饱之后醒酒,所以放在最后。

介绍到这里,我想你一定嘴馋了,馋的唾腺三尺。要不然,你就不要犹豫了,赶快动身来我们土家山寨,土家人一定会把你们当稀客一样对待的,还会有更多舌尖上的美味,让你大饱口福。

舌尖上的亲情,作文,600字

过新年,自然少不了走亲访友。走亲访友,自然少不了推酒把盏论英雄,里短家长道亲情。

去小姨家,身为厨师的小姨夫亲自下厨炒得美味佳肴,端于桌上。小姨则拿出好酒和各种饮料招待宾客。如今,与亲朋好友相约餐馆的机会越来越多,偶尔的家中小聚,则显得既简约又温馨,质朴中透着浓浓的亲情。

小姨夫做厨师多年,厨艺精湛,现在已是老师的他培养出了不少徒弟。但一说起小姨夫的手艺,小姨总有些不屑:别看他在餐馆炒的菜好吃,在家里炒的菜还是家常菜,味道逊色了不少。一旁的小姨夫却也振振有词:在单位炒出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是我的本职工作,可是在家里,我更愿意做一个普通人,炒得几个家常菜,虽简单,心情却舒畅得很。

我笑着说,小姨夫的手艺很不错啊,自己炒得的菜肴,色香味或许不及餐馆中的菜肴,但里面却融进了一份浓浓的亲情,有人情味,这种佐料是任何餐馆中的美味佳肴都所不具备的。

小姨笑了,释怀地说,照你这么说,你姨夫炒的家常菜倒比餐馆的美味佳肴更珍贵喽?我坚定地说,那自然是。有钱难买亲情在,有料难调心情好啊。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在餐馆中,一道鲜美的菜肴是食材、佐料、调料的精妙配比,是对时间的精妙运用。各种要素如果比例失衡了,菜肴也就有了不同的口味。而中国人最注重的是口味。一旦口味变了,这道菜的价值也就大打折扣了。

可在家中,家是亲情凝聚的温馨港湾,人情味更胜于菜的味道。就比方说,大姨夫知道大姨特别喜欢吃酸,于是就在炒白菜时多放一些醋,别人或许觉得难以下咽,大姨吃着却特别香。我父亲特别喜欢吃母亲腌的臭鸭蛋,每当见到臭鸭蛋,别人都捂着鼻子,父亲却吃得津津有味,还情不自禁地说,当年就是这臭鸭蛋的味道,让母亲走进了父亲的世界,从此便再也离不开。

至今犹记《舌尖上的中国》中有一段经典解说词:“……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才下舌尖,是味道的妖娆浸入;又上心间,是情怀的积淀升腾。可见菜的味道融入了人情味才会意义深刻,才会让某道菜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经久不息,愈久弥新。

如今,社会在飞速发展,人们逐渐喜欢上了快餐文化,亲朋好友之间的交流也变得快速复杂起来,亲情中融入了金钱、名利、地位、利益等各种佐料,这种亲情少了许多人情味,多了几分铜臭味,经不起时间的推敲,也经不起风雨的洗礼,最终会变了味。

这天,小姨夫当主厨,我们这些小兵们当下手,不大会儿的功夫,满满一桌菜就出现在了餐桌上,厨房里的各种香味也就跟着飘到了餐厅。然后,满满一屋子人,围着一张不大的餐桌,挤在一起,品着家常菜,喝着家常酒,随意地说着家乡话,无主题地聊着日常琐事,或激励争辩,或善意调侃,或衷心祝福……无不舒心惬意,情意绵绵,一种亲情在餐桌周围传递,蔓延,升华。

舌尖上的亲情,有爱的味道,思念的味道,还有不离不弃的味道……足够让人用一生去品味,去留恋。

舌尖上的年味散文

过年总是充满着年味,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下面我带来的是舌尖上的年味散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舌尖上的年味散文1

妈妈总是在过年前念叨:“大年三十快到了。”于是,我掰起指头算起来,舌尖却条件反射似的溢出口水来。年,对孩子来说,永远是精致特别、美味扎堆的。

妈妈早就忙碌起来了。刚进腊月,她就把家里的那只老母鸡宰了,精心制成风鸡(腌制风干的鸡),接着晒腌肉,院子里的竹篙上挂了一长溜。杀了年猪,选用新鲜的五花肉,切成长条,不用下锅,无需过热水,直接撒上盐、糖、酒、麻椒等,腌上若干小时。然后将它们取出,用绳子穿起来,晾在竹篙上沥干,再挂在阳光下晒。晒干后,挂到火塘上方的梭钩上没日没夜地熏,熏得黑不溜秋,嗞嗞地滴油,腊肉味就出来了。做菜时,用腊肉炒菜,味道鲜美。在米饭上蒸腊肉,浓浓的肉香就会从锅里飘溢而出……闻着馨香,吃着亲切,平时哪能品尝得到这样的美味?

还有什么年味?捣糯米糕(也叫年糕),期盼未来生活质量越来越“糕”(高)。捣出来的年糕摆成六角形或八角形,在桌子上晾上几天,就浸到水里。水缸满是“水浸糕”,看着喜庆,想着踏实,肚子饿的时候就捞它几条出来,或蒸或炒或煮,别有一番美味。鱼在哪?池塘里呢!三五户人家,春天在池塘里放鱼,年前收鱼。每家分得十几条鱼,剖鱼、洗鱼、腌鱼、晒鱼,嬉笑声一浪高过一浪……吃鱼、品鱼、炸鱼圆,一饱口福的同时,无论如何得嘴下留情,要留一条鱼过年,以示“年年有鱼(余)”之意。

年鱼的鲜味还在舌尖上萦绕,转眼就到了年三十。一大早起来,我们就忙着给父母打下手,一家人为准备一桌丰盛的年饭忙碌起来。孩子们平时难得吃上一顿丰盛的菜肴,盼过年,其实就是盼望能够大鱼大肉地胡吃海喝一顿。一家人围一桌,其乐融融,和谐美满。那杯中的酒,已经不是酒,分明是浓浓的血脉之情。舌尖上的年饭,吃的不仅是美味,更有一份欢乐和团圆。

大年初一,欢欢喜喜去拜年!小伙伴们早早起床,穿上漂亮的新衣服,朝娶媳妇、搬新楼的人家奔去,几颗糖,几根甘蔗,几个茡荠,几把瓜子,几块炒米糖,几粒大红枣,把大伙儿打发得心满意足。一上午跑下来,就有十来天可供嘴馋的零食了(哪能饕餮一气,只会悠着有计划地吃)。

“新年到,真热闹,穿新衣,戴新帽,敲锣鼓,放鞭炮,扎花灯,闹元宵……”年一过,元宵节就来了。妈妈用温水和好年前碾好的糯米粉,一家人团坐在一起,开始搓汤圆了。烧开水,把一个个汤圆下到沸腾的锅里,等汤圆如白鹅一般浮出水面,就可以开吃了。汤圆下了肚后,妈妈会笑着对我们说:“从明天开始,舌头也该休息啦!”怎么会呢,吃过汤圆,还有糍粑(也叫月半粑)等着我们呐!吃完了糍粑,舌头就真该休息了,都说“吃了月半粑,各人做庄稼”。

现在的孩子,谁还期待过年吃点什么?但在我记忆里,永远欢腾着以吃为代表的年味。每每想起,才下舌头,却上心头。

舌尖上的年味散文2

舌尖上的中国,这个名字大家应该耳熟能详,而我家,也上演了一出“舌尖上的中国”。

听说爷爷奶奶正在做饺子,我一个名副其实的大闲人,也是该露露手了,便赶过去帮忙。我摩拳擦掌,把时时刻刻不离手的手套都脱了,随手抓一个饺子皮,学着爷爷的'样,转转捏捏,往里头添馅;最后像变魔术一样捏了一道边,馅就老老实实地“躺”在了里面。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饺子上会出现“皱纹”。我开始“加工”了起来,越捏越糟,适得其反,还破了一个洞。我把饺子扔给奶奶,想让奶奶帮忙“整容”,“不行,你的自己做,”老爸喝止了我,“刚刚某人还说…”我的脸瞬间涨的像滴出血来,一把抓过饺子,道:“看好了,我会!我是清白的!”“我看你的脸色的却是青一块白一块!”表哥调侃我道。我冷哼一声,学着奶奶的样,把饺子放在水里滚来滚过去,一个光滑无比的饺子响当当地诞生了!我向爸爸看去,他却站在不远处笑吟吟的看着我,顿时明白他用的是激将法,向他投一个坚定的眼神,我便继续埋头苦干。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子阳大师的手下,白白嫩嫩的饺子花样百出,改头换面,成了小兔子的形状,爱心的形状,成了我“蒋氏的创意饺子组!”

“煮饺子喽!”随着爷爷一声大喊,饺子被端到了厨房,我们把饺子放入了锅里,饺子一个挨一个的在锅里沸腾。

等着,盼着,新出锅的饺子来喽!几分钟后,众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魔爪伸向盘子,狼吞虎咽。我也不例外,辛苦了这么多时辰,就坐等这一刻了,我一人就占了一盘,不一会儿就吞了下去,这么几个都不够塞牙缝,便捅了捅表哥:“看!灰机!”趁表哥的目光在天空中飘荡,我抓住机会夺过他盘中的萝卜馅的饺子,迅速往嘴里一个接一个的送,滑溜溜的进了我的肚子,等表哥发现时,盘中已经空了,我也早已逃之夭夭。

奶奶家的饺子,香香浓浓,无比美味,有种清香直达人心扉,淡淡的清香环绕在舌尖上,更有种年味,舌尖上的年味!

舌尖上的故乡情散文

我的家乡,因独特的地理环境也演绎着属于自己的美食之情。在东北四季分明的沃土之上,黑土地滋养着一代代子女,秋季肥沃的收获后,却又是漫漫寒冬,颗粒无收。于是,美食的四季在这片土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因地制宜,因时而食,留下了代代人对黑土地的思念。

自古以来,吃都是不变的话题。先人们凭借着不凡的智慧,就地取材,融合着各地物产,解决着温饱问题。蒸炒烹炸,腌渍风干,各样吃法,用简单的食材烹制出别样的佳肴。当食物被送入口中,与味蕾缓缓碰撞,你侬我侬,将每一样独特的味道传送进入大脑,茶米油盐酱醋茶,阐释出酸甜苦辣咸五味之美。填饱肚子,饭为钢,而在温饱之余的舌尖之情,便成为了烹饪这门艺术的情怀品。

一.漫漫寒冬舌尖情

一望无际的大平原,肥沃的黑土地,丰收季节自然是“秋收万颗子”之景象。然而,在金黄色的喜悦之中,人们猛然间意识到,收获之际也是凋落之际,落叶铺地席,寒风也渐渐而来。冬的歌喉急风骤雨般到来之时,漫漫寒冬夜开始了他的`旅程。

东北的冬天时间很长,往往从十一月份到来年的三月份才算是尽退,几近半年之间,一方土地全无生机。为了熬过漫漫寒冬,东北人开始在秋季储存粮食,根据家中人口存下一袋袋的土豆,晾白菜,晒辣椒,冻秋梨,腌酸菜,用尽各种方式使食材足矣挨过冬季。这其中在冬季最为舌尖所留恋的,便是一缸缸腌渍的酸菜。

小时候,大约每年十月份中旬,奶奶便会开始腌酸菜。把晾晒好的白菜放入缸中,加入清水,撒好盐,密封,看似简单的过程需要漫长的等待。那时,在院子里便会出现一种奇观,满院子晾晒的白菜,满院子用大石头压好的大缸。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在每个大缸前想象酸菜腌渍好的味道。

大约半个月后,酸菜算是可以新鲜出炉了,天气也渐渐冷了下来。当新鲜的蔬菜再找不到影子的时候,酸菜就成了饭桌上的宝贝。土豆和肉与酸菜一起激发的香味,早在制作中就早早的溢了出来,土豆和肉,香甜而不腻,酸菜则酸却不违和。在冰天雪地的室外,走进暖和的屋子中,再尝上一口热乎乎的酸菜,幸福便从舌尖之上涌入心头。小时候的我挑食,也不怎么不喜欢吃肉,但每次只要是在酸菜里炖好的肉,我都会照单全收。

入冬两三个月,也就进了年,三十晚上的年夜饭自然少不了酸菜饺子。每年,和家人们在一起享受美食的时光,慢慢扎根在我的记忆中,成为了孩童时最温馨的回忆。当我走出东北,走出这片土地的时候,最留恋的舌尖味道,是这一份沾满浓浓乡情的酸菜。

妈妈曾说:“在曾经那个物质不发达年代,交通不方便的年代,酸菜就是冬季餐桌上的重头戏。不论是温饱,还是解馋,都满满是酸菜的功劳。”是啊,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在东北的冬季,餐桌上新鲜蔬菜的出现早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秋天时,家家户户大费周章的囤菜景象也突然间所剩无几,而酸菜也被慢慢指责食用过多会影响健康,然而,这依旧没有挡住家乡人对它的喜爱。腌酸菜,似乎已经随着曾经困难的岁月刻印在了家乡人的心中,每一次腌渍,食用,都早已不是因为温饱,而是一种情怀与热爱。

二.炎炎夏日西瓜情

漫漫寒冬,冬去春来,故乡的春却是极短的,忽然间就已经转暖,夏天就姗姗来迟了。虽然冬季的天气极尽寒冷,但到了夏天,依旧会酷暑难耐,在炎炎夏日下大汗淋漓。

家乡盛产西瓜,在没有空调和wifi之际,夏日的酷暑中最幸福的事无非是吃上一口可口的冰镇西瓜。将切好的西瓜放在冰箱冷却一会,这时候的西瓜是最解暑的美味。小时候的夏日,每次在外面玩耍回家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痛痛快快地吃上几口大西瓜。傍晚,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边吃着西瓜,边聊着天。我贪嘴,总是要妈妈多切来一些西瓜,飞快地吃完,似乎是怕谁抢去我手中的西瓜一般。而爷爷拿着蒲扇,还不待我吃完,就指着书本中的诗词,一句句教我吟诵。我时而认真地听着爷爷的话,时而又俏皮的做着鬼脸,将诗句乱背一气,将全家人逗得哈哈大笑。那时候,快乐很长,生活很慢,幸福很满。微凉的夏风从身旁吹过,仰头望着落日渐渐染红湛蓝如许的天空,仿佛时间都停止在那些深夏的梦境里,缓缓而来,却又飞逝而去。

入学后的那些日子,夏夜伏桌学习,一杯甜甜的鲜榨西瓜汁总是会被妈妈准备好,每一个夏季都不会有误,十几年如一日。在书页与课本间,参杂着妈妈一日日的陪伴。高考的备考间,也正是妈妈切好一块块西瓜轻轻的放在桌旁,没有催促,没有责备。正是这一杯杯西瓜汁,在那些盛夏的日子成为了我学习中的解压品。每一口香甜,都伴着妈妈温馨的爱流入我的心头,在心中跳动着,压抑下了烦闷与焦虑。在现在这个空调风四处能及的年代,盛夏的那些夜晚,我仍是喜欢捧着半个冰镇西瓜,用勺子慢慢挖着吃,再配上一杯冰冰凉凉的现榨西瓜汁,回味之间,在舌尖上激荡的滋味在回忆间变为情怀,一瞬间仿佛回到了最初的岁月。

梦遥千里,不论我的脚步走在何方,故乡那一缕舌尖上的味道在他乡游走,绽放在记忆之中,在岁月中寻觅着那份浓浓故乡情。

舌尖上的记忆散文随笔

关中人喜食面食,每年入春,头一镰韭菜,头一坛浆水菜是菜盒最好的搭档。

立春过后,草芽发了,韭菜也顶出地面,一天不见就冒一节子。初春的荠菜,最嫩最鲜,除了包饺子,关中人最喜欢用荠菜窝浆水。主妇们将焯好的荠菜放进盆中,倒入浆水引子再撒上一把玉米面,然后边搅边念念有词:浆水浆水酸溜溜,省得当家滴囔嘟嘟。浆水窝好了,主妇们定会割上几镰韭菜烙上几锅菜盒子,让当家滴去巷口的老碗会上长长脸。谁家的婆娘能行,只需在老碗会上瞅瞅各家的饭菜便知。

烙菜盒,更是考验各家主妇做饭的基本功,色香味取决于每道工序,从和面到出锅,每道工序都马虎不得。舅婆在世时常说面需采硬搅软才能筋道酥脆。浆水菜拌上葱末姜末红辣子,佐料一撒,香味在筷子的翻动中扑鼻而来,韭菜配上金黄的炒鸡蛋,看一眼都会令人垂涎欲滴。而菜盒最关键的工序就是火候了。舅婆说麦秸火性让,每添一把麦秸杆,要用烧火棍小心翼翼拨开,空开锅底位置,这样烧火烙出的馍才不会焦。若是把烙菜盒比作打仗,那火候就是军师了,关系着胜败。小时候,要是谁家馍烙焦了,大人们常用一句“吃焦焦能拾钱”来哄啜娃娃。而那时候,即便是焦馍馍,也有一股麦香味儿。

常言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做饭也一样。菜盒要想做好,擀面是首要。我一次擀面是八岁。那天下午做完作业,突发奇想烙个菜盒给爸妈一个惊喜,凭着以前爬在面案边看大人做饭的记忆,挽起袖子说干就干,剁好浆水菜拌好调料,笨手笨脚地和好面,然后就兴致勃勃地擀起面来。由于面和的'太软,不是粘擀仗就是粘案,面没擀开,上面净是窟窿。这可咋办,苦思冥想,我从面的边上掐上一小块,在掌心中团成团,再拍成薄面片儿补在窟窿上,那一刻,为自己这妙招飘飘然了。那天,手忙脚乱地忙了半下午,把自己抹得像个白脸奸贼,烧光了半担笼麦秸,铁锅被烧的通红,菜盒也进不了锅。大姐回家后大笑不止,看着满是补丁的菜盒,戏谑道:古有女娲补天,今有瓜女子补面。那天傍晚,妈手把手教我们烙菜盒,第一次明白做饭并不是看起来那么简单。

在儿时的记忆中,关于做饭,妈的口头禅是“熟能生巧,没有坏咋有好”,舅婆常说的却是“好好学,以后走到人家屋里,能做一手可口饭就不会被人下眼观”。

如今,烙菜盒已是小菜一碟,而妈已年过古稀,舅婆也走了好多年了。烙菜盒的大铁锅早被电饼铛所代替,火色轻重只需摁下按钮。物质生活的提高,每个季节都有新鲜蔬菜,菜盒品种不再单一,面粉白如雪,不用采硬搅软也能做到筋道酥脆,但再也吃不出曾经的麦香味儿了。

舌尖上的记忆短篇散文

舌尖上的记忆

一直以来,都不知道它的真正芳名是什么,只知道它的俗名叫“慈卡”。

十几年前,家里还没奔小康,一日三餐是父母最操心的话题。每年的4月份是我最欢喜的时候,因为可以肆无忌惮地去田里面摘小黄花——“慈卡”,然后回来做我认为最好的`“山珍海味”——黑粿。

黑粿的味道至今还残留在我的心田里,那深绿色的粿皮,咸咸的黄豆馅,让人垂涎三尺。记得总是在风和日丽的一天,挎着篮子去田野里摘鼠麴草——一直以来的“慈卡”,在乡土田野里,闻着生命的芳香,和一群玩伴嬉闹着,赛跑着。闽南天气,尤为多变,每年都要和外婆赶在清明之前把鼠麴草采摘完毕,否则它将伴着新一轮的耕种消失。那会总是盼着时间过得慢一点,和外婆拿着花篮,拍手雀跃在田野里,摘鼠麴草的欢乐早已超越了吃黑粿的那一份甜蜜。

清明时节雨纷纷,每一次的清明节,我都会手拿着鼠麴草,站在院门口张望,直到疼爱我的爸爸一脸怜惜向我走来,牵着我的小手回家。父亲总是对母亲说:孩子想外婆了!孩童的我,的确不懂那一种思念的落寞。但是,只要妈妈一批评我,我就会抱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嚷着我要去找外婆,而每次到最后,妈妈都会抱着我哭一场

在田地里,黄土小路上,只要一瞧见鼠麴草,都是格外想念外婆,外婆是在我5岁那年去世的。每次清明节去舅舅家,看着客厅上那盘黑粿,想起和外婆在厨房里一起等待黑粿开锅的时刻,耳畔响起外婆用她饱经风霜的嗓音教我唱的童谣,记得我淘气爬树摔伤时,外婆那一脸担忧的泪水。

妈妈不懂得做黑粿,从外婆离开后,我就没有再吃过黑粿了。直到有一天,爸爸神秘地在我手心里放着一颗黑粿,“还记得黑粿的味道吗?”哈,可不就是黑粿嘛!

和鼠麴草一样生机勃勃的外婆早已回到泥土和阳光中了。清明时节里,站在楼上,眺望田间,满山野里的鼠麴草依旧在招手。

我是鼠麴草的孩子,永远忘不了黑粿的味道,那是舌尖上最幸福的味道,心海里最深刻的记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