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为政篇第二 论语为政篇第二原文及翻译

2023-02-04

本文目录一览:

论语为政篇第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志于学:志者,心所欲往,一心常在此目标上而向之趋赴之谓。故有志必有学,志学相因而起。孔子之所志所学,当通读本章自参之,更当通读《论语》全书细参之。能志孔子之所志,学孔子之所学,乃为读《论语》之最大宗旨。

        而立:立,成立义。能确有所立,不退不转,则所志有得有守。此为孔子进学之第一阶段。

        不惑:人事有异同,有逆顺,虽有志能立,或与外界相异相逆,则心易起惑。必能对外界一切言论事变,明到深处,究竟处,与其相互会通处,而皆无可疑,则不仅有立有守,又能知之明而居之安,是为孔子进学之第二阶段。

        知天命:虽对事理不复有惑,而志行仍会有困。志愈进,行愈前,所遇困厄或愈大。故能立不惑,更进则须能知天命。天命指人生一切当然之道义与职责。道义职责似不难知,然有守道尽职而仍穷困不可通者。何以当然者而竟不可通,何以不可通而仍属当然,其义难知。遇此境界,乃需知天命之学。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又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为学,至于不惑之极,自信极真极坚,若已跻于人不能知,惟天知之之一境。然既道与天合,何以终不能行,到此始逼出知天命一培界。故知天命,乃立与不惑之更进一步,更高一境,是为孔子进学之第三阶段。

        孔子非一宗教主,然孔子实有一极高无上之终极信仰,此种信仰,似已高出世界各大宗教主之上。孔子由学生信,非先有信而后学。故孔子教人,亦重在学。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盖孔子仅以所学教,不以所信教。孔子意,似乎非学至此境,则不易有此信,故不以信为教。此乃孔子与各宗教主相异处。故学孔子之学,不宜轻言知天命,然亦当知孔子心中实有此一境界。孔子既已开示此境界,则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之,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学者亦当悬存此一境界于心中,使他日终有到达之望。

        耳顺:外界一切相异相反之意见与言论,一切违逆不顺之反应与刺激,既由能立不惑,又知天命而有以处之,不为所摇撼所迷惑,于是更进而有耳顺之境界。耳顺者,一切听入于耳,不复感其于我有不顺,于道有不顺。当知外界一切相反相异,违逆不顺,亦莫不各有其所以然。能明得此一切所以然,则不仅明于已,亦复明于人。不仅明其何以而为是,亦复明其何由而为非。一反一正,一彼一我,皆由天。斯无往而不见有天命,所以说耳顺,此乃孔子进学之第四阶段。

        事物之进人于我心,其最要关键,在我之耳与目。本章专举耳顺,盖举此可以概彼。抑且目视由我及外,耳闻由外及我,论其自主之分量,微有区别。又目视偏于形物,耳听深入心意。目见近而耳闻远,即古人前言往行,亦可归入耳闻一类。故举耳可以概目。学至于知天命,则远近正反,古今顺逆,所见皆道,皆在天命中。将更忠于自尽,将益恕于待物。于已重在知其所当然,于人重在明其所以然。明其所以然则耳顺,一切不感其有所违逆,于是而可以施救,可以为治,可以立己而立人,达已而达人。然则天命之终极,岂非仍是此道之大行?故人道之端,要在能反求诸己。忠恕之极,即是明诚之极,天人一贯,而弘道则在己。

        从心所欲不道矩:从,遵从义。或说:从字读如纵,放任义。矩,曲尺。规,圆规。规矩方圆之至,借以言一切言行之法度准则。此处言矩不言规,更见其道言。圣人到此境界,一任己心所欲,可以纵已心之所至,不复检点管束,而自无不合于规矩法度。此乃圣人内心自由之极致,与外界所当然之一切法度规矩自然相治。人内心自由之极致,与外界所当然之一切法度规矩自然相洽。学问至此境界,即己心,即道义,内外合一。我之所为,莫非天命之极则矣。天无所用心而无不是,天不受任何约束而为一切之准绳。圣人之学,到此境界,斯其人格之崇高伟大拟于天,而其学亦无可再进矣。孔子此章,仅自言一己学问之所到达,未尝以天自拟。然孔子弟子即以孔子之人格拟于天之不可阶而升。如上阐述,亦未见为逾分。

        此章乃孔子自述其一生学之所至,其与年俱进之阶程有如此。学者固当循此努力,日就月将,以希优入于圣域。然学者所能用力,亦在志学与立与不惑之三阶程。至于知天命以上,则非用力所及,不宜妄有希效。知有此一境,而悬以存诸心中则可,若妄以己比仿模拟之,则是妄意希天,且流为乡愿,为无忌惮之小人,而不自知矣。学者试玩《学而篇》之首章与末章,而循循自勉,庶可渐窥此章之深处。盖《学而篇》首末两章,只从浅处实处启示,学者可以由此从入。此章虽孔子之自道,无语不实,其中却尽有深处玄处。无所凭依而妄冀骤入,则转成谈空说玄,非孔子以平实教人之本意。

        孔子又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义与此章相发。自志学而立而不惑,皆下学。自此以往,则上达。复天命故不怨天,耳顺故不尤人。此心直上达天德,故能从心所欲不矩,而知我者惟天。知命耳顺,固非学者所易企,而不怨不尤,则学者所当勉。行远自途,登高自卑,千里之行,起于足下,学者就能为而勉为之,亦无患乎圣学之难窥矣。

                          选自钱穆《论语新解》

(论语)为政第二的内容

论语·为政第二

内容摘要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全书总共20篇。《论语》是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平日的言行记录收集起来,整理编成的。其中有孔子的言论,也有弟子们的自相问答,它集中阐明了孔子“礼”和“仁”的学说,是儒家思想所依据的经典。

正文

原文

原文

为政第二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儿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君子不器。」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己。」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哀公闻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勤,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勤。」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论语*为政第二》原文、注释、翻译与解读

这一篇章主要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应用问题,孔子的思想具有极强的实践意义,他的思想深入了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因此,这一篇可以说是学而篇的进一步理解。

【原文】2.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译文】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在自己的位置众星就会四面环绕着它。”

【说明】孔子的思想反复强调“仁”,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这里说的意思就是执政者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通过修养道德确立自己的领导威信,以威信治理国家,就会实现无为而治的局面。反映的是孔子的典型的德治天下的思想。

【原文】2.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思想纯正。”

【说明】孔子晚年删订《诗经》,是因为他看到了诗歌的兴观群怨的功能,他的思想中认为人的成长和生命发展要“兴于诗”,足见孔子对诗歌的重视。因此,也有人认为这句话是孔子对自己删订《诗经》时把握的一个原则。所以,有人译成:删订《诗经》三百篇把握的一个原则,就是要思想纯正。

【原文】2.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孔子说:“用政令去引导,用刑罚去规范民众,老百姓就可免于犯罪,但他们却不知道羞耻;用道德来教化他们,用礼制来约束他们,老百姓不但会懂得羞耻,还会自觉的遵守法律走在正途上。”

【说明】孔子注重人的心灵修养,所以治世他也看中以礼服人、道德化人的作用,实际生活中也是这样凡事一旦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事情就好办了。内心认识不到位,有抵触情绪,效果是不会好的。

【原文】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向学,三十的时候有了自己的人生立场,四十岁的时候不再困惑,五十岁的时候,知道了天道运行的规律,六十岁的时候,就没有我不中听的事情了,到七十岁的时候,就可以随心所欲而不违背法度了。”

【说明】孔子在这里叙述的是自己不同人生阶段的感受,也可以看作是他认识到的不同人生阶段所达到的境界。我的理解孔子所说的“立”不是通常单纯理解的立家、立业问题,而是指这个时候人应该确立一个对人生和世界的稳固看法,有了自己的独立价值判断和思想,用今天大学生教育经典的话来表达就是,这个时候人应该具有了自己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就是独立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用孔子的思想解释就是知礼(《泰伯篇》8.87章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尧曰篇》第20.3章“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季氏第十六》篇第13章有“不学礼,无以立”说的都是这个意思)有信(《颜渊篇》12.7章“名无信不立”讲的也是同样的道理)才能立。在佛学上理解,就是这个时候有了定力。而之所以不惑,是因为人的困惑皆起于情、起于功名利禄,经过十几年的磨砺,终于看穿了世界,懂得了功名利禄,包括情感皆是身外之物,生不能带来,死不带走。懂得了这些,也就懂得了放下,也就做到无惑了。至于命的说法,我的理解是建立在唯物的客观的无神论基础之上的理解,命就是规律,天命就是客观规律,是整个世界和人生的总体运行规律。懂得了这个规律,才是耳顺和从心所欲的前提。

【原文】2.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文】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不去顶撞父母。”樊迟赶车,孔子告诉他说:“孟懿子问我什么是孝,我对他说:‘孝就是不要违背’”。樊迟说:“什么意思啊?”孔子又说:“老人活着的时候,要按照礼仪侍奉他们;老人死了的时候,要遵照礼节安葬她们,按照礼仪祭祀他们。”

【说明】这一段描述的是孔子与弟子樊迟在路途中的一段对话。反映了孔子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对生死大问的理解深层次问题,不仅仅是对孝的说明。

【原文】2.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译文】孟武伯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父母唯一担忧的是他生病。”

【说明】  孔子说的话都有极强的针对性,从这一句话看来孟武伯这个人的身体很不好,他的父母重视为他的健康担忧。言外之意总让父母为他的健康担忧就是不孝。我们今天看来,是不是孟武伯该注意锻炼了啊。由此看来,推而广之,儒家所提倡的不仅仅是孝顺的问题,其实一个人活着如果能够不让别人为他担忧,就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境界。

【原文】2.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译文】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讲的孝,是说能够养活父母。牲畜也都能得到饲养。如果不敬重父母,有什么差别呢?”

【说明】孔子与弟子就孝的问题不断的问答,在孔子的思想中对孝的理解是有层次的,孝有底线。杨树达《论语疏证》一书中针对这句话曾引用《礼记.祭义》篇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说的正是孝的底线。而更高层次的孝则是孔子所说的“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原文】2.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译文】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儿女在父母面前经常有愉悦的脸色,这很难。父母有事的时候,能够替他们去做;又好吃好喝的时候,让父母先享用,竟以为这样就是孝吗?”

【说明】从孟懿子到孟武伯再到子游问孝,现在又到子夏问孝了。孔子给出的答案每次都不一样,这不仅反应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也体现了孔子的实事求是的精神,所以说实事求是是因为孔子依据了每个学生的不同资质和情况,有针对性的解决了他们思想上的困惑,为不同的人开出了不同的药方,同时也提出了不同的努力目标。

色难,说的是孝的最高境界。《礼记.祭义》篇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礼记.说苑建本》篇又说:“父母怒之,不作于意,不见于色,深受其罪,使可哀怜,上也;父母怒之,不作于意,不见于色,其次也;父母之怒,作于意,见于色,下也。”《吕氏春秋孝行》上说:“龢颜色,说言语,敬进退,养志之道也。”说的就是孝道的最高境界是养志,而不单纯是养口体啊。

【原文】2.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译文】孔子说:“我给颜回讲了一天的道理,他从不违背,好像很愚笨。讲完之后我反思观察他的言行,发现他会不断的有新的发挥。看来颜回不是愚笨啊!”

【说明】颜回不违又能足以发,足见其大智若愚。其大智若愚就在他听而不说。从另一个角度说颜渊没有当场应机对答、与师共舞的本事。

【原文】2.10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

【译文】孔子说:“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生活中的一贯表现,考察他一贯安于的习惯,他怎么可以隐藏呢?他怎么可以隐藏呢!”

【说明】这句话体现了孔子识人的方法问题。如何识人是正确用人的前提,因此,这句话很值得做领导的玩味。杨树达解释“以,用也。所以为其所用之方术。由,行也。所由为其所由行之径路,所安谓其所愿乐也。”

【原文】2.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不断地重温和实践所学过的东西从而知道和发现更多新的东西,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说明】古人对师道有很深刻的认识和论述。《礼记.学记》篇记载这样一句话:“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说得就是仅具备记忆问答之类的学问的人,是不足以做老师的。《荀子.致士》篇说:“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故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杨树达老先生认为“记问博习。强识之事也;温故而知新,通悟之事也。孔子之教,以通悟为上,强识次之。故温故知新可以为师,记问博习无与于师道也。”看来对师道与师术的认识,古人远比我们今人更深刻啊。温故而知新,其实讲的就是在熟能生巧的基础上的创新问题,能够有创新和发现,就可以成为老师了。孔子不反对有记问博习的人做老师,但这样的老师太多,自然就难以培养更多的创造型的人才,没有创造型的老师难以培养创造型的学生。这个时代更需要有大批的温故而能知新的老师。

【原文】2.12子曰:“君子不器。”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可以作器物。”

【说明】这句话极为简洁,但却包含了孔子对教育极为深刻的认识。它体现了孔子的教育目标,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上,而在于培养具有广泛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创造性人才上。君子本来就是孔子思想当中很高的目标,“器”也就是器物,器物的特点就是固定不变,无论是外在还是内在,亦或是其用途都是一成不变的。“器人”容易拘泥固执不变,也容易钻牛角尖。孔子说的“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子夏说的“致远恐泥”都是这个道理。我们也常说某人不成器,其寓意就是说某个人连最低的基本能力都不具备。后文《公冶长》中还有一段很有情趣的师生对话,孔子说子贡是“瑚琏”,也就是说子贡是高级的器物。以子贡之才,纵横六国,孔子这位老师却评价他只是一位高级的器物,足可以见到孔子的教育理想之高。《易经·系辞上》有一句话说的是“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雍也篇》也记载孔子说过“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样一句话,可见,孔子要培养的人是把握规律、掌握大道的人,是希望自己的学生成为形而上者而非形而下者。读《论语》我们会领悟到,孔子的教育理想是将弟子培养成人,而不是成器,因此教育的层次我们就可以看得出来了。教育可以大致分为成器、成才、成人这样三个由低到高的层面,我们如今的高等教育几乎没有什么更高的追求了,只是满足于学生能够成器,而不是向孔子那样追求使自己的学生成为一个大写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的人了。今不如昔,哀哉,哀哉啊!

【原文】2.1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子贡问什么是君子。孔子说:“君子要先做后说。”

【说明】这句简单的师生问答,却包含了很深的人生道理,讲的是言行之间的关系问题。孔子告诉子贡先做后说的人才可以称为君子。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是言过其实,说了不做的人,大概自贡有说的过多的问题,所以,孔子针对他的情况,告诉他要先做后说。原文“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我感觉这样断句会更好:“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原文】2.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勾结,小人勾结而不团结。”

【说明】这一句话按原意翻译起来比较难。关键在周与比的理解。字理上解释周字的字义是从田畴整齐划一、庄稼密布引申而来,一是指密,二为遍、满。比,像两个人紧挨着,会以为紧密。从字理的解释来看,君子的周是着眼于大局的周,而小人的比,是基于局部的比。周比都有紧密的含义,但反应的本质却不一样。君子与小人的这种行为和意识虽然都发自真情,但对社会而言结果大不一样。君子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在大局,涉及了其心中的大局观,儒家思想中的大局观最高境界是宇宙观,是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正是君子的境界。而小人的出发点是为了一己的私立,为了一己的私立才相互亲近紧密,谁有用才和谁亲近,这正是小人有用的原则。君子的周是长久的、大气磅礴的、开放的;而小人的比则是小气的、暂时的、封闭的。这段话其实体现的既是两种不同的世界观,也体现了两种人不同的修养。说到底是对人的认识和区分问题。张祥龙从现象学的角度解释为君子广泛地跟人打交道,但不跟任何人建立对象化的“党派”关系。

【原文】2.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学习但不思考就会迷惘,光思考不学习就会很危险。”

【说明】我的理解一味地学习不加思考就会迷惘,是因为知识积累多了在大脑中,就会杂乱无章,相互搅混在一起是非善恶真假美丑分不出来,就会使人无所适从,因此就会迷惘,不是人生所向。由此我们可见思考的重要,思考就是分析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去伪存真的过程,也是使知识程序化的过程,是理清知识体系思路的过程,有了清晰的思路和逻辑体系关系,人们自然就不会迷惘。这句话涉及了一个学习者的重要品质,那就是要学会选择。要择善、择真、择美,只有这样才能够进步。思而不学危险就在于,这样的思都是胡思乱想,没有知识基础的胡思乱想大多都是从一己的欲望出发的,没有知识的积淀,不懂得认识的基本规律和道理,随欲而为自然就会很危险。

孔子在《卫灵公第十五》篇中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可以作为此章后半句的注解。

【原文】2.16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译文】孔子说:“钻牛角尖,是很有害的。”

【说明】我把这句话之所以译成“钻牛角尖是很有害的”,是因为大多数人都停留在知识和理论的层面,这样的理解也有道理。但我以为孔子思想探讨的大多是做人问题、社会问题、人际交往之道,异端看做钻牛角尖更合适,事实上,生活中钻牛角尖确实是很有害的事情。至于学术上钻牛角尖有的时候并不是坏事,所以,我们不能停留在学术的角度来认识孔子的这句话。从中庸的思想来理解异端,也没错,但也更多的是告诉人们做事不要走极端,走极端就会偏激,偏激对处世是很不利的。

在《子张》篇,子夏说了这样一句话:“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在本篇中孔子说道:“君子不器”,结合这两句话我们来理解这句话会更好。“异端”“致远”就会拘泥,就会到头。而做君子是没有边的,这是孔子思想的基本要求。当然这些是指人与人时间关系的学问,仔细体会就会发现《论语》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原文】2.1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子路啊,我告诉你的都明白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明智啊。”

【说明】子路是孔子的一个心地比较单纯的学生,大概正是子路这样率真的性格,所以在学时的时候,往往会有不自觉的炫耀之嫌,所以,孔子针对他在这方面的问题,告诉他对待知识和学习的态度要诚实。这句话也反映了孔子的学习态度。

【原文】2.18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诲。言寡尤,行寡诲,禄在其中矣!”

【译文】子张向孔子请教如何求取官禄。孔子说:“多听,把可疑的问题存留在心里,可信的谨慎的表述,这样就会减少过失。多看,把可疑的放在心里,其余可信的要谨慎地实行,这样就会减少后悔。说话少过失,行为少后悔,官禄就在这里啊。”

【说明】我想起了这样一句话:“上帝造人的时候,给了我们两只耳朵、两只眼睛、一张嘴,目的是让我们多听多看少说”,言外之意还是说,多说无益。孔子与子张的这番对话,告诉我们的道理不只是在求取官禄的事情上,生活中减少怨恨,就该这样要求自己。多闻阙疑、多见阙殆也是一个人保持独立性,不盲从的重要条件。同样也是创造和发现的基础。

【原文】2.19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译文】鲁哀公问孔子:“怎么做老百姓才会服从?”孔子说:“举用正直的人放在邪曲的人之上,老百姓就会顺从;举用邪曲的人放在正直的人之上,老百姓就会不服。”

【说明】此句对话,正好与该篇的首句“为政以德”相对应,举直目的就是让正直的人以其个人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改造枉者,使枉者也能变好。2.10告诉我们识人的道理后,这里告诉我们的是为政者用人的道理。

【原文】2.20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译文】季康子问:“要使老百姓敬重我,忠于我,为我效劳,该怎么做?”孔子说:“面对老百姓庄重,他们就会敬重你;用仁慈之心照顾老百姓,他们就会对你忠诚;推举好人并且教导能力不足的人,他们就会积极努力可与为你效劳了。”

【说明】官员对百姓如此,才会最大效率的激发生产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所谓的“人脉”,也就是这样慢慢地培养起来的啊!

【原文】2.2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为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译文】有人对孔子说:“先生为什么不从政啊?”孔子说:“《尚书》上说:‘最重要的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然后推广到政治上去。’这就是参与政治,怎么做才算参与政治呢?”

【说明】讲述的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以贯之的道理。大道之所以想通,就在于能够着眼于全部人生。把人生割裂开来看,当然就会是从政与孝乎为孝、友于兄弟无关了。可见看问题的境界和眼光还是有别的。从大局着眼,很多矛盾的问题就不难解决了。哲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而矛盾的另一种说法就是对立统一,世人往往看到了对立的一面,却忽视了统一的一面,而统一的这一性质又正是解决矛盾的另一途径,所谓的第三条道路。而且这也是解决矛盾的最高明道路,这其中大概就隐含着儒家的“中庸”思想。但若想看到第三条道路,非有大局观不可。现如今世界格局讲求多元并存、互利互惠,商业活动讲究“双赢”、“多赢”,都应该是这一哲学思想在现实中的应用,这不能不说是进步。但主动的以这样的思想指导和认识世界的人又有多少呢?

【原文】2.2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真不知道该怎么和他交往。就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怎么能行走呢?”

【说明】强调信用在人与人之间的重要性。信誉是人立世、立命、立身,行走天下的基础,没有信任就像不能行走的车一样。我深切的感受到,作为人能够值得人信赖和被人信赖真是无比幸福的一件事情;没有人值得信赖也不值得人信赖真是很悲哀的一件事情。

【原文】2.23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译文】子张问:“十代以后的事情能够知道吗?”孔子说:“殷朝沿袭了夏朝的礼制,废除的和增加的可以知道。周朝沿袭了殷朝的礼制,废除的和增添的也是可以知道的。以后继承周朝的国家,就算有百代也是可以知道的。”

【说明】之所以十世可知,是因为事物的发展总是有规律的,规律是相对不变的东西。人生有规律,生命有规律,社会发展也会有规律,按照规律做才是正道。社会的正常发展离不开规律,离开规律的发展就是不正常的了,不正常的事情也就无法预知了。秦王朝短命就是因为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发展。

这里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继承和发展的道理。发展要在继承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平地而起的的发展几乎没有,都是需要在过去的基础之上才有发展,这样的发展才是沿着规律而来的,也只有这样的认识才可能有大成功。

【原文】2.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译文】孔子说:“祭祀不是自己该祭祀的鬼神,就是谄媚。见到正义的事情不做,就是没有勇气。”

【说明】作为人应该清楚的知道什么是自己该做的事,什么是自己不该做的事。孔子还是基于人生的全局来说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把握,他的思想超越了人生命的限度,就连不与自己有关系的鬼神也不要祭祀,这是孔子老人家的忠告。如果不听忠告,那样做了就是巴结,就是谄媚。这样做的出发点也无非就是为了获得个人的好处,这不正是孔子说的小人吗?所以,只有不局限于个人利益的人才能做到非其鬼而祭之。至于见义不为的问题,我的理解“义”还是与客观规律相关,于大局相关的事情,与一己私利无关,对与规律相违背,与大众利益相违的事情不制止,就是没有勇。无勇就是懦弱。

《为政第二》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本篇引语】 《为政》篇包括24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原文】 2?1 子曰:“为政以德(1),譬如北辰(2),居其所(3)而众星共(4)之。” 【注释】 (1)为政以德:以,用的意思。此句是说统治者应以道德进行统治,即“德治”。 (2)北辰:北极星。 (3)所:处所,位置。 (4)共:同拱,环绕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评析】 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原文】 2?2 子曰:“诗三百(1),一言以蔽(2)之,曰:“思无邪(3)。” 【注释】 (1)诗三百:诗,指《诗经》一书,此书实有305篇,三百只是举其整数。 (2)蔽:概括的意思。 (3)思无邪:此为《诗经?鲁颂》上的一句,此处的“思”作思想解。无邪,一解为“纯正”,一解为“直”,后者较妥。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评析】 孔子时代,可供学生阅读的书还不很多,《诗经》经过孔子的整理加工以后,被用作教材。孔子对《诗经》有深入研究,所以他用“思无邪”来概括它。《论语》中解释《诗经》的话,都是按照“思无邪”这个原则而提出的。 【原文】 2?3 子曰:“道(1)之以政,齐(2)之以刑,民免(3)而无耻(4),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5)。” 【注释】 (1)道:有两种解释:一为“引导”;二为“治理”。前者较为妥贴。 (2)齐:整齐、约束。 (3)免:避免、躲避。 (4)耻:羞耻之心。 (5)格:有两种解释:一为“至”;二为“正”。 【译文】 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评析】 在本章中,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点。但也应指出: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重视道德是应该的,但却忽视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原文】 2?4 子曰:“吾十有(1)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2),四十而不惑(3),五十而知天命(4),六十而耳顺(5),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6)。” 【注释】 (1)有:同“又”。 (2)立:站得住的意思。 (3)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4)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5)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6)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评析】 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原文】 2?5 孟懿子(1)问孝,子曰:“无违。(2)”樊迟(3)御(4),子告之曰:“孟孙(5)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注释】 (1)孟懿子:鲁国的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其父临终前要他向孔子学礼。 (2)无违:不要违背。 (3)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6岁。他曾和冉求一起帮助季康子进行革新。 (4)御:驾驭马车。 (5)孟孙:指孟懿子。 【译文】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评析】 孔子极其重视孝,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无论他们在世或去世,都应如此。但这里着重讲的是,尽孝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可见,孝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须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就是孝。 【原文】 2?6 孟武伯(1)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2)。” 【注释】 (1)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名彘。武是他的谥号。 (2)父母唯其疾之忧:其,代词,指父母。疾,病。 【译文】 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 【评析】 本章是孔子对孟懿子之子问孝的答案。对于这里孔子所说的父母唯其疾之忧,历来有三种解释:1.父母爱自己的子女,无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子女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这种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格外谨慎小心,这就是孝。2.做子女的,只需父母在自己有病时担忧,但在其他方面就不必担忧了,表明父母的亲子之情。3.子女只要为父母的病疾而担忧,其他方面不必过多地担忧。本文采用第三种说法。 【原文】 2?7 子游(1)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2),不敬,何以别乎?” 【注释】 (1)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吴人,比孔子小45岁。 (2)养:音yàng。 【译文】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评析】 本篇还是谈论孝的问题。对于“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一句,历来也有几种不同的解释。一是说狗守门、马拉车驮物,也能侍奉人;二是说犬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本文采用后一种说法,困为此说比较妥贴。 【原文】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1)。有事,弟子服其劳(2);有酒食,先生(3)馔(4),曾是以为孝乎?” 【注释】 (1)色难:色,脸色。难,不容易的意思。 (2)服劳:服,从事、担负。服劳即服侍。 (3)先生:先生指长者或父母;前面说的弟子,指晚辈、儿女等。 (4)馔:音zhuàn,意为饮食、吃喝。 【译文】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评析】 本篇的第5、6、7、8章,都是孔子谈论有关孝的问题。孔子所提倡的孝,体现在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反映了宗法制度的需要,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一个共同的思想,就是不仅要从形式上按周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 【原文】 2?9 子曰:“吾与回(1)言,终日不违(2),如愚。退而省其私(3),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注释】 (1)回:姓颜名回,字子渊,生于公元前521年,比孔子小30岁,鲁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 (2)不违:不提相反的意见和问题。 (3)退而省其私:考察颜回私下里与其他学生讨论学问的言行。 【译文】 孔子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蠢人。等他退下之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有所发挥,可见颜回其实并不蠢。” 【评析】 这一章讲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他不满意那种“终日不违”,从来不提相反意见和问题的学生,希望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对老师所讲的问题应当有所发挥。所以,他认为不思考问题,不提不同意见的人,是蠢人。 【原文】 2?10 子曰:“视其所以(1),观其所由(2),察其所安(3),人焉廋(4)哉?人焉廋哉?” 【注释】 (1)所以:所做的事情。 (2)所由:所走过的道路。 (3)所安:所安的心境。 (4)廋:音sōu,隐藏、藏匿。 【译文】 孔子说:“(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安心干什么,这样,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 【评析】 本文主要讲如何了解别人的问题。孔子认为,对人应当听其言而观其行,还要看他做事的心境,从他的言论、行动到他的内心,全面了解观察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就没有什么可以隐埋得了的。 【原文】 2?11 子曰:“温故而知新(1),可以为师矣。” 【注释】 (1)温故而知新:故,已经过去的。新,刚刚学到的知识。 【译文】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评析】 “温故而知新”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一,他认为,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可以获得新知识。这一学习方法不仅在封建时代有其价值,在今天也有不可否认的适应性。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学习方法。 【原文】 2?12 子曰:“君子不器(1)。” 【注释】 (1)器:器具。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评析】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非凡夫俗子,他应该担负起治国安邦之重任。对内可以妥善处理各种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不辱君命。所以,孔子说,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的领导者。这种思想在今天仍有可取之处。 【原文】 2?13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 子贡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这就够说是一个君子了)。” 【评析】 做一个有道德修养、有博学多识的君子,这是孔子弟子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孔子认为,作为君子,不能只说不做,而应先做后说。只有先做后说,才可以取信于人。 【原文】 2?14 子曰:“君子周(1)而不比(2),小人比而不周。” 【注释】 (1)周:合群。 (2)比:音bì,勾结。 (3)小人:没有道德修养的凡人。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评析】 孔子在这一章中提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点之一,就是小人结党营私,与人相勾结,不能与大多数人融洽相处;而君子则不同,他胸怀广阔,与众人和谐相处,从不与人相勾结,这种思想在今天仍不失其积极意义。 【原文】 2?1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1),思而不学则殆(2)。” 【注释】 (1)罔:迷惑、糊涂。 (2)殆;疑惑、危险。 【译文】 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评析】 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主张学与思相结合。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原文】 2?16 子曰:“攻(1)乎异端(2),斯(3)害也已(4)。” 【注释】 (1)攻:攻击。有人将“攻”解释为“治”。不妥。 (2)异端:不正确的言论。另外、不同的一端。 (3)斯:代词,这。 (4)也已:这里用作语气词。 【译文】 孔子说:“攻击那些不正确的言论,祸害就可以消除了。” 【原文】 2?17 子曰:“由(1),诲女(2),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注释】 (1)由:姓仲名由,字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孔子的学生,长期追随孔子。 (2)女:同汝,你。 【译文】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评析】 本章里孔子说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原文】 2?18 子张(1)学干禄(2),子曰:“多闻阙(3)疑(4),慎言其余,则寡尤(5);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注释】 (1)子张:姓颛孙名师,字子张,生于公元前503年,比孔子小48岁,孔子的学生。 (2)干禄:干,求的意思。禄,即古代官吏的俸禄。干禄就是求取官职。 (3)阙:缺。此处意为放置在一旁。 (4)疑:怀疑。 (5)寡尤:寡,少的意思。尤,过错。 【译文】 子张要学谋取官职的办法。孔子说:“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说,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要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余有握的,也要谨慎地去做,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了。” 【评析】 孔子并不反对他的学生谋求官职,在《论语》中还有“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他认为,身居官位者,应当谨言慎行,说有把握的话,做有把握的事,这样可以减少失误,减少后悔,这是对国家对个人负责任的态度。当然这里所说的,并不仅仅是一个为官的方法,也表明了孔子在知与行二者关系问题上的观念,是对上一章“知之为知之”的进一步解说。 【原文】 2?19 哀公(1)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2):“举直错诸枉(3),则 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哀公:姓姬名蒋,哀是其谥号,鲁国国君,公元前494 ̄前468年在位。 (2)对曰:《论语》中记载对国君及在上位者问话的回答都用“对曰”,以表示尊敬。 (3)举直错诸枉:举,选拔的意思。直,正直公平。错,同措,放置。枉,不正直。 【译文】 鲁哀公问:“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 【评析】 亲君子,远小人,这是孔子一贯的主张。在选用人才的问题上仍是如此。荐举贤才、选贤用能,这是孔子德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法制度下的选官用吏,唯亲是举,非亲非故者即使再有才干,也不会被选用。孔子的这种用人思想可说在当时是一大进步。“任人唯贤”的思想,在今天不失其珍贵的价值。 【原文】 2?20 季康子(1)问:“使民敬、忠以(2)劝(3),如之何?”子曰:“临(4)之以庄,则敬;孝慈(5),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注释】 (1)季康子:姓季孙名肥,康是他的谥号,鲁哀公时任正卿,是当时政治上最有权势的人。 (2)以:连接词,与“而”同。 (3)劝:勉励。这里是自勉努力的意思。 (4)临:对待。 (5)孝慈:一说当政者自己孝慈;一说当政者引导老百姓孝慈。此处采用后者。 【译文】 季康子问道:“要使老百姓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而努力干活,该怎样去做呢?”孔子说:“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老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你;你对父母孝顺、对子弟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你选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了。” 【评析】 本章内容还是在谈如何从政的问题。孔子主张“礼治”、“德治”,这不单单是针对老百姓的,对于当政者仍是如此。当政者本人应当庄重严谨、孝顺慈祥,老百姓就会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又努力干活。 【原文】 2?21 或(1)谓孔子曰:“子奚(2)不为政?”子曰:“《书》(3)云:‘孝乎惟 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4),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注释】 (1)或:有人。不定代词。 (2)奚:疑问词,相当于“为什么”。 (3)《书》:指《尚书》。 (4)施于有政:施:一作施行讲;一作延及讲。 【译文】 有人对孔子说:“你什么不从事政治呢?”孔子回答说:“《尚书》上说,‘孝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把这孝悌的道理施于政事,也就是从事政治,又要怎样才能算是为政呢?” 【评析】 这一章反映了孔子两方面的思想主张。其一,国家政治以孝为本,孝父友兄的人才有资格担当国家的官职。说明了孔子的“德治”思想主张。其二孔子从事教育,不仅是教授学生的问题,而且是通过对学生的教育,间接参与国家政治,这是他教育思想的实质,也是他为政的一种形式。 【原文】 2?22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1),小车无軏(2),其何以行之哉?” 【注释】 (1)輗:音ní,古代大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大车指的是牛车。 (2)軏:音yuè,古代小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没有輗和軏,车就不能走。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评析】 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孔子认为,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在《论语》书中,信的含义有两种:一是信任,即取得别人的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在后面的《子张》、《阳货》、《子路》等篇中,都提到信的道德。 【原文】 2?23 子张问:“十世(1)可知也?”子曰:殷因(2)于夏礼,所损益(3)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注释】 (1)世:古时称30年为一世。也有的把“世”解释为朝代。 (2)因:因袭:沿用、继承。 (3)损益:减少和增加,即优化、变动之义。 【译文】 子张问孔子:“今后十世(的礼仪制度)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回答说:“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所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商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和所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将来有继承周朝的,就是一百世以后的情况,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 【评析】 本章中孔子提出一个重要概念:损益。它的含义是增减、兴革。即对前代典章制度、礼仪规范等有继承、没袭,也有改革、变通。这表明,孔子本人并不是顽固保守派,并不一定要回到周公时代,他也不反对所有的改革。当然,他的损益程度是受限制的,是以不改变周礼的基本性质为前提的。 【原文】 2?24 子曰:“非其鬼(1)而祭之;谄(2)也。见义(3)不为,无勇也。” 【注释】 (1)鬼:有两种解释:一是指鬼神,二是指死去的祖先。这里泛指鬼神。 (2)谄:音chǎn ,谄媚、阿谀。 (3)义:人应该做的事就是义。 【译文】 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的鬼神,你却去祭它,这就是谄媚。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是怯懦。” 【评析】 在本章中,孔子又提出“义”和“勇”的概念,这都是儒家有关塑造高尚人格的规范。《论语集解》注:义,所宜为。符合于仁、礼要求的,就是义。“勇”,就是果敢,勇敢。孔子把“勇”作为实行“仁”的条件之一,“勇”,必须符合“仁、义、礼、智”,才算是勇,否则就是“乱”。

论语为政篇第二原文带拼音

论语为政篇第二原文带拼音如下:

《论lún语yǔ·为wéi政zhèng篇piān》

子zǐ曰yuē:“为wéi政zhèng以yǐ德dé,譬pì如rú北běi辰chén,居jū其qí所suǒ而ér众zhòng星xīng共gòng之zhī。”

子zǐ曰yuē:“《诗shī》三sān百bǎi,一yī言yán以yǐ蔽bì之zhī,曰yuē:‘思sī无wú邪xié’。”

子zǐ曰yuē:“道dào之zhī以yǐ政zhèng,齐qí之zhī以yǐ刑xíng,民mín免miǎn而ér无wú耻chǐ。道dào之zhī以yǐ德dé,齐qí之zhī以yǐ礼lǐ,有yǒu耻chǐ且qiě格gé。”

子zǐ曰yuē:“吾wú十shí有yòu五wǔ而ér志zhì于yú学xué,三sān十shí而ér立lì,四sì十shí而ér不bù惑huò,五wǔ十shí而ér知zhī天tiān命mìng,六liù十shí而ér耳ěr顺shùn,七qī十shí而ér从cóng心xīn所suǒ欲yù,不bù逾yú矩jǔ。”

孟mèng懿yì子zi问wèn孝xiào,子zǐ曰yuē:“无wú违wéi。”樊fán迟chí御yù,子zǐ告gào之zhī曰yuē:“孟mèng孙sūn问wèn孝xiào于yú我wǒ,我wǒ对duì曰yuē‘无wú违wéi’。”樊fán迟chí曰yuē:“何hé谓wèi也yě?”子zǐ曰yuē:“生shēng,事shì之zhī以yǐ礼lǐ;死sǐ,葬zàng之zhī以yǐ礼lǐ,祭jì之zhī以yǐ礼lǐ。”

孟mèng武wǔ伯bó问wèn孝xiào。子zǐ曰yuē:“父fù母mǔ唯wéi其qí疾jí之zhī忧yōu。”

子zǐ游yóu问wèn孝xiào,子zǐ曰yuē:“今jīn之zhī孝xiào者zhě,是shì谓wèi能néng养yǎng。至zhì于yú犬quǎn马mǎ,皆jiē能néng有yǒu养yǎng。不bù敬jìng,何hé以yǐ别bié乎hū?”

子zǐ夏xià问wèn孝xiào。子zǐ曰yuē:“色sè难nán。有yǒu事shì,弟dì子zǐ服fú其qí劳láo;有yǒu酒jiǔ食shí,先xiān生shēng馔zhuàn,曾céng是shì以yǐ为wéi孝xiào乎hū?”

子zǐ曰yuē:“吾wú与yǔ回huí言yán终zhōng日rì,不bù违wéi,如rú愚yú。退tuì而ér省shěng其qí私sī,亦yì足zú以yǐ发fā,回huí也yě不bù愚yú。”

子zǐ曰yuē:“视shì其qí所suǒ以yǐ,观guān其qí所suǒ由yóu,察chá其qí所suǒ安ān,人rén焉yān廋sōu哉zāi?人rén焉yān廋sōu哉zāi?”

子zǐ曰yuē:“温wēn故gù而ér知zhī新xīn,可kě以yǐ为wéi师shī矣yǐ。”

子zǐ曰yuē:“君jūn子zǐ不bù器qì。”

子zǐ贡gòng问wèn君jūn子zǐ。子zǐ曰yuē:“先xiān行xíng其qí言yán而ér后hòu从cóng之zhī。”

子zǐ曰yuē:“君jūn子zǐ周zhōu而ér不bù比bǐ,小xiǎo人rén比bǐ而ér不bù周zhōu。”

子zǐ曰yuē:“学xué而ér不bù思sī则zé罔wǎng,思sī而ér不bù学xué则zé殆dài。”

子zǐ曰yuē:“攻gōng乎hū异yì端duān,斯sī害hài也yě已yǐ!”

子zǐ曰yuē:“由yóu,诲huì汝rǔ,知zhī之zhī乎hū!知zhī之zhī为wéi知zhī之zhī,不bù知zhī为wéi不bù知zhī,是shì知zhī也yě。”

子zǐ张zhāng学xué干gān禄lù。子zǐ曰yuē:“多duō闻wén阙quē疑yí,慎shèn言yán其qí余yú,则zé寡guǎ尤yóu;多duō见jiàn阙què殆dài,慎shèn行xíng其qí余yú,则zé寡guǎ悔huǐ。言yán寡guǎ尤yóu,行xíng寡guǎ悔huǐ,禄lù在zài其qí中zhōng矣yǐ。”

哀āi公gōng问wèn曰yuē:“何hé为wéi则zé民mín服fú?”孔kǒng子zǐ对duì曰yuē:“举jǔ直zhí错cuò诸zhū枉wǎng,则zé民mín服fú;举jǔ枉wǎng错cuò诸zhū直zhí,则zé民mín不bù服fú。”

季jì康kāng子zǐ问wèn:“使shǐ民mín敬jìng、忠zhōng以yǐ劝quàn,如rú之zhī何hé?”子zǐ曰yuē:“临lín之zhī以yǐ庄zhuāng,则zé敬jìng;孝xiào慈cí,则zé忠zhōng;举jǔ善shàn而ér教jiào不bù能néng,则zé劝quàn。”

或huò谓wèi孔kǒng子zǐ曰yuē:“子zǐ奚xī不bù为wèi政zhèng?”子zǐ曰yuē:“《书shū》云yún:‘孝xiào乎hū惟wéi孝xiào,友yǒu于yú兄xiōng弟dì,施shī于yú有yǒu政zhèng。’是shì亦yì为wéi政zhèng,奚xī其qí为wéi为wéi政zhèng?”

子zǐ曰yuē:“人rén而ér无wú信xìn,不bù知zhī其qí可kě也yě。大dà车chē无wú輗ní,小xiǎo车chē无wú軏yuè,其qí何hé以yǐ行xíng之zhī哉zāi?”

子zǐ张zhāng问wèn:“十shí世shì可kě知zhī也yě?”子zǐ曰yuē:“殷yīn因yīn于yú夏xià礼lǐ,所suǒ损sǔn益yì,可kě知zhī也yě;周zhōu因yīn于yú殷yīn礼lǐ,所suǒ损sǔn益yì,可kě知zhī也yě。其qí或huò继jì周zhōu者zhě,虽suī百bǎi世shì,可kě知zhī也yě。”

子zǐ曰yuē:“非fēi其qí鬼guǐ而ér祭jì之zhī,谄chǎn也yě;见jiàn义yì不bù为wéi,无wú勇yǒng也y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