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6 论语617

2023-02-04

本文目录一览:

《论语六则》

论语十则:

1.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易其道得之,不取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德之,不去也。”

6.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7.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8.子曰:“富而可求也,随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9.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10.(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论语六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5.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六章翻译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则以学文。”

弟子,年纪幼小的人;入,出,指“入父宫,出己宫”宫,房屋的统称;谨,寡言少语;泛,广泛;行,施行,执行;馀,剩下的,多余的;文,指古代文献。

孔子说:“年纪幼小的人,在父母面前,就孝顺父母;不在自己的住所,就敬爱兄长;寡言少语但要诚实守信,广泛的爱护民众,亲近仁人。施行这些有余力,就用来学习古代文献。”

第六章,是孔子讲述的日常行为规范。这些行为规范由家庭生活到社会生活,再到学习生活,活动范围逐步扩展。

首先是家庭生活中的“孝”“悌”两种态度,这两种态度是儒家思想在家庭生活的体现,也是儒家思想的基石。所以在家庭生活中强调这两种态度非常重要,也有助于构建符合儒家思想的家庭氛围,建设符合儒家思想的社会秩序。

之后是社会交往原则“谨”“信”“爱众”“亲仁”,即寡言少语,诚实守信,爱护民众,亲近仁人。这些社会交往原则不仅是行为规范,也是个人自我修养的方法。通过恪守“谨”“信”的态度,然后“爱众”,“亲仁”,通过这种方式向仁人学习,提高个人修养,实现自我的提高。

最后,是学习原则,“行有馀,则以学文”,从孔子讲述的顺序来看,可以看出孔子认为个人在家庭生活中的品质最为重要,其次是在社会交往中的原则,最后是对文献的学习。可以看出,孔子更加重视个人的品质,胜过对文献的学习。

《朱子语类》卷二十四 论语六

◎为政篇下

△吾与回言章

论语所载颜子语,止有喟然之叹与"问仁"两章而已。而夫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知是说甚么,惜乎其不传也!〔便〕

或问:"颜子'终日不违,如愚',谓颜子心与圣人契。"曰:"此是前辈已自说了,毕竟要见颜子因甚与圣人契。"问者无言。文蔚曰:"孔子博他以文,约他以礼,他於天下之理无所不明,所以於圣人之言无所不契。"曰:"孔子未博文约礼之前,又如何?"文蔚曰:"颜子已具圣人体段。"曰:"何处是他具圣人体段?"文蔚无答。曰:"颜子乃生知之次,比之圣人已是九分九釐,所争处只争一釐。孔子只点他这些,便与他相凑,他所以深领其言而不再问也。"〔文蔚〕

问:"颜子不违与孔子耳顺相近否?"曰:"那地位大段高。不违,是颜子与孔子说话都晓得;耳顺,是无所不通。"〔淳〕

李从之问:"颜子省其私,不必指燕私,只是他自作用处。"曰:"便是这意思。但恐没著落,却如何省?只是说燕私,庶几有个著处,方有可省处。私不专在无人独处之地,或有人相对坐,心意默所趋向,亦是私。如'慎独'之'独',亦非特在幽隐人所不见处。只他人所不知,虽在众中,便是独也。'察其所安',安便是个私处。"〔〈萤,中"虫改田"〉〕

问:"'亦足以发',是颜子於燕私之际,将圣人之言发见於行事否?"曰:"固是。虽未尽见於行事,其理亦当有发见处。然燕私之际,尤见颜子践履之实处。"〔〈萤,中"虫改田"〉〕

问颜子如愚。曰:"夫子与言之时,只似一个呆底。退而省其私之所为,亦足以发明其意义,似不呆。如'克己复礼',他便知得'克己复礼';如'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他皆知之,便是足以发处。"〔卓〕

"不违如愚",不须说了。"亦足以发",是听得夫子说话,便能发明於日用躬行之间,此夫子退而省察颜子之私如此。且如说非礼勿视听言动,颜子便真个不於非礼上视听言动。集注谓"坦然由之而无疑",是他真个见得,真个便去做。〔明作〕

问:"'亦足以发',莫是所以发明夫子所言之旨否?"曰:"然。且如夫子告以非礼勿视听言动,颜子受之,不复更问如何是礼与非礼。但是退而省察颜子之所为,则直是视听言动无非礼也,此则足以发夫子之言也。"〔壮祖〕

先生令看颜子"亦足以发",於何处见之,是甚么意思。或云:"见得亲切处,於'非礼勿视听言动'一章可见。"曰:"大概是如此。"良久,云:"於睟面、盎背皆见之。"因举程先生之言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充之则睟面、盎背',此之谓也。"〔焘〕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这些子便难看。且如颜子甚么处足以见"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如今著一个人,甚么处足以发?甚么处便不足以发?〔义刚〕

问:"'亦足以发',是颜子退有所省发否?"曰:"不然。集注已说得分明了。盖与之言,颜子都无可否,似个愚者。及退而观其所行,皆夫子与之言者,一一做得出来不差,岂不是足以发明得夫子之道。其语势只如此。恰如今人说与人做一器用:方与他说个尺寸高低形制,他听之全然似不晓底。及明日做得来,却与昨日所说底,更无分毫不似。"〔祖道〕

"亦足以发",谓其能发己之言。若"不悱不发",是以此而发彼也。"引而不发",是引弓而不发矢也。用字各有不同。〔人杰〕

如子贡子夏,是晓了,较不甚问辨。若它人,则三番四番说都晓不得。独夫子与颜子说时,它却恁地晓得。这处便当思量,它因甚么解恁地?且如这一件物事,我曾见来,它也曾见来。及我说这物事,则它便晓得。若其他人不曾见,则虽说与它,它也不晓。〔义刚〕

问"颜子深潜淳粹"。曰:"'深潜',是深厚不浅露。恁地时,意思常藏在里面。"〔焘〕集注。

问:"'颜子深潜淳粹',此只是指天资而言否?"曰:"是。"〔义刚〕

问:"集注载李先生之说甚分明。但所谓'默识心融,触处洞然,自有条理',便见颜子闻夫子之言,自原本至於条目,一一理会得,所以与夫子意不相背。'及退省其私,即见其日用语默动静之间,皆足以发明夫子之道,坦然由之而不疑',便见得颜子不惟理会得夫子言语,及退便行将去,更无窒碍。"曰:"'亦足以发'一句,最好看。若粗说时,便是行将去,然须是子细看'亦足以发'一句。"〔南升〕

问:"李先生谓颜子'圣人体段已具'。'体段'二字,莫只是言个模样否?"曰:"然。"又问:"惟其具圣人模样了,故能闻圣人之言,默识心融否?"曰:"颜子去圣人不争多,止隔一膜,所谓'於吾言无所不说'。其所以不及圣人者,只是须待圣人之言触其机,乃能通晓尔。"又问:"所以如此者,莫只是渣滓化未尽否?"曰:"圣人所至处,颜子都见得,只是未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这便颜子不及圣人处。这便见得未达一间处。且如於道理上才著紧,又蹉过;才放缓,又不及。又如圣人平日只是理会一个大经大法,又却有时而应变达权;才去应变达权处看他,又却不曾离了大经大法。可仕而仕,学他仕时,又却有时而止;可止而止,学他止时,又却有时而仕。'无可无不可',学他不可,又却有时而可;学他可,又却有时而不可。终不似圣人事事做到恰好处。"又问:"程子说:'孟子,虽未敢便道他是圣人,然学已到圣处。'莫便是指此意而言否?"曰:"颜子去圣人尤近。"或云:"某於'克己复礼'、'动容貌'两章,却理会得。若是仰高钻坚,瞻前忽后,终是未透。"曰:"此两章止说得一边,是约礼底事,到颜子便说出两脚来。圣人之教学者,不过博文约礼两事尔。博文,是'道问学'之事,於天下事物之理,皆欲知之;约礼,是'尊德性'之事,於吾心固有之理,无一息而不存。今见於论语者,虽只有'问仁'、'问为邦'两章,然观夫子之言有曰:'吾与回言终日。'想见凡天下之事无不讲究来。自视听言动之际,人伦日用当然之理,以至夏之时,商之辂,周之冕,舜之乐,历代之典章文物,一一都理会得了。故於此举其大纲以语之,而颜子便能领略得去。若元不曾讲究,则於此必疑问矣。盖圣人循循善诱人,才趱到那有滋味处,自然住不得。故曰'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卓尔,是圣人之大本立於此以酬酢万变处。颜子亦见得此甚分明,只是未能到此尔。又却趱逼他不得,他亦大段用力不得。易曰:'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只是这一个德,非於崇德之外,别有个德之盛也。做来做去,做到彻处,便是。"〔广〕

问:"'不违如愚'章。'心融',恐是功深力到处,见得道理熟了,故言入於心,随即融化,更无渣滓。故其发见於日用之间,从容和顺,所以能发明圣人之道,非生将道理体贴力行之也。是否?"曰:"固是功夫至到,亦是天资高,颜子自是邻於生知者也。"〔一之〕

仲愚问:"'默识心融',如何?"曰:"说个'融'字最好,如消融相似。融,如雪在阳中。若不融,一句在肚里,如何发得出来。如人吃物事,若不消,只生在肚里,如何能滋益体肤。须是融化,渣滓便下去,精英便充於体肤,故能肥润。如孔子告曾子'一贯'之语,他人闻之,只是个'一贯',曾子闻之,便能融化,故发'忠恕而已'出来。"又问:"是曾子平昔工夫至此乎?"曰:"也是他资质自别。"〔一之〕

器之问:"'亦足以发',伊川有'天理昭著'语,与先生所说不同。"曰:"便只是这个。夫子所言,他别会发明而行之。伊川所谓'天理昭著',便是圣人所说底道理,颜子便会一一与做。且如对人言语,他晓不得,或晓得不分明,少间只恁地悠悠漫漫。虽然恁地说,自将这言语无落著了。到得颜子,圣人与说一句,他便去做那一句;圣人与说两句,他便去做那两句。"〔贺孙〕以下诸说。

问"退而省其私"。曰:"私者,他人所不知,而回之所自知者,夫子能察之。如心之所安,燕居独处之所为,见识之所独见,皆是也。"又曰:"'私'字侭阔。'私'与中庸'慎独'之'独'同。大意只是初间与回言,一似个不通晓底人相似。退而观其所独为,又足以发明夫子所说之道。且说'克己复礼',夫子告之矣。退而察之,则见其果然'克己复礼'。"因说:"范氏说'私'字,作与门人言,恐不是。谢氏以不违作'声闻相通,虽以耳听,而实以神受',又较深。只是'无所不说',便是不违。"〔榦〕

视其所以章

文振问"视其所以"一章。曰:"此不惟可以观人,亦当以此自考。"〔时举〕义刚录云:"观人固是如此,观己亦当如此。"

问:"'视其所以'一章,'所以'是大纲目。看这一个人是为善底人,是为恶底人。若是为善底人,又须观其意之所从来。若是本意以为己事所当为,无所为而为之,乃为己。若以为可以求知於人而为之,则是其所从来处已不善了。若是所从来处既善,又须察其中心乐与不乐。若是中心乐为善,自无厌倦之意,而有日进之益。若是中心所乐不在是,便或作或辍,未免於伪。以是察人,是节节看到心术隐微处,最是难事。亦必在己者能知言穷理,使心通乎道,而能精别是非,然后察人如圣人也。"曰:"於乐处,便是诚实为善。'如好好色,如恶恶臭',不是勉强做来。若以此观人,亦须以此自观。看自家为善,果是为己,果是乐否?"先生又云:"看文字,须学文振每逐章挨近前去。文振此两三夜说话,大故精细。看论语方到一篇,便如此。"直卿云:"先生说,文振资质好。"〔南升〕

所以,是所为;所由,是如此做;所安,是所乐。譬如读书是所为,岂不是好事。然其去如此做,又然多般:有为己而读书者,有为名而读者,有为利而读者,须观其所由从如何。其为己而读者,固善矣。然或有出於勉强者,故又观其所乐。〔端蒙〕

问:"'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三句,前一句是兼善恶而言,后两句是专言善。寻常有一样人,所为虽不善,然其意之所发,却不是要做不善,而心终亦不安於不善。是这般样人是如何?"曰:"这个也自有,於'观过知仁'可见。"〔焘〕

李仲实问:"'视其所以'者,善者为君子,恶者为小人。知其小人,不必论也。所由、所安,亦以观察君子之为善者否?"曰:"譬如淘米:其糠与沙,其始也固淘去之矣。再三淘之,恐有未尽去之沙秕耳。"〔人杰〕

初一论语6则简介翻译

第一则: 为人 处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不也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开心的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重点字词解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通假字,音yuè,实意“悦”的古体字,愉快的意思.

(5)朋:是指志同道合的人.

(6)乐(lè):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拼音:yùn,恼怒,怨恨.

(9)君子:道德上很有修养的人.

补充词解释:

而:连词.

亦(yì):同样、也是.

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吗”.

自:从.

知:了解.

而:连词.

本段理

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顽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

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人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可译为“我”或“自己”

第二则:为人处事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 (《学而》)

曾参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

重点字词解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费县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xǐng):多次反省.注: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多次检查;二是从多个方面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三:泛指多次.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意思是:真诚、诚实

(5)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补充词解释:

吾:我.

日:每天.

省:检查,反省.

为:替.

谋:办事,出主意.

忠:忠诚.

第三则:学习方法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了.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重点字词解释:

注:本章的“温故而知新”有两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闻之事,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

我以为合并这两种解法,也许更为完整: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期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如此则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像这样融会新旧、贯通古今方可称是“温故而知新”.

也有学者以为作“温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适,因为按字面上解释,仅做到吸收古今知识而未有领悟心得,只像是知识的买卖者,不足以为师.所以我们就来看看“师”的意义.在论语中师字一共见于14章,其中意义与今日的老师相近者.

故:旧的知识.

而:连词,表顺承,从而.

知:领悟.

可:可以.

以:凭借.

为:做.

另外词解释:

温故知新(成语):

请注意不是温故而知新

【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出自】:《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示例】:~是学习上的重要方法.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学习、工作或其他

第四则:学习方法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得,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让学业陷入困境.”

重点字词解释:

而:连词,表示转折.

则:连词,相当于“就”“便”.

罔(wǎng):迷惑而无所得

殆(dài):这里指有害.本意:危险

本段理解

读书学习,“学”与“思”缺一不可.“学”是“思”的基础,“思”要在“学”中进行,两者不能偏废.

第五则:学习态度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孔子说:“由,我教你的知识,你都懂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做法.”

重点字词解释:

女(rǔ):通“汝”人称代词,你

知(zhì):通"智″本字指“是知(智zhì)也”:通“智”聪明,智慧.

之:代孔子教的东西

诲:教,传授.

乎:语音助词.

由:仲由字(子路)(前542~前480)春秋时期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

本段理孔子说这段话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要有诚实的态度、谦虚的态度,不要不懂装懂.

第六则:学习态度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孔子说:“看见贤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和他一样;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

重点字词解释:

思:希望,想着.

省:指反省有没有相同的毛病.

齐:相同

贤:德才兼备的人

焉:语气词

第七则:学习态度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短处自己也有,就要帮助改正自己与他们一样的习惯."

词解释:

必有我师焉: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焉,相当于“于之”,即“在其中”的意思.

三:泛指多

焉:兼词“与之”,在那里.

之:字指择其善者而从之:代善者

之:字指其不善者而改之:代不善者

第八则:怎样做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曾参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因为他责任很重,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词语解释:

弘毅:胸怀宽广,意志坚强 :刚强,勇毅

仁:指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第九则:怎样做人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孔子说:"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凋落的."

补充词解释:

凋:凋谢

岁寒:在此指艰苦的环境 岁,指时间.

这里用松柏比喻了那些坚贞不屈,洁身自好的人.告诉我们危难之际,才能见真英雄.是当时的一种社会现象.

第十则:怎样做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的?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不要强行于别人身上.”

重点字词解释:

一言:一句话.

行:奉行.

其恕乎:其:大概,也许.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欲:喜欢,想.想要(做的事).

施:施加.

评析本段:后为成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它在今天的社会道德修养方面有积极意义,已成为警世格言.

《论语》六则翻译是什么?

《论语》六则翻译是:

第一则: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翻译:孔子说:“能够常常温习学过的知识,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你,你又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作为吗?”

第二则:

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翻译: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并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凭借于此当老师了。”

第三则:

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翻译:

孔子说:“光学习不思考,就会(因为不思甚解而)迷惑不解;光思考不学习,就会(因为思路狭窄而)危险。”

第四则:

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第六》)

翻译:

孔子说:“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第五则:

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第六则:

原文: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面对任何事都能从容面对不疑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七十岁随自己心意,想怎样就怎样,而不逾越法度规矩。”

论语第6章求也可使从政

论语第6章【原文】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译文】季康子分别询问了子路、子贡和冉求是不是可以从政。孔子的回答是肯定带否定的:子路非常的果敢,对事情有自己的决断,而且下定决心后,绝不动摇,这样却不易与人相处,听不进不同意见,那有什么本事管理国家政事呢?子贡为人处事非常通达,一切都看的清清楚楚,这样的人恐怕对官场上的是是非非不感兴趣。冉求有才能有技艺,也许不会依靠为政养家糊口吧!

论语第六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第六章原文及翻译

【原文】

61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译文】

孔子说:“冉雍这个人,可以让他去做官。”

【评析】

古代以面向南为尊位,天子、诸侯和官员听政都是面向南面而坐。所以这里孔子是说可以让冉雍去从政做官治理国家。在《先进》篇里,孔子将冉雍列在他的第一等学科“德行”之内,认为他已经具备为官的基本条件。这是孔子实行他的“学而优则仕”这一教育方针的典型事例。

【原文】

62 仲弓问子桑伯子(1)。子曰:“可也,简(2)。”仲弓曰:“居敬(3)而行简(4),以临(5)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6)大(7)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注释】

(1)桑伯子:人名,此人生平不可考。

(2)简:简要,不烦琐。

(3)居敬:为人严肃认真,依礼严格要求自己。

(4)行简:指推行政事简而不繁。

(5)临:面临、面对。此处有“治理”的意思。

(6)无乃:岂不是。

(7)大:同“太”。

【译文】

仲弓问孔子: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此人还可以,办事简要而不烦琐。”仲弓说:“居心恭敬严肃而行事简要,像这样来治理百姓,不是也可以吗?(但是)自己马马虎虎,又以简要的方法办事,这岂不是太简单了吗?”孔子说:“冉雍,这话你说得对。”

【评析】

孔子方张办事简明扼要,不烦琐,不拖拉,果断利落。不过,任何事情都不可太过分。如果在办事时,一味追求简要,却马马虎虎,就有些不够妥当了。所以,孔子听完仲弓的话以后,认为仲弓说得很有道理。

【原文】

63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1),不贰过(2),不幸短命死矣(3)。今也则亡(4),未闻好学者也。”

【注释】

(1)不迁怒:不把对此人的怒气发泄到彼人身上。

(2)不贰过:“贰”是重复、一再的意思。这是说不犯同样的错误。

(3)短命死矣:颜回死时年仅31岁。

(4)亡:同“无”。

【译文】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呢?”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从不重犯同样的过错。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那样的人了,没有听说谁是好学的。”

【评析】

这里,孔子极为称赞他的得意门生颜回,认为他好学上进,自颜回死后,已经没有如此好学的人了。在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中,他特别谈到不迁怒、不贰过这两点,也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教育学生,重在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

【原文】

64 子华(1)使于齐,冉子(2)为其母请粟(3)。子曰:“与之釜(4)。”请益。曰:“与之庾(5)。”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6)急不济富。”

【注释】

(1)子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2岁。

(2)冉子:冉有,在《论语》书中被孔子弟子称为“子”的只有四五个人,冉有即其中之一。

(3)粟:在古文中,粟与米连用时,粟指带壳的谷粒,去壳以后叫做米;粟字单用时,就是指米了。

(4)釜:音fǔ,古代量名,一釜约等于六斗四升。

(5)庾:音yǔ,古代量名,一庾等于二斗四升。

(6)周:周济、救济。

【译文】

子华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孔子说:“给他六斗四升。”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他二斗四升。”冉求却给他八十斛。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乘坐着肥马驾的车子,穿着又暖和又轻便的皮袍。我听说过,君子只是周济急需救济的人,而不是周济富人的人。”

【评析】

孔子主张“君子周急不济富”,这是从儒家“仁爱”思想出发的。孔子的“爱人”学说,并不是狭隘的爱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而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他又认为,周济的只是穷人而不是富人,应当“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这种思想符合于人道主义。

【原文】

65 原思(1)为之宰(2),与之粟九百(3),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4)乎!”

【注释】

(1)原思:姓原名宪,字子思,鲁国人。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15年。孔子在鲁国任司法官的时候,原思曾做他家的总管。

(2)宰:家宰,管家。

(3)九百:没有说明单位是什么。

(4)邻里乡党:相传古代以五家为邻,25家为里,12500家为乡,500家为党。此处指原思的同乡,或家乡周围的百姓。

【译文】

原思给孔子家当总管,孔子给他俸米九百,原思推辞不要。孔子说:“不要推辞。(如果有多的,)给你的乡亲们吧。”

【评析】

以“仁爱”之心待人,这是儒家的传统。孔子提倡周济贫困者,是极富同情心的做法。这与上一章的内容可以联系起来思考。

【原文】

66 子谓仲弓,曰:“犁牛(1)为之骍且角(2)。虽欲勿用(3),山川(4)棒舍诸(5)?”

【注释】

(1)犁牛:即耕牛。古代祭祀用的牛不能以耕农代替,系红毛长角,单独饲养的。

(2)骍且角:骍:音xīn,红色。祭祀用的牛,毛色为红,角长得端正。

(3)用:用于祭祀。

(4)山川:山川之神。此喻上层统治者。

(5)其舍诸:其,有“怎么会”的意思。舍,舍弃。诸,“之于”二字的合音。

【译文】

孔子在评论仲弓的时候说:“耕牛产下的牛犊长着红色的毛,角也长得整齐端正,人们虽想不用它做祭品,但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

【评析】

孔子认为,人的出身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在于自己应有高尚的道德和突出的才干。只要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就会受到重用。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作为统治者来讲,选拔重用人才,不能只看出身而抛弃贤才,反映了举贤才的思想和反对任人唯亲的主张。

【原文】

67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1)不违仁,其余则日月(2)至焉而已矣。”

【注释】

(1)三月:指较长的时间。

(2)日月:指较短的时间。

【译文】

孔子说:“颜回这个人,他的心可以在长时间内不离开仁德,其余的学生则只能在短时间内做到仁而已。”

【评析】

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对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思想有深入的理解,而且将“仁”贯穿于自己的行动与言论当中。所以,孔子赞扬他“三月不违仁”,而别的学生“则日月至焉而已。”

【原文】

68 季康子(1)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2),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财也达(3),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4),于从政乎何有?”

【注释】

(1)季康子:他在公元前492年继其父为鲁国正卿,此时孔子正在各地游说。8年以后,孔子返回鲁国,冉求正在帮助季康子推行革新措施。孔子于是对此三人做出了评价。

(2)果:果断、决断。

(3)达:通达、顺畅。

(4)艺:有才能技艺。

【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仲由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仲由做事果断,对于管理国家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季康子又问:“端木赐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端木赐通达事理,对于管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又问:“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冉求有才能,对于管理国家政事有什么困难呢?”

【评析】

端木赐、仲由和冉求都是孔子的学生,他们在从事国务活动和行政事务方面,都各有其特长。孔子所培养的人才,就是要能够辅佐君主或大臣从事政治活动。在本章里,孔子对他的三个学生都给予较高评价,认为他们已经具备了担任重要职务的能力。

【原文】

69 季氏使闵子骞(1)为费(2)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3)者,则吾必在汶上(4)矣。”

【注释】

(1)闵子骞:姓闵名损,字子骞,鲁国人,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15岁。

(2)费:音mì,季氏的封邑,在今山东费县西北一带。

(3)复我:再来召我。

(4)汶上:汶,音wèn,水名,即今山东大汶河,当时流经齐、鲁两国之间。在汶上,是说要离开鲁国到齐国去。

【译文】

季氏派人请闵子骞去做费邑的长官,闵子骞(对来请他的人)说:“请你好好替我推辞吧!如果再来召我,那我一定跑到汶水那边去了。”

【评析】

宋代人儒朱熹对闵子骞的这一做法极表赞赏,他说:处乱世,遇恶人当政,“刚则必取祸,柔则必取辱,”即硬碰或者屈从都要受害,又刚又柔,刚柔相济,才能应付自如,保存实力。这种态度才能处乱世而不惊,遇恶人而不辱,是极富智慧的处世哲学。

【原文】

610 伯牛(1)有疾,子问之,自牖(2)执其手,曰:“亡之(3),命矣夫(4),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注释】

(1)伯牛:姓冉名耕,字伯牛,鲁国人,孔子的学生。孔子认为他的“德行”较好。

(2)牖:音yǒu,窗户。

(3)亡夫:一作丧夫解,一作死亡解。

(4)夫:音fú,语气词,相当于“吧”。

【译文】

伯牛病了,孔子前去探望他,从窗户外面握着他的手说:“丧失了这个人,这是命里注定的吧!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

【原文】

611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1)食,一瓢饮,在陋巷(2),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3)。贤哉回也。”

【注释】

(1)箪:音dān,古代盛饭用的竹器。

(2)巷:此处指颜回的住处。

(3)乐:乐于学。

【译文】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评析】

本章中,孔子又一次称赞颜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原文】

612 冉求曰:“非不说(1)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2)。”

【注释】

(1)说:音yuè,同悦。

(2)画:划定界限,停止前进。

【译文】

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您所讲的道,而是我的能力不够呀。”孔子说:“能力不够是到半路才停下来,现在你是自己给自己划了界限不想前进。”

【评析】

从本章里孔子与冉求师生二人的对话来看,冉求对于学习孔子所讲授的理论产生了畏难情绪,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非常吃力。但孔子认为,冉求并非能力的问题,而是他思想上的畏难情绪做怪,所以对他提出批评。

【原文】

613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译文】

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评析】

在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儒”和“小人儒”的区别,要求子夏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君大儒”是指地位高贵、通晓礼法,具有理想人格的人;“小人儒”则指地位低贱,不通礼仪,品格平庸的人。

【原文】

614 子游为武城(1)宰。子曰:“女得人焉尔(2)乎?”曰:“有澹台灭明(3)者,行不由径(4),非公事,未尝至于偃(5)之室也。”

【注释】

(1)武城:鲁国的小城邑,在今山东费县境内。

(2)焉尔乎:此三个字都是语助词。

(3)澹台灭明: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武城人,孔子弟子。

(4)径:小路,引申为邪路。

(5)偃:言偃,即子游,这是他自称其名。

【译文】

子游做了武城的长官。孔子说:“你在那里是到了人才没有?”。子游回答说:“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从来不走邪路,没有公事从不到我屋子里来。”

【评析】

孔子极为重视发现人才、使用人才。他问子游的这段话,反映出他对举贤才的重视。当时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各诸侯国都重视接纳人才,尤其是能够帮助他们治国安邦的有用之才,这是出于政治和国务活动的需要。

【原文】

615 子曰:“孟之反(1)不伐(2),奔(3)而殿(4),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注释】

(1)孟之反:名侧,鲁国大夫。

(2)伐:夸耀。

(3)奔:败走。

(4)殿:殿后,在全军最后作掩护。

【译文】

孔子说:“孟之反不喜欢夸耀自己。败退的时候,他留在最后掩护全军。快进城门的时候,他鞭打着自己的马说,‘不是我敢于殿后,是马跑得不快。’”

【评析】

公元前484年,鲁国与齐国打仗。鲁国右翼军败退的时候,孟之反在最后掩护败退的鲁军。对此,孔子给予了高度评价,宣扬他提出的“功不独居,过不推诿”的学说,认为这是人的美德之一。

【原文】

616 子曰:“不有祝鮀(1)之佞,而(2)有宋朝(3)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注释】

(1)祝鮀:鮀,音tuó。字子鱼,卫国大夫,有口才,以能言善辩受到卫灵公重用。

(2)而:这里是“与”的意思。

(3)宋朝:宋国的公子朝,《左传》中曾记载他因美丽而惹起乱的事情。

【译文】

孔子说:“如果没有祝鮀那样的口才,也没有宋朝的美貌,那在今天的社会上处世立足就比较艰难了。”

【原文】

617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译文】

孔子说:“谁能不经过屋门而走出去呢?为什么没有人走(我所指出的)这条道路呢?”

【评析】

孔子这里所说的,其实仅是一个比喻。他所宣扬的“德治”、“礼制”,在当时有许多人不予重视,他内心感到很不理解。所以,他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原文】

618 子曰:“质(1)胜文(2)则野(3),文胜质则史(4)。文质彬彬(5),然后君子。”

【注释】

(1)质:朴实、自然,无修饰的。

(2)文:文采,经过修饰的。

(3)野:此处指粗鲁、鄙野,缺乏文彩。

(4)史:言词华丽,这里有虚伪、浮夸的意思。

(5)彬彬:指文与质的配合很恰当。

【译文】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评析】

这段话言简意赅,确切地说明了文与质的正确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高度概括了孔子的文质思想。文与质是对立的统一,互相依存,不可分离。质朴与文采是同样重要的。孔子的文质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实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原文】

619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1)之生也幸而免。”

【注释】

(1)罔:诬罔不直的人。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的生存是由于正直,而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只他侥幸地避免了灾祸。”

【评析】

“直”,是儒家的道德规范。直即直心肠,意思是耿直、坦率、正直、正派,同虚伪、奸诈是对立的。直人没有那么多坏心眼。直,符合仁的品德。与此相对,在社会生活中也有一些不正直的人,他们也能生存,甚至活得更好,这只是他们侥幸地避免了灾祸,并不说明他们的不正直有什么值得效法的。

【原文】

620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评析】

孔子在这里没有具体指懂得什么,看来是泛指,包括学问、技艺等。有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原文】

621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

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评析】

孔子向来认为,人的智力从出生就有聪明和愚笨的差别,即上智、下愚与中人。既然人有这么多的差距,那么,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就提出“因才施教”的原则,这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来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对我国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原文】

622 樊迟问知(1),子曰:“务(2)民之义(3),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注释】

(1)知:音zhì,同“智”。

(2)务:从事、致力于。

(3)义: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

【译文】

樊迟问孔子怎样才算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提倡)老百姓应该遵从的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就可以说是智了。”樊迟又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仁人对难做的事,做在人前面,有收获的结果,他得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

【评析】

本章提出了“智、“仁”等重大问题。面对现实,以回答现实的社会问题、人生问题为中心,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他还提出了“敬鬼神而远之”的主张,否定了宗法传统的神权观念,他不迷信鬼神,自然也不主张以卜筮向鬼神问吉凶。所以,孔子是力求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否定鬼神作用的。

【原文】

623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1);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注释】

(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音zhì,同“智”;乐,古音yào,喜爱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评析】

孔子这里所说的“智者”和“仁者”不是一般人,而是那些有修养的“君子”。他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

【原文】

624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译文】

孔子说:“齐国一改变,可以达到鲁国这个样子,鲁国一改变,就可以达到先王之道了。”

【评析】

本章里,孔子提出了“道”的范畴。此处所讲的“道”是治国安邦的最高原则。在春秋时期,齐国的封建经济发展较早,而且实行了一些改革,成为当时最富强的诸侯国家。与齐国相比,鲁国封建经济的发展比较缓慢,但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保存得比较完备,所以孔子说,齐国改变就达到了鲁国的样子,而鲁国再一改变,就达到了先王之道。这反映了孔子对周礼的无限眷恋之情。

【原文】

625 子曰:“觚(1)不觚,觚哉!觚哉!”

【注释】

(1)觚:音gū,古代盛酒的器具,上圆下方,有棱,容量约有二升。后来觚被改变了,所以孔子认为觚不像觚。

【译文】

孔子说:“觚不像个觚了,这也算是觚吗?这也算是觚吗?”

【评析】

孔子的思想中,周礼是根本不可更动的,从井田到刑罚;从音乐到酒具,周礼规定的一切都是尽善尽美的,甚至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这里,孔子概叹当今事物名不符实,主张“正名”。尤其是孔子所讲,现今社会“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这种状况,是不能让人容忍的。

【原文】

626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1)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2)也,不可陷(3)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注释】

(1)仁:这里指有仁德的人。

(2)逝:往。这里指到井边去看并设法救之。

(3)陷:陷入。

【译文】

宰我问道:“对于有仁德的人,别人告诉他井里掉下去一位仁人啦,他会跟着下去吗?”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到井边去救,却不可以陷入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骗,但不可能被迷惑。”

【评析】

宰我所问的这个问题的确是比较尖锐的。“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对此,孔子的回答似乎不那么令人信服。他认为下井救人是不必要的,只要到井边寻找救人之法也就可以了。这就为君子不诚心救人找到这样一个借口。这恐怕与他一贯倡导的“见义不为非君子”的观点是截然相反的了。

【原文】

627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1)之以礼,亦可以弗畔(2)矣夫(3)。”

【注释】

(1)约:一种释为约束;一种释为简要。

(2)畔:同“叛”。

(3)矣夫:语气词,表示较强烈的感叹。

【译文】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评析】

本章清楚地说明了孔子的教育目的。他当然不主张离经叛道,那么怎么做呢?他认为应当广泛学习古代典籍,而且要用“礼”来约束自己。说到底,他是要培养懂得“礼”的君子。

【原文】

628 子见南子(1),子路不说(2)。夫子矢(3)之曰:“予所否(4)者,无厌之!天厌之!”

【注释】

(1)南子:卫国灵公的夫人,当时实际上左右着卫国政权,有yín乱的行为。

(2)说:音yuè,同“悦”。

(3)矢:同“誓”,此处讲发誓。

(4)否:不对,不是,指做了不正当的事。

【译文】

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如果我做什么不正当的事,让上天谴责我吧!让上天谴责我吧!”

【评析】

本章对孔子去见南子做什么,没有讲明。据后代儒家讲,孔子见南子是“欲行霸道”。所以,孔子在这里发誓赌咒,说如果做了什么不正当的事的话,就让上天去谴责他。此外,孔子在这里又提到了“天”这个概念,恐怕不能简单地说,孔子的观念上还有宗教意识,这只是他为了说服子路而发的誓。

【原文】

629 子曰:“中庸(1)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注释】

(1)中庸:中,谓之无过无不及。庸,平常。

【译文】

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吧!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为时很久了。”

【评析】

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尤其作为一种道德观念,这是孔子和儒家尤为提倡的。《论语》中提及“中庸”一词,仅此一条。中庸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问题,也是一种德行,而且是最高的德行。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中庸又被理解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中庸又称为“中行”,中行是说,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互相补充。中庸是一种折衷调和的思想。调和与均衡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孔子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这一状态,并概括为“中庸”,这在古代认识史上是有贡献的。但在任何情况下都讲中庸,讲调和,就否定了对立面的斗争与转化,这是应当明确指出的。

【原文】

630 子贡曰:“如有博施(1)于民而能济众(2),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3)其犹病诸(4)。夫(5)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6),可谓仁之方也已。”

【注释】

(1)施:旧读shì,动词。

(2)众:指众人。

(3)尧舜: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两位帝王,也是孔子心目中的榜样。儒家认为是“圣人”。

(4)病诸:病,担忧。诸,“之于”的合音。

(5)夫:句首发语词。

(6)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译文】

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评析】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在后面的章节里,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都说明了孔子关于“仁”的基本主张。对此,我们到后面还会提到。总之,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基本伦理准则,在今天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论语第六章是什么?

论语第六章雍也篇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子曰:“谁能出不由户? 何莫由斯道也?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