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诗经 诗经实际上有多少首诗

2023-02-04

本文目录一览:

诗经的简介介绍

《诗经》是产生于中国奴隶社会末期的一部诗集。它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诗经的简介介绍,希望你喜欢。

诗经的简介

搜集了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诗歌305首,6首只存篇名而无诗文的“笙诗”,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作者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相传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 收集 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周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这些没有记录姓名的民间作者的作品,占据诗经的多数部分。

周代贵族文人的作品构成了诗经的另一部分。《尚书》记载,《豳风·鸱鸮》为周公旦所作。2008年入藏清华大学的一批战国竹简(简称清华简)中的《耆夜》篇中,叙述武王等在战胜黎国后庆功饮酒,其间周公旦即席所作的诗《蟋蟀》,内容与现存《诗经·唐风》中的《蟋蟀》一篇有密切关系。

《诗经》现存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大雅》的作者是贵族文人,但对现实 政治 有所不满,除了宴会乐歌、祭祀乐歌和史诗而外,也写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

《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雅》、《颂》中的诗歌,对于考察早期 历史 、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 教育 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 句子 以增强说服力。后来,《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以上三部分,《颂》有40篇,《雅》有105篇(《小雅》中有6篇有目无诗,不计算在内),《风》的数量最多,共160篇,合起来是305篇。古人取其整数,常说“诗三百”。

据说春秋时流传下来的诗,有三千首之多,后来只剩下三百一十一首(其中有六首笙诗: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孔子编纂诗经之后,最早明确记录的传承人,是“孔门十哲”之一,七十二贤之一的子夏,他对诗的领悟力最强,所以由他传诗。到汉初,说诗的有鲁人申培公,齐人辕固生和燕人韩婴,合称三家诗。齐诗亡于魏,鲁诗亡于西晋,韩诗到唐时还在流传,而如今只剩外传10卷。当今世上流传的诗经,则是毛公(大毛公:毛亨,小毛公:毛苌)所传的毛诗。

重要的注本有《毛诗正义》、宋朱熹的《诗集传》、清马瑞辰的《毛诗传笺通释》、清陈奂的《诗毛氏传疏》、今人程俊英的《诗经释注》、今人余冠英的《诗经选译》等。

诗经作品鉴赏

现实主义

《诗经》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情实感,这种创作态度,使其具有强烈深厚的艺术魅力,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诗经·国风》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在《 七月》中,可以看到奴隶们血泪斑斑的生活,在《 伐檀》可以感悟被剥削者阶级意识的觉醒,愤懑的奴隶向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大胆地提出了正义质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守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獾兮?”有的诗中还描写劳动者对统治阶级直接展开斗争,以便取得生存的权利。在这方面,《 硕鼠》具有震颤人心的力量。

诗经六义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诸侯国的乐调;“雅”是宗周地区的正乐;“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至于“ 大雅”和“ 小雅”当从音乐分,“广大而静,疏 达信者,宜歌《大雅》;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诗经》的艺术技法被总结成“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诗六义”是《诗大序》(《毛诗序》)最先提出,这个提法又是以《周礼》“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的旧说为根据,对《诗经》中作品的分类和表现手法所做的高度概括。

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解释:“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

一般认为风、雅、颂是诗的分类和内容题材;赋、比、兴是诗的 表现手法。其中风、雅、颂是按不同的音乐分的,赋、比、兴的按表现手法分的。

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关于赋、比、兴的意义,历来说法众多。简言之,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歌创作中,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创造了诗歌的艺术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一、比,就是 譬喻。

朱熹《诗集传》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这是在今天仍常常使用的一个主要修辞手法,包括比喻与象征。比喻可以使描述形象化。如《卫风·硕人》写庄姜的美貌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因为有前后的一系列比喻,所以末尾的点睛之句才能使其形象跃然纸上。

比喻还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因为比喻都是取整体上差异较大,而某一方面有共同性的事物来相比,喻体与本体相同之处往往就相当突出。因此,在比喻中,便常常有夸张的性质。如《硕鼠》,就其外形、 生物 的类别及其发展程度的高低而言,本体与喻体的差别是相当之大的;但是,在不劳而获这一点来说,却完全一致,所以这个比喻实际上是一种夸张的表现。

又由于喻体在人们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已获得了一定的情感意蕴,在某种程度上已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故根据与不同喻体的联系,可以表现不同的感情,如《硕鼠》、《相鼠》等。《诗经》中用比的地方很多,运用亦很灵活、广泛。如《卫风·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前者用以比喻形体,后者用以比喻感情之变化。

一般的比喻,是以形体喻形体,色彩喻色彩,光泽喻光泽,声音喻声音,气味喻气味,动作喻动作,感觉喻感觉,景况喻景况。

《邶风·简兮》:“执辔如组,两骖如舞。”以形态比形态;

《唐风·椒聊》:“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以某种繁多之物喻人之多生;

《王风·黍栗》:“中心如醉”,“中心如咽”。以感觉喻感觉;

《诗经》中的“比”有两点应特别加以注意:

一为象征。手法上比较含蓄,但往往从多方面进行比喻,即用“丛喻”之法,有时同于今日的“指桑骂槐”的。如《小雅·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捄天毕,载施之行。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维南有箕,载翕其舌。维北有斗,西柄之揭。”前半通过一系列的比喻说明东方诸侯国之百姓对西周王朝贵族窃据高位、不恤百姓的愤怒(皆有名无实之物),末尾以箕之翕其舌,斗之向北开口挹取,指出西人对东人的剥削。实际上是用了象征的手法。

另一种为同时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也就是说比喻中打破了事物在人的听、说、触方面的界限。如:

《小雅·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以山之高峻,比喻师尹地位之显赫、重要,此以具体物之高,喻 抽象 的地位之显赫。

《小雅· 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以山冈之永恒,河水之不断,日月之长在,松柏之茂盛比喻君福祚之不可限量。

《邶风· 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以山谷之风,喻人之盛怒,以 自然 现象喻人情绪之变化,是通感之比。

《诗经》中的比是多种多样的,大多是篇中有比的句子,个别为全诗皆含比意,如《硕鼠》。

二、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

朱熹《诗集传》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兴即引发、开头。包括两种情况:

一、情触于物而发为歌咏(即用一个同表现内容相协调的事物为开头)。

二、借助某事某物起韵。

从文学发源的整个过程来说,兴是早期诗歌的特征;从诗歌作者的层次来说,它是民歌的特征;如从创作方式来说,它是口头文学的特征。采用兴的手法的作品多在《国风》之中。汉代以后,虽《诗经》被视为经典,比兴之法被提到很高的地位,但如同《诗经·国风》一样单纯起韵的兴词并不见于文人的创作;而从引发情感的事物写起的兴,同比和赋的手法很接近。

朱熹对赋、比、兴概念的解释十分明确,但他将《诗经》每章表现手法都一一标出,其所言的类型和对诗的解释中,就显示了矛盾。如《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朱标:“兴也。”但他在具体解释此章时又说:“雎鸠,一名王雎,……生有定偶而不相乱,偶常并游而不相狎,故《毛传》以为挚而有别,《烈女传》以为人未尝见其乘居而匹处者。盖其性然也。”串讲全章时又云:“言彼关关然之雎鸠,则相与合鸣于河洲之上矣。此窈窕之淑女,则岂非君子之美匹乎?言其相与和乐而恭敬亦若雎鸠之情挚而有别也。”则又成了“比”。

再如《 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他也标为“兴也”,解释时却说:“周礼,仲春令会男女,然则桃之有华,正婚姻之时也。”又成了“赋”。

这样,赋、比、兴三者的界限就又乱了。比较适合的划分是,凡与当时情景之描述有关联者,都应归于赋,如《 卷耳》、《 黍离》、《 蒹葭》、《 七月》;凡有比喻、象征意义者,都应归之比,如《关雎》、《桃夭》、《谷风》、《无衣》;只有无法与诗本义联系的,才是兴,如《黄鸟》、《采薇》等。

兴包括“情触于物而发为歌咏”的情形,是指由于人们生活阅历各不相同,每个人的经历都会有种种偶然的情形,某些事物对一般人来说是漠不相关,但对某一具体人来说,就可能会勾起对旧的经历的回忆,引起很深的感慨。

三、赋。

《 诗集传》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这里所谓“直言之”,是说不以兴词为引,也不用比的手法,并不是不要细致的形容描绘。因此可以说:兴、比以外的其他一切表现手段,都可以包括在“赋”的范围之内。作为一种写作手段,它包括得十分广泛。就《诗经》言之,它包括叙述、形容、联想、悬想、对话、心理刻画等。《七月》、《生民》全诗都用赋法,无论对于弃儿情节的叙述,还是对于祭祀场面的描写,都极为生动。《东山》、《采薇》二首,除《东山》第一章“蜎蜎者蠋,烝在桑野”外,也全用赋法。但这两首诗写行役征人之心绪,可谓淋漓尽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最上乘的写景诗。所以,《诗经》的赋法不只是指叙述,不只是所谓“直陈其事”,在抒情写景方面,也达到很高超的地步。

赋法,在《诗经》中也常体现于一些简单的叙事。如《邶风·静女》写了一个女子约他的男朋友晚间在城隅相会,但男青年按时到了约会地点,却不见这位姑娘,等之不来,既不能喊,也不能自己去找,不知如何是好而“搔首踟躇”。过了一会,姑娘忽然从暗中跑出来,使小伙子异常高兴。诗中所写姑娘藏起来的那点细节,可以理解为开玩笑,也可以理解为对小伙子爱的程度的测试,充满了生活的情趣,表现了高尚纯洁的爱情。后面赠彤管的细节也一样。其中既无比,也无兴,却十分生动。

《诗经》中也有通过人物的对话来抒情、叙述的。如《郑风·溱洧》,表现三月间水暖花开之时,男女青年在水边游玩戏谑的情景。通篇并无兴词,也全无比喻,却描绘出一幅充满欢乐气氛的 民俗 画。

赋法中,也包括叙写、联想与悬想。如《豳风·东山》第三章写到“有敦瓜苦,烝在栗薪”,从而引出“自我不见,于今三年”;第四章更承上“瓜苦”(瓜瓠,结婚合卺之物)而联想及结婚时情景,作为对于将要面对的现实的烘托或反衬等。

悬想即未必有,而是诗人设想之,借以表现诗人的心绪。如《东山》的第二章写其想象中的家可能会出现的情况,第四章前半写设想妻子可能正在家中想念自己等。《周南·卷耳》、《魏风·陟岵》亦是。

《诗经》中有些纯用赋法的诗中,也创作出了很深远的意境。《黍离》、《君子于役》、《蒹葭》全用赋法,既无兴词,也无比喻,然而抒情味道之浓、意境之深远、情调之感人,后来之诗,少有其比。诗人写景不是专门描摹之,从抒情中带出;而情又寓于景。

前人用赋、比、兴来概括《诗经》的表现手法,十分精到。但对《诗经》“赋”这种表现手法注意得不够,在兴和赋、比的关系上也一直未能划分清楚。再就是将比、兴看作诗的特征的主要体现。这是将《诗经》中的“比兴”和后代的“比兴”混同之故。其实,对《诗经》中赋法的研究,应是探讨《诗经》艺术手法的重要方面,这同古代文论史上探讨“比兴”概念的流变是两回事。

《诗经》中“兴”的运用情况比较复杂,有的只是在开头起调节韵律、唤起情绪的作用,兴句与下文在内容上的联系并不明显。如《小雅·鸳鸯》:“鸳鸯在梁,戢其左翼,君子万年,宜其遐福。”兴句和后面两句的 祝福语 ,并无意义上的联系。《小雅·白华》以同样的句子起兴,抒发的却是怨刺之情:“鸳鸯在梁,戢其左翼。之子无良,二三其德。”这种与本意无关,只在诗歌开头协调音韵,引起下文的起兴,是《诗经》兴句中较简单的一种。《诗经》中更多的兴句,与下文有着委婉隐约的内在联系。或烘托渲染环境气氛,或比附象征中心题旨,构成诗歌艺术境界不可缺的部分。如《周南·桃夭》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起兴,茂盛的桃枝、艳丽的桃花,和新娘的青春美貌、婚礼的热闹喜庆互相映衬。而桃树开花(“灼灼其华”)、结实(“有蕡其实”)、枝繁叶茂(“其叶蓁蓁”),也可以理解为对新娘出嫁后多子多孙、家庭幸福昌盛的良好祝愿。诗人触物起兴,兴句与所咏之词通过艺术联想前后相承,是一种象征暗示的关系。《诗经》中的兴,很多都是这种含有喻义、引起联想的画面。比和兴都是以间接的形象表达感情的方式,后世往往比兴合称,用来指《诗经》中通过联想、想象寄寓思想感情于形象之中的创作手法。

重章叠句

《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二节拍的四言句带有很强的 节奏感 ,是构成《诗经》整齐韵律的基本单位。四字句节奏鲜明而略显短促,重章叠句和双声叠韵读来又显得回环往复,节奏舒卷徐缓。《诗经》重章叠句的复沓结构,不仅便于围绕同一旋律反复咏唱,而且在意义表达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诗经》中的重章,许多都是整篇中同一诗章重叠,只变换少数几个词,来表现动作的进程或情感的变化。如《周南·芣苡》三章里只换了六个动词,就描述了采芣莒的整个过程。复沓回环的结构,灵活多样的用词,把采芣苡的不同环节分置于三章中,三章互为补充,在意义上形成了一个整体,一唱三叹,曼妙非常。方玉润《诗经原始》卷一云:“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馀音袅袅,若远若近,若断若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

除同一诗章重叠外,《诗经》中也有一篇之中,有两种叠章,如《郑风·丰》共四章,由两种叠章组成,前两章为一叠章,后两章为一叠章;或是一篇之中,既有重章,也有非重章,如《周南·卷耳》四章,首章不叠,后三章是重章。

《诗经》的叠句,有的在不同诗章里叠用相同的诗句,如《豳风·东山》四章都用“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开头,《周南·汉广》三章都以“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结尾。有的是在同一诗章中,叠用相同或相近的诗句,如《召南·江有汜》,既是重章,又是叠句。三章在倒数第二、三句分别叠用“不我以”、“不我与”、“不我过”。

《诗经·国风》中的叠字,又称为重言。“伐木丁丁,鸟鸣嘤嘤”,以“丁丁”、“嘤嘤”摹伐木、鸟鸣之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依依”、“霏霏”,状柳、雪之态。这类例子,不胜枚举。和重言一样,双声叠韵也使诗歌在演唱或吟咏时,章节舒缓悠扬,语言具有音乐美。《诗经·国风》中双声叠韵运用很多,双声如“参差”、“踊跃”、“黾勉”、“栗烈”等等,叠韵如“委蛇”、“差池”、“绸缪”、“栖迟”等等,还有些双声叠韵用在诗句的一字三字或二字四字上。如“如切如磋”(《卫风·淇奥》)、“爰居爰处”(《邶风·击鼓》)、“婉兮娈兮”(《齐风·甫田》)等。

语言风格

《诗经》的语言不仅具有音乐美,而且在表意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诗经》时代,汉语已有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段,为诗人创作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诗经》中数量丰富的名词,显示出诗人对客观事物有充分的认识。《诗经》对动作描绘的具体准确,表明诗人具体细致的观察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如《芣莒》,将采芣莒的动作分解开来,以六个动词分别加以表示:“采,始求之也;有,既得之也。”“掇,拾也;捋,取其子也。”“袺,以衣贮之而执其衽也。襭,以衣贮之而扱其衽于带间也。”(朱熹《诗集传》卷一)六个动词,鲜明生动地描绘出采芣莒的图景。后世常用的修辞手段,在《诗经》中几乎都能找:夸张如“谁谓河广,曾不容刀”(《卫风·河广》),对比如“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卫风·氓》),对偶如“縠则异室,死则同穴”(《王风·大车》)等等。

《诗经》的语言形式形象生动,丰富多彩,往往能“以少总多”、“情貌无遗”。但雅、颂与国风在语言风格上有所不同,雅、颂多数篇章运用严整的四言句,极少杂言,国风中杂言比较多。小雅和国风中,重章叠句运用得比较多,在大雅和颂中则比较少见。国风中用了很多语气词如“兮”、“之”、“止”、“思”、“乎”、“而”、“矣”、“也”等,这些语气词在雅、颂中也出现过,但不如国风中数量众多,富于变化。国风中对语气词的驱遣妙用,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达到了传神的境地。雅、颂与国风在语言上这种不同的特点,反映了时代社会的变化,也反映出创作主体身份的差异。雅、颂多为西周时期的作品,出自贵族之手,体现了“雅乐”的威仪典重,国风多为春秋时期的作品,有许多采自民间,更多地体现了新声的自由奔放,比较接近当时的口语。

皆有曲调

诗与乐的关系密切,诗三百皆有曲调。《诗经》中的乐歌,原来的主要用途,一是作为各种典礼 礼仪 的一部分,二是 娱乐 ,三是表达对于社会和政治问题的看法。

《诗经》:名副其实的花草集,堪称古代的植物百科

大家都知道《诗经》是中国古代民间诗歌的集大成著作,里面记载了非常多的民间风俗文化,为后来的学者考察提供了详实的资料。但实际上,《诗经》还是一部花草集,据有关学者考察,《诗经》当中记载了143种植物,其中以花卉居多。这里选取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十种花卉。

一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桃花,在古代文人心中总是难以逃脱的,春天来了,有《大林寺桃花》,不想做官了,有《桃花源记》,还有各种人面桃花的比喻,可以说,桃花,也是万花之首。

在诗经当中,桃花出现的次数也是最多的。中国,是桃树的故乡,桃花也是随处可见,白色的,粉色的,艳红的的,各式各样。在《诗经》当中最有名的大概就是题目的这一句: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桃花

古人写桃花,也写桃子:

“园有桃,其实之肴。”

也能看出,古人也是很喜欢吃桃子的。不仅如此,前半句也写出了,古人不仅喜欢赏桃花,吃桃子,还喜欢种桃园,也能看出当时的农业经济很发达。人们也喜欢依据桃花开的时间确定春季时段,以便于进行农业安排。

桃花在《诗经》中其实大多数是象征着春天,有的是自然的春天,有的也是少女怀春,面若桃花也一般用来形容少女娇羞的样子。《桃夭》本身也是一首嫁娶诗歌,古人觉得,春天是阴阳交换的季节,在这一时期进行嫁娶也是合适的。所以可见,桃花,在古人心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 华如桃李,七月亨葵

说到桃花,就不能不说李花,写到桃花有可能单独出现,但是李花却总是以桃李的身份一起出现的。李花在《诗经》中出现不过四五次,其中有三次都是和桃花一起出现的,不过也有单独出现的时候,比如说

“丘中有李,彼留之子。彼留之子,贻我佩玖。”

这句话就出自《诗经·国风·王风·丘中有麻》,也是比较少见的李花单独出现的句子。

虽然桃树和李树是两种不同的树木,但是人们总是把二者相提并论。一个是二者都漂亮,二者的果实都能吃,二者都代表了美好纯洁的象征,而且二者的花期相近,所以也不太好分开说。比如有个成语叫做“投桃报李”,也可见李花和桃花在古人的心中地位大致相当。

李花的花形也非常漂亮,和桃花相媲美,人们也喜欢用桃李来形容女子美貌,或者是男女情谊,表达人们对于美好的期许。但是李花色彩淡雅,以白色居多,相比于桃花的艳丽,可能在颜色上就逊色了许多,所以李花一般也是伴随着桃花出现的,但都是作为美好的象征。

三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除了桃李之后,荷花肯定也是不能够忽略的花卉了。当年周敦颐的《爱莲说》: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这句诗将荷花的地位一下子提升了一大截,也使得荷花在文人的心中地位难以撼动。

《诗经》当中的莲花最初是因为实用走进的大众心里,而并非是什么高洁情操,先秦时期的民众农民居多,实用性对于他们来说更为重要。先秦时期,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不高,所以越是实用价值高的东西,越容易受到百姓的喜爱,像莲花这种全身上下都是宝的植物自然是受到人们喜爱。

荷花

《尔雅》当中记载:

“荷,芙蕖,其茎茄,其叶蕸,其本密,其华菡,其实莲,其根藕,其中菂,菂中薏。”

我们能够看出,荷花,从花到根茎,到荷叶,到果实,全部都有实用价值,有的观赏,有的食用,有的药用,包括到现在,很多农民的生计也依赖于荷花。另外莲花在古代还有生殖崇拜的意思,因为莲子多,也有多子多福的意思。

荷花的名字也应该是所有的花卉当中最多的,而且特别优美。除了我们常见的莲花、芙蕖、外,它还有芬陀利花、水芝、菡萏、玉环、佛座须等等称呼,所以也许你读了很多首诗,感叹怎么会有如此美好的花,但实际上它们都说的是一种,那就是荷花。

四 诗经有梅,其实七兮

作为花中四君子之首的梅花,虽然没有前三种花朵在《诗经》中出现的频率高,但是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却可以说可以和桃花匹敌。《诗经》当中单独写梅花的倒是不多,但是写梅子的诗句还比较多。

《摽有梅》当中写: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这个意思就是说,梅子落地纷纷,树上还留七成。有心求我的小伙子,请不要耽误良辰。后人就用“摽梅之感”来表达女子盼嫁,急于求爱的那种内心的冲动。

梅花

虽然说梅花在古代文人心中是高洁傲岸的体现,比如说“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不过在《诗经》当中也有写到梅表示痛恨的,比如《国风·陈风·墓门》里面的一句:“墓门有梅,有鸮萃止”,大意是,你家门口的酸枣树,有猫头鹰在那里哭嚎,听起来有些渗人,这一句是控诉当时的统治者昏庸无道的,但是因为上一句是“墓门有棘”,后人认为这里的梅应该是误读,也应该为棘。

五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

有一首歌叫《棠梨煎雪》,里面的棠梨花也就是《诗经》当中的甘棠花。

《诗经》当中有一篇专门写甘棠花的诗词,叫做《召南·甘棠》,这首诗是百姓的一首缅怀诗词,是为了纪念当时的一个受到百姓爱戴的大臣召伯,他住的地方有一棵甘棠树,在他死了之后,百姓们就自发照顾其那棵树。想起了《项脊轩志》里面的那一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植矣,今已亭亭如盖矣。”百姓照顾甘棠树的时候,想到当时的召伯,大概也是感慨万分吧。

甘棠花

在《诗经》当中,甘棠也作“棠棣”,后人用来指兄弟手足,三国时期曹植写过这样的一首诗:

“中咏《棠棣》匪他之诫,下思《伐木》有生之义”。

苏轼也写过:

“棠棣并为天下士,芙蓉曾到海边郛”。

这句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表达了思念之情。

甘棠花在《诗经》当中一共出现了六次,分别是《召南·甘棠》、《秦风·终南》、《小雅·棠棣》、《唐风·朲杜》、《唐风·有朲之杜》和《召南·何彼襛矣》。

六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上文说到了桃花是春天开始的象征,那么木槿花就是夏天开始的象征,题目当中的“舜华”指的就是木槿花了。“舜华”寓意是韶华易逝,容易凋零,木槿花的花期很长,一般有四个月,但是开放时间很短,一般是清晨盛开,傍晚凋谢,所以“舜华”作为它的别称也是十分贴切。有一句话叫做“槿花不见夕,一日一回新”,也就是说你每天看到的木槿花都是新的,昨天的已经凋零了,生命非常短。

木槿花

《诗经》当中,有男子喜欢用木槿花来称赞女子样貌美好。木槿花在全文当中出现的次数很少,见《郑风·有女同车》当中: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木槿花和《甄嬛传》当中的夕颜其实很像,但是夕颜指的是牵牛花,和木槿花不是一种,《甄嬛传》里面用来比喻红颜薄命,《诗经》里面的寓意则更加积极一些。

七 白华菅兮,白茅束兮

以上的一些花大多都很美丽,那么这种花好像就没那么好看了,那就是白茅,茅草花。要是不知道茅草花长什么样子,想一下白色的狗尾巴草就差不多了。不过茅草花更偏向于草本植物,说她是花也勉勉强强。

茅草花比狗尾巴草好的地方就是,她的花穗比较柔软,颜色呈白色,也更好看一些,所以也代表了纯洁和柔顺。《诗经》当中的茅草花通常出现是用“白茅”的名字出现的,比如说《召南·野有死麕》里面说: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这句诗其实体现的男女之间自由追逐的一种乐趣,在古代民风还比较开化,男女可以自由恋爱。在这里白茅其实就是象征着纯洁。

茅草花

有恋人求爱的时候就会送白茅,比如题目当中的那一句“白华菅兮,白茅束兮”,这其中的菅草白华和茅草之白有象征纯洁与和谐的爱情意义。虽然茅草花不怎么好看,但是它坚韧,生命力极强,送人的话寓意远比花本身样貌更令人感动。

另外,由于茅草花晒干了之后不容易腐烂,古人也经常用来铺床或者铺屋顶,比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他的房子就是用茅草铺就的。

八 视尔如荍,贻我握椒

锦葵花在古代作“荍”,花型很好,也用来比喻女子美貌。《陈风·东之门》当中有一句:

“视尔如荍,贻我握椒。”

意思就是看你粉红笑脸好像锦葵花,她赠我一捧紫红的香花椒。这一句写得就是男女之间的互生情愫,男子说女子样貌姣好,女子送男子一捧香花椒。

锦葵花

锦葵花观赏价值高,也能食用,不过味道偏苦涩,食用价值比较低。虽然在《诗经》当中,锦葵花的意向还比较好,不过在现在,锦葵花的花语是讽刺,送人还是不要送这种花了。

九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谖草花,别名忘忧草。《卫风·伯兮》云:“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这首诗是一位妇人表达的对自己出兵战场的丈夫的思念之情,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我上哪里去找忘忧草来忘记你呢,在屋子北面种下吗?

萱草的思念的意象并不仅仅局限于男女之间的思念,也有兄弟朋友之间的思念之情。比如白居易写过一首诗叫做《酬梦得以萱草见赠》,诗词一开头就是“杜康能散闷,萱草解忘忧。”萱草就是《诗经》中的谖草花,在古代也经常借萱草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萱草花

萱草还有“金针”、 “宜男草”、“疗愁”、“鹿箭”等别名,开花之后形似百合,颜色艳丽,观赏价值比较高,但是不可食用,微毒。

十 伊其将谑,赠之勺药

《诗经》当中的芍药花和上面的萱草一样,也是用来表达思念之情的一种花朵。《诗经》当中提到芍药花也是出现在男女分别之时,互赠芍药花表达爱慕之情的时候。出现在《郑风·溱洧》当中。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在先秦时期,郑国国风比较浪漫,所以也能够看出很多《郑风》写的都是男女爱慕的故事,芍药花的典故就出现在这个国家。春日之时,男女喜欢一起结伴出游,蓝天白云,河水清清,男女爱慕,相生情愫,互赠芍药,聊表心意。后来这样的习俗流传开来,人们也就逐渐把芍药花当做表达情意相通的一种信物了。

芍药花

芍药花是著名的爱情花,别名也有“花仙”和“花相”,是美好的象征,但同时也有“别离”的名称,人们在离别之时也喜欢送芍药,聊表相思。

芍药花在古代的文学中出现的比较多,最著名的应该是《红楼梦》当中的“憨湘云醉眠芍药裀”一章节当中。作者也用芍药花来比喻史湘云,一个是史湘云的大气的美和芍药花相近,另一方面史湘云的爱情比较短暂,经历了生离死别,这里的寓意比较悲切。

《诗经》当中还有一些其它的花卉存在,比如说芣苡、苹花、柳花等等,这里选了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十种花。先秦人民借用花草表达了对于自然,对于爱情的美好向往。所以说,《诗经》既是一部诗歌总集,同时也是一部花草集,这也给我们研究古代的植物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材料。

《诗经》中,何谓“十五国风”是指什么

十五国风并不是十五个诸侯国的诗歌,正确的解释是十五种治国现象。比如现在人们同样用风来表示某些社会现象,例如党风,民风,学风,整风,整风就是整治不良的习惯,比如整治党风,整治学风等等。在诗经中的风和现代的风意思是相同的,仍然是指社会风气和现状,比如周南意思不是周朝南面而是顾全大局非常难,意思是天子的无赖,从周南二字可以看到,统一的国家要灭亡了,战乱要开始了。召南,意思是召唤难,说明天下人都不听天子号令。也许你会说。没搞错南不是难,你怎么把南和难混为一谈呢,其实啊难和南除了南能作为方位名词以外,另外包括了难的含义,但难不能作为方位名词,所以周南就是周难,召南就是召难唐风就是荒唐,卫风是指人民没有是非辨别能力,雅是指作者生活有所改善,颂是指作者又一次作为天子。其实诗经是一个重登天子堂的完美的戏幕。是人们发愤图强的标杆,那么我们看一看周南是不是写作者作为天子顾全大局的体现呢,召南是不是说天下人不服从天子召唤呢。我们就必须解释诗经,但前提是不允许说通假字,不允许说毛传等怎么解释。我们一定要坚持汉字本身的意思,从汉字找来源不是从古书解释找来源,因为古书解释的作者和我们相比只不过是岁数大一点而已,其实他们的知识来源同样是通过他们的想象,他们的错误想象绝对不能作为我们读古文的依据,否则就会有很多矛盾,顾此失彼,所以同样一个字在这里你会说是这个意思,在那里你会说是那个意思。告诉你,一个汉字在不同的文章中应该都是相同的不可能在这里是正确的,在那里就变成了通假字。如果你认为是通假字说明你不懂得全文意思。比如诗经中的笾豆意思其实是美味佳肴,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意思其实是异口同声,步调一致

《诗经》通俗地理解为什么诗

古诗, 诗经其实是许多诗的合集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先秦时期称《诗》,又称《诗三百》或《三百篇》,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三百零五篇诗歌。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音乐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地方民歌,有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首;“雅”主要是朝廷乐歌,分大雅和小雅,共一百零五篇;“颂”主要是宗庙乐歌,有四十首。表现手法主要是赋、比、兴。“赋”就是铺陈(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启发。《诗经》思想和艺术价值最高的是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伐檀》、《硕鼠》、《氓》就是“风”的代表作。 《诗经》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我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当今世上流传的诗经,则是毛亨、毛苌所传的毛诗集。

《诗经》其实就是诗的合集,为什么诗合集能成为“经”?

《诗经》是产生于中国奴隶社会末期的一部诗集。它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另外还有六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又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可以说,一部《诗经》立体地再现了生存环境、事态人情,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多方位、多角度的反映,其内容在世界古代诗歌作品中是独一无二的,远比印度的《吠陀》与基督教《圣经》中的诗篇要广泛得多。它的主题已不限于宗教性的,或仅仅表达一种虔诚的感情,它也不像荷马史诗只谈论战争与冒险,它歌唱的是人的生活,人的感情。

在如此自然,如此朴素,如此亲切地表现普通人民的心声和感情方面,很少有别的诗集堪与《诗经》相提并论。

《诗经》依据音乐的不同,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

“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现在我们说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等。具体有十五国风:周南、召南、邶〔bèi〕、鄘〔yōng〕、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kuài〕、曹、豳[bīn]。

“雅”是正的意思,其中的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即贵族享宴或

赋”和“比”都是一切诗歌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因此又多称为“起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重要的作用。《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有时一句诗中的句子看似比似兴时,可用是否用于句首或段首来判断是否是兴。例《卫风·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就是兴。

大约最原始的“兴”,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就像《秦风》的《晨风》,开头“鴥彼晨风,郁彼北林”,与下文“未见君子,忧心钦钦”云云,很难发现彼此间的意义联系。虽然就这实例而言,也有可能是因时代悬隔才不可理解,但这种情况一定是存在的。就是在现代的歌谣中,仍可看到这样的“兴”。

进一步,“兴”又兼有了比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在意义的用法。但正因为“兴”原本是思绪无端地飘移和联想而产生的,所以即使有了比较实在的意义,也不是那么固定僵板,而是虚灵微妙的。如《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但关雎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的和谐恩爱,只是它的喻意不那么明白确定。又如《桃夭》一诗,开头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出了春天桃花开放时的美丽氛围,可以说是写实之笔,但也可以理解为对新娘美貌的暗喻,又可说这是在烘托结婚时的热烈气氛。由于“兴”是这样一种微妙的、可以自由运用的手法,后代喜欢诗歌的含蓄委婉韵致的诗人,对此也就特别有兴趣,各自逞技弄巧,翻陈出新,不一而足,构成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特殊味道。

《诗经》桃夭之有蒉其实的本意指

原文: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蕡(fén):草木结实很多的样子。此处指桃实肥厚肥大的样子。有蕡即蕡蕡。

译文: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多。

根据全诗来看这一句是表示对婚后的祝愿。桃花开后,自然结果。诗人说它的果子结得又肥又大,此乃象征着新娘早生贵子,养个白白胖胖的娃娃。

附:《桃夭》

(《诗经》中作品)一般指 国风·周南·桃夭 )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白话译文:

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

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多。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贵子后嗣旺。

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永不落。这位姑娘要出嫁,齐心协手家和睦。

敬请采纳!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蕡”发什么音呀?

蕡 :fén。果实很多的样子。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出自《诗经·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 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 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 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 宜其家人。

译文:

翠绿繁茂的桃树啊,花儿开得红灿灿。这个姑娘嫁过门啊,定使家庭和顺又美满。

翠绿繁茂的桃树啊,丰腴的鲜桃结满枝。这个姑娘嫁过门啊,定使家庭融洽又欢喜。

翠绿繁茂的桃树啊,叶子长得繁密。这个姑娘嫁过门啊,定使夫妻和乐共白头。

扩展资料:

此诗开篇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不仅是“兴”句,而且含有“比”的意思,这个比喻对后世影响很大。人们常说,第一个用花比美人的是天才,第二个用花比美人的是庸才,第三个用花比美人的是蠢才。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所以说这里是第一个用花来比美人,并不为过。自此以后用花、特别是用桃花来比美人的层出不穷,如魏晋阮籍《咏怀·昔日繁华子》:“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唐代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北宋陈师道《菩萨蛮·佳人》词:“玉腕枕香腮,桃花脸上开。”他们皆各有特色,自然不能贬之为庸才、蠢才,但他们无不受到《周南·桃夭》这首诗的影响,只不过影响有大小,运用有巧拙而已。

古代文学作品中形容女子面貌姣好常用“面若桃花”“艳如桃李”等词句,也是受到了这首《周南·桃夭》的启发,而“人面桃花”更成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种经典意境。

诗经容易背的六首诗经

《国风 周南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国风 秦风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国风 邶风 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国风 卫风 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国风 魏风 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 无食我麦!三岁贯汝,莫我肯德。逝将去汝,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值。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汝,莫我肯劳。逝将去汝,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国风 周南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都还比较短,都是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