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十 论语第十一章

2023-02-04

本文目录一览:

论语第十篇篇原文及翻译

论语第十篇乡党篇

乡党篇

本篇主要记录孔子言谈举止,衣食住行和生活习惯

1.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孔子在家乡时,非常恭顺,好像不太会说话的样子。他在宗庙和朝廷里,说话明白而流畅,只是说得很谨慎。

2.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上朝的时候,(孔子)跟下大夫谈话,显得温和而快乐;跟上大夫谈话时,显得正直而恭敬。君主临朝时,他显得恭敬而不安,走起路来却又安祥适度。

3.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鲁君召孔子去接待使臣宾客,他的面色庄重矜持,步伐轻快。向同他站在一起的人作揖,向左向右拱手,衣裳随之前后摆动,却显得整齐。快步向前时,好像鸟儿舒展开了翅膀。宾客告退了,他一定向君王回报说:“客人已经不回头了。”

4.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孔子走进朝堂的大门,显出小心谨慎的样子,好像没有容身之地。他不站在门的中间,进门时不踩门坎。经过国君的座位时,脸色变得庄重起来,脚步也快起来,说话的声音低微得像气力不足似的。他提起衣服的下摆走上堂去,显得小心谨慎,憋住气,好像不呼吸一样。走出来,下了一级台阶,面色舒展,怡然和乐。走完了台阶,快步向前,姿态好像鸟儿展翅一样。回到自己的位置,又是恭敬而谨慎的样子。

5.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孔子出使到别的诸侯国,行聘问礼时)拿着圭,恭敬而谨慎,好像拿不动一般。向上举圭时好在作揖,向下放圭时好像在交给别人。神色庄重,战战兢兢;脚步紧凑,好像在沿着一条线行走“献礼物的时候,和颜悦色。私下里和外国君臣会见时,则显得轻松愉快。”

6.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君子不用青中透红或黑中透红的布做镶边,红色和紫色不用来做平常家居的便服。暑天,穿细葛布或粗葛布做的单衣,一定是套在外面。黑色的衣配羔羊皮袍,白色的衣配小鹿皮袍,黄色的衣配狐皮袍。居家穿的皮袄比较长,可是右边的袖子要短一些。睡觉一定要有小被,长度是人身长的一倍半。用厚厚的狐貉皮做坐垫。服丧期满之后,任何饰物都可以佩带。不是上朝和祭祀时穿的礼服,一定要经过裁剪。羊羔皮袍和黑色礼帽都不能穿戴着去吊丧。每月初一,一定要穿着上朝的礼服去朝贺。

7.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斋戒沐浴时,一定有浴衣,用麻布做的。斋戒时,一定改变平时的饮食;居住一定要改换卧室。

8.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粮食腐败发臭,鱼和肉腐烂,都不吃。食物颜色难看,不吃。气味难闻,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到该吃饭时,不吃。切割方式不得当的食物,不吃。没有一定的酱醋调料,不吃。席上的肉虽多,吃它不超过主食。只有酒不限量,但不能喝到神志昏乱的地步。从市上买来的酒和肉干,不吃。吃完了,姜不撤除,但吃得不多。

9.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参加国家祭祀典礼,分到的祭肉(当天就食用)不放过夜。一般祭肉的留存不超过三天。放超过了三天,就不吃了。

10.食不语,寝不言。

吃饭的时候不谈话,睡觉的时候不言语。

11.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即使是粗米饭蔬菜汤,吃饭前也要先把它们取出一些来祭祀一番,而且祭祀要像斋戒时那样严肃恭敬。

12.席不正,不坐。

坐席摆放得不端正,不就坐。

13.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同本乡人在一块儿饮酒,等老年人都出去了,自己这才出去。

14.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乡里人举行迎神驱疫的仪式时,孔子穿着朝服站在东边的台阶上。

15.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

托人向住在其他诸侯国的朋友问候时,便向受托者拜两次送行。

16.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季康子馈赠药给孔子,孔子拜谢后接受了,却说道:“我对这种药的药性不了解,不敢尝用试服。”

17.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孔子家的)马厩失火了。孔子退朝回来,说:“伤到人了吗?”没问马怎么样了。

18.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

国君赐给食物,孔子一定会摆正席位先尝一尝。国君赐给生肉,他一定会煮熟了,先给祖先上供。国君赐给活物,他一定会养起来。陪侍国君吃饭,当国君进行饭前祭祀的时候,他先取国君面前的饭菜为他尝食。

19.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

孔子病了,君主来探望,他便头朝东而卧,把上朝的礼服盖在身上,拖着大带子。

20.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君主下令召见孔子,他不等车马驾好就先步行过去了。

21.入太庙,每事问。

孔子进人太庙中,每件事都问。

22.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朋友死了,没有人负责收殓,孔子说:“由我来料理丧事吧。”

23.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对于朋友的馈赠,即使是车和马,(只要)不是祭祀用的肉,孔子在接受时,也不会行拜谢礼。

24.寝不尸,居不客。

孔子睡觉时不像死尸一样直躺着,在家里并不讲究仪容。

25.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

孔子看见穿丧服的人,即使是关系亲密的,也一定会改变神色。看见戴着礼帽和失明的人,即使是很熟悉的,也一定表现得有礼貌。乘车时遇见穿丧服的人,便低头俯伏在车前的横木上表示同情。遇见背负着国家图籍的人,也同样俯身在车前的横木上表示敬意。有丰盛的肴馔,一定改变神色,站起来。遇到迅雷和大风时,一定改变神色。

26.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孔子上车时,一定站立端正,拉住扶手的带子登车。在车中,不向里面环顾,不快速说话,不用手指指画画。

27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孔子在山谷中行走,看见几只野鸡。)孔子神色一动,野鸡飞着盘旋了一阵后,又落在了一处。孔子说:“这些山梁上的母野鸡,得其时啊!得其时啊!”子路向它们拱拱手,野鸡振几下翅膀飞走了。

论语第十篇

第十篇 舌头不要跑得比大脑快

——掌握言辞的分寸

①言多必失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孔子说:“一个君子对自己的言过其行感到耻辱。”他的这一主张对于形成我们中华民族的内敛型性格有很大的关系。

一个人长于言辞、口若悬河自然会暴露出许多问题。比如你对事物的态度,你对事态发展的看法,你今后的打算等,都会从谈话中流露出来,被你的对手所了解,从而制定出相应的策略来战胜你。而且,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人的心理感受不同,而同一句话由于地点不同、语气不同,所表达式的意思也不尽相同,别人在转述的过程中也难免会加入他个人的的主观理解,最后的传话内容可能已大相径庭,势必造成误解、隔阂。

在人际交待的过程中,一言一行都关系着每个人的成就荣辱,言多必失,要将“三缄其口“作为处世的座右铭。说话要把握分寸,要落落大方,说话得体。

②话说三分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孔子说:“一个君子你看他表面好象是很笨拙,不会说话,但是做起事情来却很敏捷。”

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应做到“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人心是最复杂的东西,把心腹之言都掏出来,固然真诚可敬,但往往会触犯别人身上的逆鳞。把话说的太满,就会印证那句“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的金玉良言,使自己陷入被动的境地。

“马有失蹄,人有失言”,把话说得太满可能会掐断自己的退路,可能会在交际场上招来误会,所以给自己留一条退路,而且要学会“说理三分”。

“说理三分”是一种说话技巧。你若有理,聪明人一点就懂,不用说十分,三分足够了;碰到蠢人或固执的人,你再怎么多费口舌也无用,不妨假以十日,让他自己慢慢去悟;至于蛮汉,他本不讲理,你即使讲上十二分,也无异于对牛弹琴,还说不定是对虎弹琴呢,弹得老虎上了火,“啊呜”一声要了你的小命!

人总有缺点,或多或少总有完美的地方,你巧妙地说上几句,点到为止,是与人为善,这会让他心存感激;若是穷追猛打,非要弄得人家面子都留不住,好心就会被当成恶意。

古人写作时讲究:“含而不露,便是好处”,“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可见风雅;下语六分,可追李杜;下语十分,晚唐之作也”。其实这也是做人的诀窍,做人太露就是“晚唐之作”。含蓄是一种大气、一种教养、一种风度,懂得明明占理十分却只说三分,而且要宽容的做到“得理也让人。”

③守住嘴巴的关,用好舌头的箭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

子贡向他的老师请教怎样说话才算是君子,孔子说:“君子都是说到做到,不会虚吹。”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说话,我们的生命意志从来都要借助语言来表达,但是如果我们还仅仅停留在会说话的地步,那么我们和孩童没有什么两样,我们要的是真正掌握好“语言”这门艺术。

嘴巴和舌头犹如一柄双刃剑,一句话说得不恰当,就会反过来伤害到自己。因为话是自己说的,别人听到就没有办法阻止他去传播,所带来的影响自己也无法控制。

我们的嘴巴就像是一扇门,每天都要开关多次,你开得次数越多,你城堡里的景物也就越会被众人一览无余;舌头就象一支箭,稍不留神就要把“游客”伤害。因此我们的大脑要时刻警惕自己不要胡乱开门,更不能随意射箭。

④言多必失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该你提醒别人的时候,你没有把话说到,这是失人;不应该你说的时候,你却跟人家说了,这就是失言。一个智者既不失人也不会失言。”见仁见智,真的很难,有时我们知道自己应该提示他人的时候,但还是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否则失人比失言更严重。说话难,难说话。但是我们的交流又不得不借助于语言的表达,也许说话真的如做人一样难。

⑤道听途说不可靠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论语·阳贷》

是说你从路边(别人)那听来的话,你又把他大肆渲染,不问其真实性,就到处传播,这样的人不道德!

道听途说、散布谣言是可怕的。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谗言三至,慈母不亲。有句歌词说:“伤人的话总出自温柔的嘴。”是的,舌头——也就是语言,它能“一句说得人笑,一句话说得人跳”,所以我们要管好我们的嘴巴,切莫道听途说,更不要把听到的谣言到处传播。

⑥谣言止于智者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子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

南子是卫国国君的宠妃,但她在外面的名声不好。子路听说孔子去见了南子,很着急也很生气,主要是担心老师的声誉被毁。但是孔子并不这样认为,他说:“子路阿,你不要人云亦云。难道你不知道人言可畏吗?别人说南子不好——是个天厌之人,但是我见了她觉得她很好,并不是外面所传说的那样。”

这就是一个智者的修养:背后不论人是人非,而且让谣言止于智者。这一点,古今中外的思想家空前一致。

我们要把听到的消息先用三个筛子筛一下,再决定要不要相信或转告别人。

第一个筛子叫真实;第二个筛子叫审查;第三个筛子叫重要。这就是智者的胸怀,如果经不过这三道筛子,那么就让扰乱人心的谣言终止吧!

⑦不必三思而后行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论语·公治长》

季文子性格过于谨慎,不敢冒险,凡事没有十拿九稳就不会去做。这样的人总是思虑过多,做起事来瞻前顾后。孔子听说后说:“不用思考那么多,两次就可以了。”孔子话的依据是:第一,它节约了时间成本;第二,也不是想到了就去做,它还是要我们去思考的,避免了因为盲目冲动而犯错。显然季文子的做法,浪费的时间不说,还有可能会错失良机。过分谨慎不是理性的标志,而是谨小慎微的性格,这样的人难免会落入小家子气的俗套。俗话说得好:“当你在为没有抓住机遇老人的头发而暗自后悔的时候,你只能摸到它的秃头了!”

如果将人生一分为二,那么前半生应该是不犹豫,后半生应该是不后悔。人生中的很多问题都需要我们用心去思考,然而不是花费的时间越多就越能取得成效,所以遇到需要决定的时候,我们也要有勇气对自己说一句:“不必三思而后行,两次就够了!”

⑧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孔子说:“一个君子只要能吃饱了就不要把精力放在如何吃的更好上面,只要有个能睡觉的地方,就不要过分追求住所的条件。做事敏捷,而说话谨慎,这样的学问修养才叫真思想。”孔子不是叫我们去过苦日子,他是要我们注意心灵的修养。

南怀谨先生认为古人很讲究修身,所以有“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名言传世。而我们现代人有些比古人更迷茫,虽然表面上看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可是人们的幸福指数却在急速下降,这就是人们心灵久已失修,荒芜一片、杂草丛生的缘故,我们要努力做到像古人那样心灵平和。

“敏于事而慎于言”,要学会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最复杂的思想,给人留下言简意骇的深刻印象。“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其实蠢话一句,驷马也难追。

我们知道世上最可怕的字就是“早知道”和“如果”,因为世上没有后悔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夸谈上花了许多时间,那我们思考的时间就少了,做其它事情的智慧含量也会减少,所以我们要把精力和心力多放在做事上,这样才更有利于我们个人的成长和成功

参考资料:

当然你还可以去这里看看:

论语第10章的主要内容

这一章主要讲的是孔子在日常生活中作人做事的具体表现,小至衣食住行乡亲邻里,大至朝庭国事同僚官员,处处体现着圣人仁德的光辉。他的一言一行无不符合礼的精神,表现了严谨自持的师道表率和高超的处世艺术和完美的生活态度。过去对这一章是一带而过,认为没什么讲头,但实际上,这一章和其它章节一样重要。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往往在日常生活中才会体现的最充分最完美。一个人的学识、品格、修养如何,也往往是从这个人的日常生活表现中去考查,去了解才最真实。

(原文)孔子之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庭,便便言,唯谨尔。

释义:恂恂是恭敬和颜悦色的样子。便便是善于言谈雄辩的样子。孔子在当时是名满天下的大学问家,门下弟子三千,许多人都在各诸候国身居要职,而且一些声名显赫的达官权贵经常登门求教,用现在的话说,门前高级轿车来往不断,声势显赫。但是以孔子的修养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在家乡表现的非常普通,丝毫没有那种学问很大,志得意满,清高不群的样子。他在亲戚邻居面前恭敬谦和,“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从不高谈阔论,显摆自己,好象一个不善言谈的普通人。但在朝廷上讨论政事的时候,对自己的思想观点表达的非常清楚充分,展示出非凡的口才。只不过是“唯谨尔”,发言的时候有理、有据、有节、谨慎而有风度,具有严谨的礼仪风范。可是在老百姓中间,他就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和光同尘,毫不起眼。

(原文)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释义:孔子的礼仪修养,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人体现的非常严谨合度。在亲戚邻里面前,“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和下大夫们说话一字一板,从容不迫“侃侃如也”,丝毫没有卖弄的样子。和上大夫说话,态度平和,不卑不亢,“訚訚如也”,对他们表示出应有的尊重,但绝没有一般人对权贵趋炎附势,诌媚卑曲的奴才像。如果君主在场,孔子的举止会表现的敬畏和拘束,但仪态很安祥。因为君主是国家、民族精神的象征,这是孔子倡导的礼治精神的根本所在。

(原文)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躣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释义:孔子的学问修养天下皆知,也是鲁国的骄傲,所以每当有外国贵宾来访,鲁君便让孔子出面陪同。在重要的外事活动中,孔子“色勃如也”神态很庄严,步履从容轻捷。对左右的人礼节周到,进退有据。礼服的前后装饰轻轻飘舞,姿态优美,风度翩翩。外事工作结束以后,向国君如实汇报会谈的情况,告诉国君,来宾已经圆满完成外交使命,回国了。这是礼法所要求的正常的工作程序,也是孔子做事善始善终,周到有礼的修养体现。

(原文)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履阈(yu)。过位,色勃如也,足躣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zi)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释义:孔子在进入朝廷大门的时候,“鞠躬如也,如不容”不象在家里那样轻简随便,而是收敛身形,小心谨慎,表现出对国事和朝庭的庄重。“立不中门,履阈”不在中门站立,出入不踏门坎。从君主的座位前走过,神情严肃,不慌不忙。和君主说话时,点到为止,好象没有说完,给君主留下补充总结的余地。在需要发言,走上朝堂时,轻轻提起衣摆,小心翼翼,收敛气息,以避免偶然脚踩着衣摆和咳嗽打喷嚏之类的尴尬,破坏朝堂上严肃的气氛。发言后,跨下朝堂的台阶,回到自己的座位,才会松一口气,但仍然是恭敬拘谨的样子。

(原文)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释义:圭是古代天子、诸候举行祭礼时用来供奉的一种上尖下方的玉器。有一次鲁国举行隆重的祭礼,国君让孔子“执圭”,负责圭的事宜,就是在祭礼中把圣洁的圭,从国君手里接过来,供上祭坛。祭礼完毕,再把圭交还给国君入库收藏,类似于司仪的职事。孔子接受了这个任务之后,“鞠躬如也,如不胜”十分小心谨慎,惟恐胜任不了,出什么差错,所以在心里很重视。“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在祭礼开始时,孔子行大礼,把圭献上祭坛,祭礼完毕,把圭交还给国君的时候,全神贯注,郑重其事。在献圭时,他的步法“如有循”,都有一定的规矩。祭礼这种古老的仪式现在在道教的重大法事中还能看到。主持仪式的法师,他的手势,步法都有规定,“如有循”不能有差错。在整个祭礼的过程中,孔子神色喜悦平和,在祭礼结束后,人们看到他愉快的心情仍溢于言表。

(原文)君子不以绀(gan)緅(zou)饰,红紫不以为亵服。暑,袗(zheng)絺(chi)綌(xi),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麂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惟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释义:这是孔子给弟子们讲的一些穿衣服方面的规矩。过去的人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场合,对衣服的颜色、质地、样式,都有讲究。所以通过衣服可以反映一个人的身份和修养。即使是当代社会,穿什么样的西服,系什么样的领带,穿什么样的鞋,在不同的场合也是有规矩的,那是一个社会文明的象征也是一个人学识教养的体现。民间有“五辈子穿衣,三辈子吃饭”的谚语,说一个人要掌握穿衣吃饭的学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有的人穿衣服给人的感觉很舒服,很美。也有的人不管衣服价钱多贵,总是让人觉着别扭,难受。可见穿衣服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当然不同的时代审美观不同。比如在过去,衣服有洞不补,这个人会被认为很落魄。但是现在的年轻人,故意把新衣服打几个洞,名曰乞丐服,觉得美得不得了。这是一个时代的审美标准问题,但那并不是社会生活的主流,只不过时髦而已。

孔子说,有学问有教养的人,不用暗红色的布料作领口和袖口的边饰,因为暗红色是丧服的装饰,不吉利,不雅观。不用红色和紫色的布料做内衣,那会给人轻佻,放荡的感觉。夏天穿的单衣,不管是细布还是粗布,一定要加一件外套,否则是不文明不庄重的表现。冬天穿衣服也要注意搭配。黑色大氅配羔皮裘衣,淡色大氅配麂裘皮衣,黄色大氅配狐裘皮衣。在公众场合下穿的裘皮衣,身和袖要长短合度。在家里穿的皮衣以暖和为主,可以稍长一点,右边的袖子为方便干活,可以短一点。晚上睡觉盖的被子,长度是身体的一倍半。接待客人用的座垫,可以用狐和貉的皮做。家里有长辈去世,守丧期间衣服上不能有佩饰。除裙子外,衣服的领口、袖口、下摆都要杀一个边,这样才整齐。穿羔皮裘衣戴黑色的帽子不能去吊丧,这种打扮不伦不类,而且黑色的帽子是吉祥的颜色,不宜在丧礼中出现。每月的初一,为官的一定要穿着朝服去参加朝会。

现在,衣服式样虽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基本的礼仪精神还是要讲究的,比如穿睡衣上街,穿鲜艳的衣服,打鲜艳的领带参加葬礼,子女在父母的丧期耳翠珠环等等,仍会在文明的社会里被视为没有教养的表现。

(原文)斋必不明衣,布。斋必变食,居必迁座。

释义:这是孔子讲斋戒的原则。他说:人们在斋戒期间,要准备一领浴衣,而且必须是布的,不能在日、月、星三光下裸露身体。要吃专门的素食,到专门的斋室里静养。

(原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而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言,寝不语。虽疏食菜羹必祭,必斋如也。

释义:前面讲过,吃饭穿衣是一个人生活中一件很重要的事,不得不讲究。穿是人的文化教养、精神风貌的体现,而吃却直接关系着人的生命健康。孔子告诉弟子们,吃的好人人都喜欢,饭菜不怕精细。如果有条件,最好是名厨料理,色香味俱全。宋儒们对这一段很避讳,不愿意多讲,认为讲吃穿有损圣人的形象。其实孔子讲的都是人之常情和生活常识。颜回吃白饭,喝凉水是因为经济条件不好,但他并不为吃好喝好去投机钻营而出卖自己的人格和立场。孔子赞叹的是他的“安贫乐道”的高贵情操,并非提倡人们都去过吃白饭,喝凉水的日子。

吃的好一点不是问题,但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讲究就大了,搞不好就会食物中毒,闹出人命。那么到底那些东西不能吃。孔子说了:饭、菜、鱼、肉变质的不能吃;变味的不能吃;变色的不能吃;颜色不正常的不能吃。这都是基本的生活常识,即使现在也是金科玉律。“失饪不食”,失饪就是烹饪不得法,有些东西如果烹饪不当,要出人命。例如河豚,虽然味道很鲜美,但是烹饪不当,就成了要命的毒药。“时不正不食”,就是不在正当季节的菜、肉不吃。我们家乡的人不吃二月的羊肉,有“二月羊肉赛砒信”的谚语,认为二月的羊肉吃了会犯病。报纸上也曾有过吃了过早采摘的青豆角中毒的报道。“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有的动物的肉不能吃,有些是部分不能吃,这些不是正常食用的肉当然不能吃了。有些腥味很重的肉需要特殊的酱汁,如果“不得其酱”,恐怕一般人是难以下咽的。孔子接着说,暴饮暴食是养生的大忌,再好的饭菜也不能吃得超过自己的饭量,饮酒要根据自己的酒量大小,以不乱套为准。“沽酒市脯不食”,孔子告诉弟子们:不要把喝酒吃肉养成一种嗜好,跑到酒馆,肉铺去解馋。在生活中有时为斋戒,需要戒葱蒜等五香辛辣的东西,但姜不在此例,因为姜辛而无味,但也不能多吃。为王公贵族主持祭礼,照例,牺牲由主持者带走,但这些肉要连夜分发给别人,以免放久了变质,吃了食物中毒。如果祭礼持续三日以上,祭礼上作牺牲的肉就不能吃了。吃饭的时候要安静,不要指手划脚,高谈阔论,那样不雅观也不安全。睡觉的时候也不要聊天,那样会失眠。一般的人家,祭祀祖先可以用疏食菜羹,不要攀比,只要心中诚敬就可以了。

(原文)席不正不坐。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释义:这是孔子讲赴宴坐席的事。他说,参加宴请聚会,如果席位安排的不合适不会随便就座。就是说安排座位要讲究长幼尊卑次序,如果没有规矩,“席不正”不仅是对客人的不尊重,而且也影响宴会的气氛。反之,如果我们自己宴请客人,安排坐席就要注意“席正”的问题,把年高德邵的长辈和地位尊贵的客人安排在一起,把晚辈和普通客人安排在一起,男女尽量分席而坐,那样客人既得到了尊重,又不感到别扭,也便于互相之间的感情交流,使宴会气氛融洽愉快。一般来说,没有特殊原因客人不会中途离席,如果有长辈感觉已经尽兴,大家就可以向主人道谢,随着一起离开。

傩是一种驱逐疫鬼的仪式。阼是东面的台阶。乡人集会,举行驱鬼的活动,家族中如果有做官的人,要穿着朝服,站在东面的台阶上守护宗庙,以免祖宗受到惊动。过去比较大的村镇一般都是一个家族在一起聚居,每个家族都建有宗庙,同时也就是乡人集会的场所。

(原文)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释义:这里讲的是孔子回到鲁国以后,每当乡里有人从别的国家回来,都要请到家里询问那里的情况,完后再三表示感谢,才把客人送走。有一次孔子生病,鲁国的权臣季康子知道后,前来探望还带了药。孔子出于礼貌,道谢之后告诉康子:我还没搞清自己到底得了什么病,所以你的药我不敢乱服。实际上孔子对季康子的作为不感冒,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丘未达,不敢尝”是一句托辞,不想落季康子的人情而已。

(原文)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释义:这里讲的是发生在孔子家里的事。有一次,孔子参加朝会时,家中的马棚失了火,孔子下朝回来后,详细询问有没有人受伤,对马的情况,财产的损失只字未提。在孔子看来,只要人没有受伤,损失点财产算得了什么,根本不值得一提。

(原文)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释义:孔子生活的时代,礼崩乐坏,权臣贵族们根本不把国君的权威放在眼里。但孔子坚持礼乐文化的道德操守,对象征民族国家精神的国君保持着崇高的敬意。所以,国君赐给食物他会端端正正坐在席上先品尝一下,以表示对国君的感谢和尊重。国君赐给生肉,他做熟之后会首先拿去供奉祖先。如果赐给的是活的动物,他会把它们喂养起来。陪同国君吃饭,国君去祭祀,孔子只简单地吃碗白饭了事。

孔子生病以后,国君去探望,孔子为表示对国君的尊重,穿着朝服头朝东而卧。

如果有事召见,他会立刻起程,不等车驾。

(原文)入太庙每事问。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寝不尸,居不容。

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

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

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

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释义:进入供奉周公的太庙祭祀,孔子对祭祀的每一个细节都询问的很清楚。

有朋友死了,没有人料理丧事,孔子说,我来安葬吧。

朋友赠送他东西,虽然是车马之类的贵重物品也不会接受,只有祭祀用过的肉例外,表示对别人祖先的尊重。

睡觉的时候不会象死尸一样仰天躺着,在家里不刻意修饰自己的仪容。

看见穿丧服的人虽然是亲密的朋友,脸色也会很严肃,看见冠冕整齐的人和瞎眼的人虽然很熟悉,也一定要严肃地行礼,看见穿丧服的人,他的态度会变的哀伤,看见背负图书的人他的态度会变的恭敬。有人以丰盛的肴馔款待必定要站起来表示不敢承受的样子。天上有雷霆风暴,脸色会变的很严肃。

登上车子一定要坐好,并抓紧安全带,在车中不左顾右盼,不高声喧哗,不指手画脚。

有一次孔子和学生们到野外去游玩,看到一群母野鸡,子路刚有要打的意思,野鸡便飞了起去,盘旋了一阵落在了一个不远的山梁上。孔子有所感触,对学生们说,你们看那只山梁上的野鸡,真是时运啊!时运。子路认为老师和他的想法一样想吃那只鸡,于是张弓一箭命中,孔子看着死去的鸡不置可否地嗅了三下然后背着手看风景去了,留下一个哑谜给学生

论语 第十章的读后感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的言行。其中不少言论颇具哲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论语十则》主要讲了两个方面:一是讲学习方法及态度的;二是讲思想修养方面的。这十则教给了我如何处世待人以及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的是:学习了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不学习就会有害。小学学古诗《枫桥夜泊》时,其中有一句“江枫渔火对愁眠”老师给出的解释是:江边的枫树伴着渔家的灯火,带着思想之愁我难以入眠。可是我发现:枫树“性恶湿”,不宜生长在江边。我又查阅了一下,发现“江枫”还有一种说法为:“江边的枫树”且当时就有一座桥名曰“枫桥”。因此,我认为江枫应采取第二种解释。我将我的想法告诉了老师,老师说:“现在大多采用第一种解释,而且这两种说法处于争论之间,还是选择第一种更为妥当。”老师还夸我善于思考、探究呢!既然“学而思”如此有益,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说的是:碰到了寒冷的冬季,这以后才能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后凋谢的。我们正应像松柏一样坚韧不拔,无论何种境地都应坚贞不屈、高风亮节。文天祥面对着敌人提出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诱惑,义正言辞地加以拒绝,忍受着敌人残酷的严刑拷打,宁死也不肯背叛自己的祖国。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表现得大义凛然,毅然地吼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应当像他一样坚贞不屈,不畏艰险的环境,保守自己的节操!我们应勇于挑战困难,像松柏一样在寒风中挺立! 

《论语》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哲理启迪着我们的心灵,它告诉了我们如何为人处世,修身养性。 

有人说过:“人做好了,世界也就做好了。”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完善自我,让这个世界更加和谐。

第十课论语怎么翻译。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段解:强调治学的人必须重视品德修养)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这样的人是可以当老师的. (段解:讲学习方法,强调温故而知新) 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段解: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强调学思结合) 6.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翻译:∶“颜回的品德多么高尚啊,!吃的是一小筐饭, 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德多么高尚啊!” (段解:孔子赞扬颜回坚持学习而贫贱不移的精神) 7.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段解:这一章阐述了读书人求学问的态度,以求学为乐) 8.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段解:讲人的道德修养,不取不义之财,提倡“安贫乐道”) 9.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很多人同行之时,必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改正。” (段解:讲学习态度,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 10.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翻译:孔子立于河边感叹道:“时间犹如流水一般消逝,日夜不停。” (段解:教育弟子要珍惜时间)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翻译:孔子说:“军队可以改变主帅,但一个人的志向不能改变。” (段解:这句目的告诉学生,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翻译: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恳切地向别人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这里面了。”

《论语》第十章里的格言

这一章主要讲的是孔子在日常生活中作人做事的具体表现,小至衣食住行乡亲邻里,大至朝庭国事同僚官员,处处体现着圣人仁德的光辉。他的一言一行无不符合礼的精神,表现了严谨自持的师道表率和高超的处世艺术和完美的生活态度。过去对这一章是一带而过,认为没什么讲头,但实际上,这一章和其它章节一样重要。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往往在日常生活中才会体现的最充分最完美。一个人的学识、品格、修养如何,也往往是从这个人的日常生活表现中去考查,去了解才最真实。

(原文)孔子之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庭,便便言,唯谨尔。

释义:恂恂是恭敬和颜悦色的样子。便便是善于言谈雄辩的样子。孔子在当时是名满天下的大学问家,门下弟子三千,许多人都在各诸候国身居要职,而且一些声名显赫的达官权贵经常登门求教,用现在的话说,门前高级轿车来往不断,声势显赫。但是以孔子的修养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在家乡表现的非常普通,丝毫没有那种学问很大,志得意满,清高不群的样子。他在亲戚邻居面前恭敬谦和,“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从不高谈阔论,显摆自己,好象一个不善言谈的普通人。但在朝廷上讨论政事的时候,对自己的思想观点表达的非常清楚充分,展示出非凡的口才。只不过是“唯谨尔”,发言的时候有理、有据、有节、谨慎而有风度,具有严谨的礼仪风范。可是在老百姓中间,他就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和光同尘,毫不起眼。

(原文)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释义:孔子的礼仪修养,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人体现的非常严谨合度。在亲戚邻里面前,“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和下大夫们说话一字一板,从容不迫“侃侃如也”,丝毫没有卖弄的样子。和上大夫说话,态度平和,不卑不亢,“訚訚如也”,对他们表示出应有的尊重,但绝没有一般人对权贵趋炎附势,诌媚卑曲的奴才像。如果君主在场,孔子的举止会表现的敬畏和拘束,但仪态很安祥。因为君主是国家、民族精神的象征,这是孔子倡导的礼治精神的根本所在。

(原文)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躣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释义:孔子的学问修养天下皆知,也是鲁国的骄傲,所以每当有外国贵宾来访,鲁君便让孔子出面陪同。在重要的外事活动中,孔子“色勃如也”神态很庄严,步履从容轻捷。对左右的人礼节周到,进退有据。礼服的前后装饰轻轻飘舞,姿态优美,风度翩翩。外事工作结束以后,向国君如实汇报会谈的情况,告诉国君,来宾已经圆满完成外交使命,回国了。这是礼法所要求的正常的工作程序,也是孔子做事善始善终,周到有礼的修养体现。

(原文)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履阈(yu)。过位,色勃如也,足躣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zi)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释义:孔子在进入朝廷大门的时候,“鞠躬如也,如不容”不象在家里那样轻简随便,而是收敛身形,小心谨慎,表现出对国事和朝庭的庄重。“立不中门,履阈”不在中门站立,出入不踏门坎。从君主的座位前走过,神情严肃,不慌不忙。和君主说话时,点到为止,好象没有说完,给君主留下补充总结的余地。在需要发言,走上朝堂时,轻轻提起衣摆,小心翼翼,收敛气息,以避免偶然脚踩着衣摆和咳嗽打喷嚏之类的尴尬,破坏朝堂上严肃的气氛。发言后,跨下朝堂的台阶,回到自己的座位,才会松一口气,但仍然是恭敬拘谨的样子。

(原文)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释义:圭是古代天子、诸候举行祭礼时用来供奉的一种上尖下方的玉器。有一次鲁国举行隆重的祭礼,国君让孔子“执圭”,负责圭的事宜,就是在祭礼中把圣洁的圭,从国君手里接过来,供上祭坛。祭礼完毕,再把圭交还给国君入库收藏,类似于司仪的职事。孔子接受了这个任务之后,“鞠躬如也,如不胜”十分小心谨慎,惟恐胜任不了,出什么差错,所以在心里很重视。“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在祭礼开始时,孔子行大礼,把圭献上祭坛,祭礼完毕,把圭交还给国君的时候,全神贯注,郑重其事。在献圭时,他的步法“如有循”,都有一定的规矩。祭礼这种古老的仪式现在在道教的重大法事中还能看到。主持仪式的法师,他的手势,步法都有规定,“如有循”不能有差错。在整个祭礼的过程中,孔子神色喜悦平和,在祭礼结束后,人们看到他愉快的心情仍溢于言表。

(原文)君子不以绀(gan)緅(zou)饰,红紫不以为亵服。暑,袗(zheng)絺(chi)綌(xi),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麂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惟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释义:这是孔子给弟子们讲的一些穿衣服方面的规矩。过去的人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场合,对衣服的颜色、质地、样式,都有讲究。所以通过衣服可以反映一个人的身份和修养。即使是当代社会,穿什么样的西服,系什么样的领带,穿什么样的鞋,在不同的场合也是有规矩的,那是一个社会文明的象征也是一个人学识教养的体现。民间有“五辈子穿衣,三辈子吃饭”的谚语,说一个人要掌握穿衣吃饭的学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有的人穿衣服给人的感觉很舒服,很美。也有的人不管衣服价钱多贵,总是让人觉着别扭,难受。可见穿衣服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当然不同的时代审美观不同。比如在过去,衣服有洞不补,这个人会被认为很落魄。但是现在的年轻人,故意把新衣服打几个洞,名曰乞丐服,觉得美得不得了。这是一个时代的审美标准问题,但那并不是社会生活的主流,只不过时髦而已。

孔子说,有学问有教养的人,不用暗红色的布料作领口和袖口的边饰,因为暗红色是丧服的装饰,不吉利,不雅观。不用红色和紫色的布料做内衣,那会给人轻佻,放荡的感觉。夏天穿的单衣,不管是细布还是粗布,一定要加一件外套,否则是不文明不庄重的表现。冬天穿衣服也要注意搭配。黑色大氅配羔皮裘衣,淡色大氅配麂裘皮衣,黄色大氅配狐裘皮衣。在公众场合下穿的裘皮衣,身和袖要长短合度。在家里穿的皮衣以暖和为主,可以稍长一点,右边的袖子为方便干活,可以短一点。晚上睡觉盖的被子,长度是身体的一倍半。接待客人用的座垫,可以用狐和貉的皮做。家里有长辈去世,守丧期间衣服上不能有佩饰。除裙子外,衣服的领口、袖口、下摆都要杀一个边,这样才整齐。穿羔皮裘衣戴黑色的帽子不能去吊丧,这种打扮不伦不类,而且黑色的帽子是吉祥的颜色,不宜在丧礼中出现。每月的初一,为官的一定要穿着朝服去参加朝会。

现在,衣服式样虽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基本的礼仪精神还是要讲究的,比如穿睡衣上街,穿鲜艳的衣服,打鲜艳的领带参加葬礼,子女在父母的丧期耳翠珠环等等,仍会在文明的社会里被视为没有教养的表现。

(原文)斋必不明衣,布。斋必变食,居必迁座。

释义:这是孔子讲斋戒的原则。他说:人们在斋戒期间,要准备一领浴衣,而且必须是布的,不能在日、月、星三光下裸露身体。要吃专门的素食,到专门的斋室里静养。

(原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而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言,寝不语。虽疏食菜羹必祭,必斋如也。

释义:前面讲过,吃饭穿衣是一个人生活中一件很重要的事,不得不讲究。穿是人的文化教养、精神风貌的体现,而吃却直接关系着人的生命健康。孔子告诉弟子们,吃的好人人都喜欢,饭菜不怕精细。如果有条件,最好是名厨料理,色香味俱全。宋儒们对这一段很避讳,不愿意多讲,认为讲吃穿有损圣人的形象。其实孔子讲的都是人之常情和生活常识。颜回吃白饭,喝凉水是因为经济条件不好,但他并不为吃好喝好去投机钻营而出卖自己的人格和立场。孔子赞叹的是他的“安贫乐道”的高贵情操,并非提倡人们都去过吃白饭,喝凉水的日子。

吃的好一点不是问题,但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讲究就大了,搞不好就会食物中毒,闹出人命。那么到底那些东西不能吃。孔子说了:饭、菜、鱼、肉变质的不能吃;变味的不能吃;变色的不能吃;颜色不正常的不能吃。这都是基本的生活常识,即使现在也是金科玉律。“失饪不食”,失饪就是烹饪不得法,有些东西如果烹饪不当,要出人命。例如河豚,虽然味道很鲜美,但是烹饪不当,就成了要命的毒药。“时不正不食”,就是不在正当季节的菜、肉不吃。我们家乡的人不吃二月的羊肉,有“二月羊肉赛砒信”的谚语,认为二月的羊肉吃了会犯病。报纸上也曾有过吃了过早采摘的青豆角中毒的报道。“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有的动物的肉不能吃,有些是部分不能吃,这些不是正常食用的肉当然不能吃了。有些腥味很重的肉需要特殊的酱汁,如果“不得其酱”,恐怕一般人是难以下咽的。孔子接着说,暴饮暴食是养生的大忌,再好的饭菜也不能吃得超过自己的饭量,饮酒要根据自己的酒量大小,以不乱套为准。“沽酒市脯不食”,孔子告诉弟子们:不要把喝酒吃肉养成一种嗜好,跑到酒馆,肉铺去解馋。在生活中有时为斋戒,需要戒葱蒜等五香辛辣的东西,但姜不在此例,因为姜辛而无味,但也不能多吃。为王公贵族主持祭礼,照例,牺牲由主持者带走,但这些肉要连夜分发给别人,以免放久了变质,吃了食物中毒。如果祭礼持续三日以上,祭礼上作牺牲的肉就不能吃了。吃饭的时候要安静,不要指手划脚,高谈阔论,那样不雅观也不安全。睡觉的时候也不要聊天,那样会失眠。一般的人家,祭祀祖先可以用疏食菜羹,不要攀比,只要心中诚敬就可以了。

(原文)席不正不坐。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释义:这是孔子讲赴宴坐席的事。他说,参加宴请聚会,如果席位安排的不合适不会随便就座。就是说安排座位要讲究长幼尊卑次序,如果没有规矩,“席不正”不仅是对客人的不尊重,而且也影响宴会的气氛。反之,如果我们自己宴请客人,安排坐席就要注意“席正”的问题,把年高德邵的长辈和地位尊贵的客人安排在一起,把晚辈和普通客人安排在一起,男女尽量分席而坐,那样客人既得到了尊重,又不感到别扭,也便于互相之间的感情交流,使宴会气氛融洽愉快。一般来说,没有特殊原因客人不会中途离席,如果有长辈感觉已经尽兴,大家就可以向主人道谢,随着一起离开。

傩是一种驱逐疫鬼的仪式。阼是东面的台阶。乡人集会,举行驱鬼的活动,家族中如果有做官的人,要穿着朝服,站在东面的台阶上守护宗庙,以免祖宗受到惊动。过去比较大的村镇一般都是一个家族在一起聚居,每个家族都建有宗庙,同时也就是乡人集会的场所。

(原文)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释义:这里讲的是孔子回到鲁国以后,每当乡里有人从别的国家回来,都要请到家里询问那里的情况,完后再三表示感谢,才把客人送走。有一次孔子生病,鲁国的权臣季康子知道后,前来探望还带了药。孔子出于礼貌,道谢之后告诉康子:我还没搞清自己到底得了什么病,所以你的药我不敢乱服。实际上孔子对季康子的作为不感冒,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丘未达,不敢尝”是一句托辞,不想落季康子的人情而已。

(原文)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释义:这里讲的是发生在孔子家里的事。有一次,孔子参加朝会时,家中的马棚失了火,孔子下朝回来后,详细询问有没有人受伤,对马的情况,财产的损失只字未提。在孔子看来,只要人没有受伤,损失点财产算得了什么,根本不值得一提。

(原文)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释义:孔子生活的时代,礼崩乐坏,权臣贵族们根本不把国君的权威放在眼里。但孔子坚持礼乐文化的道德操守,对象征民族国家精神的国君保持着崇高的敬意。所以,国君赐给食物他会端端正正坐在席上先品尝一下,以表示对国君的感谢和尊重。国君赐给生肉,他做熟之后会首先拿去供奉祖先。如果赐给的是活的动物,他会把它们喂养起来。陪同国君吃饭,国君去祭祀,孔子只简单地吃碗白饭了事。

孔子生病以后,国君去探望,孔子为表示对国君的尊重,穿着朝服头朝东而卧。

如果有事召见,他会立刻起程,不等车驾。

(原文)入太庙每事问。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寝不尸,居不容。

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

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

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

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释义:进入供奉周公的太庙祭祀,孔子对祭祀的每一个细节都询问的很清楚。

有朋友死了,没有人料理丧事,孔子说,我来安葬吧。

朋友赠送他东西,虽然是车马之类的贵重物品也不会接受,只有祭祀用过的肉例外,表示对别人祖先的尊重。

睡觉的时候不会象死尸一样仰天躺着,在家里不刻意修饰自己的仪容。

看见穿丧服的人虽然是亲密的朋友,脸色也会很严肃,看见冠冕整齐的人和瞎眼的人虽然很熟悉,也一定要严肃地行礼,看见穿丧服的人,他的态度会变的哀伤,看见背负图书的人他的态度会变的恭敬。有人以丰盛的肴馔款待必定要站起来表示不敢承受的样子。天上有雷霆风暴,脸色会变的很严肃。

登上车子一定要坐好,并抓紧安全带,在车中不左顾右盼,不高声喧哗,不指手画脚。

有一次孔子和学生们到野外去游玩,看到一群母野鸡,子路刚有要打的意思,野鸡便飞了起去,盘旋了一阵落在了一个不远的山梁上。孔子有所感触,对学生们说,你们看那只山梁上的野鸡,真是时运啊!时运。子路认为老师和他的想法一样想吃那只鸡,于是张弓一箭命中,孔子看着死去的鸡不置可否地嗅了三下然后背着手看风景去了,留下一个哑谜给学生

论语第十章翻译

乡党篇第十 【本篇引语】 本篇共 27 章,集中记载了孔子的容色言动、衣食住行,颂扬孔子是个一举一动都符合礼的 正人君子。例如孔子在面见国君时、面见大夫时的态度;他出入于公门和出使别国时的表现, 都显示出正直、仁德的品格。本篇中还记载了孔子日常生活的一些侧面,为人们全面了解孔 子、研究孔子,提供了生动的素材。 【原文】 10·1 孔子于乡党,恂恂(1)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2)言,唯谨尔。 【注释】 (1)恂恂:音xù,温和恭顺。 (2)便便:辩,善于辞令。 【译文】 孔子在本乡的地方上显得很温和恭敬,像是不会说话的样子。但他在宗庙里、朝廷上,却很 善于言辞,只是说得比较谨慎而已。 【原文】 10·2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1)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2)如也。君在,踧踖(3)如也, 与与(4)如也。 【注释】 (1)侃侃:说话理直气壮,不卑不亢,温和快乐的样子。 (2)訚訚:音yín,正直,和颜悦色而又能直言诤辩。 (3)踧踖:音cú jí,恭敬而不安的样子。 (4)与与:小心谨慎、威仪适中的样子。 【译文】 孔子在上朝的时候,(国君还没有到来,)同下大夫说话,温和而快乐的样子;同上大夫说话, 正直而公正的样子;国君已经来了,恭敬而心中不安的样子,但又仪态适中。 【原文】 10·3 君召使摈(1),色勃如也(2);足躩(3)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4)如也。 趋进,翼如也(5)。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注释】 (1)摈:音bìn,动词,负责招待国君的官员。 (2)色勃如也:脸色立即庄重起来。 (3)足躩:躩,音jué,脚步快的样子。 (4)襜:音chān,整齐之貌。 (5)翼如也:如鸟儿展翅一样。 【译文】 国君召孔子去接待宾客,孔子脸色立即庄重起来,脚步也快起来,他向和他站在一起的人作 揖,手向左或向右作揖,衣服前后摆动,却整齐不乱。快步走的时候,像鸟儿展开双翅一样。 宾客走后,必定向君主回报说:“客人已经不回头张望了。” 【原文】 10·4 入公门,鞠躬如(1)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2)。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 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3)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4),逞(5)颜色, 怡怡如也。没阶(6),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注释】 (1)鞠躬如:谨慎而恭敬的样子。 (2)履阈:阈,音yù,门槛,脚踩门坎。 (3)摄齐:齐,音zī,衣服的下摆。摄,提起。提起衣服的下摆。 (4)降一等:从台阶上走下一级。 (5)逞:舒展开,松口气。 (6)没阶:走完了台阶。 【译文】 孔子走进朝廷的大门,谨慎而恭敬的样子,好像没有他的容身之地。站,他不站在门的中间; 走,也不踩门坎。经过国君的座位时,他脸色立刻庄重起来,脚步也加快起来,说话也好像 中气不足一样。提起衣服下摆向堂上走的时候,恭敬谨慎的样子,憋住气好像不呼吸一样。 退出来,走下台阶,脸色便舒展开了,怡然自得的样子。走完了台阶,快快地向前走几步, 姿态像鸟儿展翅一样。回到自己的位置,是恭敬而不安的样子。 【原文】 10·5 执圭(1),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2),足蹜蹜(3),如有循 (4)。享礼(5),有容色。私觌(6),愉愉如也。 【注释】 (1)圭:一种上圆下方的玉器,举行典礼时,不同身份的人拿着不同的圭。出使邻国,大夫 拿着圭作为代表君主的凭信。 (2)战色:战战兢兢的样子。 (3)蹜蹜:小步走路的样子。 (4)如有循:循,沿着。好像沿着一条直线往前走一样。 (5)享礼:享,献上。指向对方贡献礼物的仪式。使者受到接见后,接着举行献礼仪式。 (6)觌:音dí,会见。 【译文】 (孔子出使别的诸侯国,)拿着圭,恭敬谨慎,像是举不起来的样子。向上举时好像在作揖, 放在下面时好像是给人递东西。脸色庄重得像战栗的样子,步子很小,好像沿着一条直线往 前走。在举行赠送礼物的仪式时,显得和颜悦色。和国君举行私下会见的时候,更轻松愉快 了。 【评析】 以上这五章,集中记载了孔子在朝、在乡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给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孔子在不同的场合,对待不同的人,往往容貌、神态、言行都不同。他在家乡时,给人的印 象是谦逊、和善的老实人;他在朝廷上,则态度恭敬而有威仪,不卑不亢,敢于讲话,他在 国君面前,温和恭顺,局促不安,庄重严肃又诚惶诚恐。所有这些,为人们深入研究孔子, 提供了具体的资料。 【原文】 10·6 君子不以绀緅饰(1),红紫不以为亵服(2)。当暑,袗絺绤(3),必表而出之(4)。缁衣 (5),羔裘(6);素衣,麑(7)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8)。必有寝衣(9),长一身 有半。狐貉之厚以居(10)。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11),必杀之(12)。羔裘玄冠(13)不以 吊(14)。吉月(15),必/Bzly_01/BZ服而朝。 【注释】 (1)不以绀緅饰:绀,音gàn,深青透红,斋戒时服装的颜色。緅,音zōu,黑中透红, 丧服的颜色。这里是说,不以深青透红或黑中透红的颜色布给平常穿的衣服镶上边作饰物。 (2)红紫不以为亵服:亵服,平时在家里穿的衣服。古人认为,红紫不是正色,便服不宜用 红紫色。 (3)袗絺绤:袗绤,音zhěn,单衣。絺,音chī,细葛布。绤,音xì,粗葛布。这里是 说,穿粗的或细的葛布单衣。 (4)必表而出之:把麻布单衣穿在外面,里面还要衬有内衣。 (5)缁衣:黑色的衣服。 (6)羔裘:羔皮衣。古代的羔裘都是黑羊皮,毛皮向外。 (7)麑:音ní,小鹿,白色。 (8)短右袂:袂,音mè,袖子。右袖短一点,是为了便于做事。 (9)寝衣:睡衣。 (10)狐貉之厚以居:狐貉之厚,厚毛的狐貉皮。居,坐。 (11)帷裳:上朝和祭祀时穿的礼服,用整幅布制作,不加以裁剪。折叠缝上。 (12)必杀之:一定要裁去多余的布。杀,裁。 (13)羔裘玄冠:黑色皮礼貌。 (14)不以吊:不用于丧事。 (15)吉月:每月初一。一说正月初一。 【译文】 君子不用深青透红或黑中透红的布镶边,不用红色或紫色的布做平常在家穿的衣服。夏天穿 粗的或细的葛布单衣,但一定要套在内衣外面。黑色的羔羊皮袍,配黑色的罩衣。白色的鹿 皮袍,配白色的罩衣。黄色的狐皮袍,配黄色的罩衣。平常在家穿的皮袍做得长一些,右边 的袖子短一些。睡觉一定要有睡衣,要有一身半长。用狐貉的厚毛皮做坐垫。丧服期满,脱 下丧服后,便佩带上各种各样的装饰品。如果不是礼服,一定要加以剪裁。不穿着黑色的羔 羊皮袍和戴着黑色的帽子去吊丧。每月初一,一定要穿着礼服去朝拜君主。 【原文】10·7 齐(1),必有明衣(2),布。齐必变食(3),居必迁坐(4)。 【注释】 (1)齐:同斋。 (2)明衣:斋前沐浴后穿的浴衣。 (3)变食:改变平常的饮食。指不饮酒,不吃葱、蒜等有刺激味的东西。 (4)居必迁坐:指从内室迁到外室居住,不和妻妾同房。 【译文】 斋戒沐浴的时候,一定要有浴衣,用布做的。斋戒的时候,一定要改变平常的饮食,居住也 一定搬移地方,(不与妻妾同房)。 【原文】 10·8 食不厌精,脍(1)不厌细。食饐(2)而餲(3),鱼馁(4)而肉败(5),不食。色恶,不食。 臭恶,不食。失饪(6),不食。不时(7),不食,割不正(8),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 多,不使胜食气(9)。唯酒无量,不及乱(10)。沽酒市脯(11),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注释】 (1)脍:音kuài,切细的鱼、肉。 (2)饐:音yì,陈旧。食物放置时间长了。 (3)餲:音 ài,变味了。 (4)馁:音něi,鱼腐烂,这里指鱼不新鲜。 (5)败:肉腐烂,这里指肉不新鲜。 (6)饪:烹调制作饭菜。 (7)不时:应时,时鲜。 (8)割不正:肉切得不方正。 (9)气:同“饩”,音xì,即粮食。 (10)不及乱:乱,指酒醉。不到酒醉时。 (11)脯:音fǔ,熟肉干。 【译文】 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粮食陈旧和变味了,鱼和肉腐烂了,都不吃。食物的 颜色变了,不吃。气味变了,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时新的东西,不吃。肉切得不方正, 不吃。佐料放得不适当,不吃。席上的肉虽多,但吃的量不超过米面的量。只有酒没有限制, 但不喝醉。从市上买来的肉干和酒,不吃。每餐必须有姜,但也不多吃。 【原文】 10·9 祭于公,不宿肉(1),祭肉(2)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注释】 (1)不宿肉:不使肉过夜。古代大夫参加国君祭祀以后,可以得到国君赐的祭肉。但祭祀活 动一般要持续二三天,所以这些肉就已经不新鲜,不能再过夜了。超过三天,就不能再过夜 了。 (2)祭肉:这是祭祀用的肉。 【译文】 孔子参加国君祭祀典礼时分到的肉,不能留到第二天。祭祀用过的肉不超过三天。超过三天, 就不吃了。 【评析】 以上 4 章里,记述了孔子的衣着和饮食习惯。孔子对“礼”的遵循,不仅表现在与国君和大 夫们见面时的言谈举止和仪式,而且表现在衣着方面。他对祭祀时、服丧时和平时所穿的衣 服都有不同的要求,如单衣、罩衣、麻衣、皮袍、睡衣、浴衣、礼服、便服等,都有不同的 规定。在吃的方面,“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而且对于食物,有八种他不吃。吃了,就有 害于健康。 【原文】 10·10 食不语,寝不言。 【译文】 吃饭的时候不说话,睡觉的时候也不说话。 【原文】 10·11 虽疏食菜羹(1),瓜祭(2),必齐(3)如也。 【注释】 (1)菜羹:用菜做成的汤。 (2)瓜祭:古人在吃饭前,把席上各种食品分出少许,放在食具之间祭祖。 (3)齐:同斋。 【译文】 即使是粗米饭蔬菜汤,吃饭前也要把它们取出一些来祭祖,而且表情要像斋戒时那样严肃恭 敬。 【原文】 10·12 席(1)不正,不坐。 【注释】 (1)席:古代没有椅子和桌子,都坐在铺于地面的席子上。 【译文】 席子放得不端正,不坐。 【原文】 10·13 乡人饮酒(1),杖者(2)出,斯出矣。 【注释】 (1)乡人饮酒:指当时的乡饮酒礼。 (2)杖者:拿拐杖的人,指老年人。 【译文】 行乡饮酒的礼仪结束后,(孔子)一定要等老年人先出去,然后自己才出去。 【原文】 10·14 乡人傩(1),朝服而立于阼阶(2)。 【注释】 (1)傩:音nuó。古代迎神驱鬼的宗教仪式。 (2)阼阶:阼,音zuò,东面的台阶。主人立在大堂东面的台阶,在这里欢迎客人。 【译文】 乡里人举行迎神驱鬼的宗教仪式时,孔子总是穿着朝服站在东边的台阶上。 【原文】 10·15 问(1)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2)。 【注释】 (1)问:问候。古代人在问候时往往要致送礼物。 (2)再拜而送之:在送别客人时,两次拜别。 【译文】 (孔子)托人向在其他诸侯国的朋友问候送礼,便向受托者拜两次送行。 【评析】 以上 6 章中,记载了孔子举止言谈的某些规矩或者习惯。他时时处处以正人君子的标准要求 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尽量符合礼的规定。他认为,“礼”是至高无上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那么,一投足、一举手都必须依照礼的原则。这一方面是孔子个人修养的具体反映,一方面 也是他向学生们传授知识和仁德时所身体力行的。 【原文】 10·16 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译文】 季康子给孔子赠送药品,孔子拜谢之后接受了,说:“我对药性不了解,不敢尝。” 【原文】 10·17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译文】 马棚失火烧掉了。孔子退朝回来,说:“伤人了吗?”不问马的情况怎么样。 【评析】 孔子家里的马棚失火被烧掉了。当他听到这个消息后,首先问人有没有受伤。有人说,儒家 学说是“人学”,这一条可以作佐证材料。他只问人,不问马,表明他重人不重财,十分关 心下面的人。事实上,这是中国自古以来人道主义思想的发端。 【原文】 10·18 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1),必熟而荐(2)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 君祭,先饭。 【注释】 (1)腥:牛肉。 (2)荐:供奉。 【译文】 国君赐给熟食,孔子一定摆正座席先尝一尝。国君赐给生肉,一定煮熟了,先给祖宗上供。 国君赐给活物,一定要饲养起来。同国君一道吃饭,在国君举行饭前祭礼的时候,一定要先 尝一尝。 【评析】 古时候君主吃饭前,要有人先尝一尝,君主才吃。孔子对国君十分尊重。他在与国君吃饭时, 都主动尝一下,表明他对礼的遵从。 【原文】 10·19 疾,君视之,东首(1),加朝服,拖绅(2)。 【注释】 (1)东首:头朝东。 (2)绅:束在腰间的大带子。 【译文】 孔子病了,国君来探视,他便头朝东躺着,身上盖上朝服,拖着大带子。 【评析】 孔子患了病,躺在床上,国君来探视他,他无法起身穿朝服,这似乎对国君不尊重,有违于 礼,于是他就把朝服盖在身上。这反映出孔子即使在病榻上,也不会失礼于国君。 【原文】 10·20 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译文】 国君召见(孔子),他不等车马驾好就先步行走去了。 【原文】 10·21 入太庙,每事问(1)。 【注释】 (1)此章重出。译文参见《八佾》篇第三之第 15章。 【原文】 10·22 朋友(1)死,无所归,曰:“于我殡(2)。” 【注释】 (1)朋友:指与孔子志同道合的人。 (2)殡:停放灵柩和埋葬都可以叫殡,这里是泛指丧葬事务。 【译文】 (孔子的)朋友死了,没有亲属负责敛埋,孔子说:“丧事由我来办吧。” 【原文】 10·23 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译文】 朋友馈赠物品,即使是车马,不是祭肉,(孔子在接受时)也是不拜的。 【评析】 孔子把祭肉看得比车马还重要,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祭肉关系到“孝”的问题。用肉祭祀祖 先之后,这块肉就不仅仅是一块可以食用的东西了,而是对祖先尽孝的一个载体。 【原文】 10·24 寝不尸,居不客。 【译文】 (孔子)睡觉不像死尸一样挺着,平日家居也不像作客或接待客人时那样庄重严肃。 【原文】 10·25 见齐衰(1)者,虽狎(2),必变。见冕者与瞽者(3),虽亵(4),必以貌。凶服(5)者式 (6)之。式负版者(7)。有盛馔(8),必变色而作(9)。迅雷风烈必变。 【注释】 (1)齐衰:zī cuī,指丧服。 (2)狎:音xiá,亲近的意思。 (3)瞽者:盲人,指乐师。 (4)亵:音xiè,常见、熟悉。 (5)凶服:丧服。 (6)式:同轼,古代车辆前部的横木。这里作动词用。遇见地位高的人或其他人时,驭手身 子向前微俯,伏在横木上,以示尊敬或者同情。这在当时是一种礼节。 (7)负版者:背负国家图籍的人。当时无纸,用木版来书写,故称“版”。 (8)馔:音zhuàn,饮食。盛馔,盛大的宴席。 (9)作:站起来。 【译文】 (孔子)看见穿丧服的人,即使是关系很亲密的,也一定要把态度变得严肃起来。看见当官 的和盲人,即使是常在一起的,也一定要有礼貌。在乘车时遇见穿丧服的人,便俯伏在车前 横木上(以示同情)。遇见背负国家图籍的人,也这样做(以示敬意)。(作客时,)如果有丰 盛的筵席,就神色一变,并站起来致谢。遇见迅雷大风,一定要改变神色(以示对上天的敬 畏)。 【原文】 10·26 升车,必正立,执绥(1)。车中,不内顾(2),不疾言(3),不亲指(4)。 【注释】 (1)绥:上车时扶手用的索带。 (2)内顾:回头看。 (3)疾言:大声说话。 (4)不亲指:不用自己的手指划。 【译文】 上车时,一定先直立站好,然后拉着扶手带上车。在车上,不回头,不高声说话,不用自己 的手指指点点。 【评析】 以上这几章,讲的都是孔子如何遵从周礼的。在许多举动上,他都能按礼行事,对不同的人、 不同的事、不同的环境,应该有什么表情、什么动作、什么语言,他都一丝不苟,准确而妥 贴。所以,孔子的学生们在谈起这些时,津津乐道,极其佩服。 【原文】 10·27 色斯举矣(1),翔而后集(2)。曰:“山梁雌雉(3),时哉时哉!(4)”子路共(5)之, 三嗅而作(6)。 【注释】 (1)色斯举矣:色,脸色。举,鸟飞起来。 (2)翔而后集:飞翔一阵,然后落到树上。鸟群停在树上叫“集”。 (3)山梁雌雉:聚集在山梁上的母野鸡。 (4)时哉时哉:得其时呀!得其时呀!这是说野鸡时运好,能自由飞翔,自由落下。 (5)共:同“拱”。 (6)三嗅而作:嗅应为狊字之误。狊,音jù,鸟张开两翅。一本作“戛”字,鸟的长叫声。 【译文】 孔子在山谷中行走,看见一群野鸡在那儿飞,孔子神色动了一下,野鸡飞翔了一阵落在树上。 孔子说:“这些山梁上的母野鸡,得其时呀!得其时呀!”子路向他们拱拱手,野鸡便叫了 几声飞走了。 【评析】 这里似乎是在游山观景,其实孔子是有感而发。他感到山谷里的野鸡能够自由飞翔,自由落 下,这是“得其时”,而自己却不得其时,东奔西走,却没有获得普遍响应。因此,他看到 野鸡时,神色动了一下,随之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论语十章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第一则:学习方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重点字词解释: (1)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 阜)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按时地去复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通假字,音yuè,实意“悦”的古体字,愉快的意思。

(5)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区别的:同门(师)为朋,同志为友。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拼音:yùn,生气,发怒。

(9)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补充词解释:

而:连词。(可译为并且)例:学而时习之。

转折。(可译为却) 例:人不知而不愠。

亦(yì):同样、也是。

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吗”。

自:从。

知:了解。 

本段理解:

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

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人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可译为“我”或“自己”

(其余九章的太多了,有提交字数限制,你去这个网址看吧!

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