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岳阳楼散文名家 写岳阳楼的文章诗作有多少

2023-02-05

本文目录一览:

岳阳楼记是谁写的-简短介绍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邀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描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岳阳楼记》中的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大中祥符八年,进士及第。庆历三年,参与庆历新政,提出了十项改革主张。庆历五年,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皇祐四年,溘然长逝,享年六十四岁,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如何描述岳阳楼的?

岳阳楼的出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989~1052)写了一篇不朽的散文《岳阳楼记》。据说当时巴陵郡守(岳阳在宋时属巴陵郡)滕子京是很有才学的人,主持了重修岳阳楼的工程,在落成之时,凭栏远眺,不禁诗兴大发,写了一首词:“湖水边天,天边水,秋来分澄清。君是小蓬瀛,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帝子有灵能鼓瑟,凄然依旧伤情。微闻兰芷动芳馨,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59个字写景抒情,气势磅礴,堪称佳作。但是范仲淹应滕子京之邀,为岳阳楼作记,更造就了一篇千古文章。《岳阳楼记》共360字,文情并茂,读之感人肺腑。尤其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名句,更为后人所传诵。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写的名篇,其写作地点是哪?

我们都知道《岳阳楼记》是古代名人范仲淹所写的一篇非常著名的散文,不过范仲淹并不是在我们今天的岳阳楼的现场把这篇文章写下来的,范仲淹当时是在河南邓州的时候写下的这篇散文。而且当时范仲淹身在河南,当时他的处境是被贬到河南的。虽然被贬官到河南邓州,可是范仲淹却写下了千古名篇。

范仲淹写这篇散文并不在岳阳楼的现场,却也能把岳阳楼的美写的如此活灵活现。范仲淹之所以不在岳阳楼还会写下《岳阳楼记》也是有原因的。当时范仲淹在河南邓州的时候,收到了藤子京的来信,藤子京想让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一篇文章。当时藤子京是巴陵郡的一名太守。其实范仲淹为什么会写下这篇千古名文,在散文的开头就已经说的非常清楚了。而范仲淹还是根据藤子京给他的一幅有关岳阳楼的画从而写下的这篇散文。

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岳阳楼记》之所以非常的著名,其中不乏有原因是因为这篇散文的写的好,文藻运用得好,同时还是因为这篇散文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而且范仲淹在这篇散文中所表述的思想,精神非常打动人。我想《岳阳楼记》中最有名的一句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吧。这不仅表达了范仲淹一个当官人的思想,同时也是今后人们的思想。

虽然说范仲淹的所写的是《岳阳楼记》,是围绕岳阳楼来写的,可是在这篇散文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范仲淹的情怀和政治抱负,不仅展示了岳阳楼的奇美之景,同时也表达了范仲淹的心中所想,虽说这篇文章是散文,可是文中却处处对偶,音节和谐,精辟。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

作者是北宋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在政治上,主持了“庆历新政”,虽以失败告终,但是为日后的王安石变法打下了基础。

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母亲改嫁于长山朱氏,将范仲淹更名为朱说,后因此被朱家子弟讥讽。知耻近乎勇,范仲淹开始奋发读书,于27岁得中进士。

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富弼、韩琦、杜衍同时执政,欧阳修、蔡襄、王素、余靖同为谏官。范仲淹向仁宗上《答手诏条陈十事疏》,提出10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主张。意在限制冗官,提高效率,并藉以达到节省钱财的目的。

次年(1045年)初,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相继被排斥出朝廷,各项改革也被废止,变法宣告失败。